家人们,周六开罗郊外有个大事,耗资10亿美金的大埃及博物馆要正式开门了。
这馆子号称全球最大的单一文明考古博物馆,从规划到开馆折腾了20多年,延期好几次,现在总算要跟大家见面了。

它不光是放文物的地儿,更像是埃及想靠文旅翻身的“王牌”,今天咱就好好聊聊这博物馆的门道。
这博物馆的“成长史”能写小半本书了,1992年就说要建,可直到2005年才真正动工,中间这13年,据说光设计方案就改了好几轮,资金也得一点点凑。

2024年的时候,它先开了12个展厅试运营,当时就吸引了不少人去看,现在总算要全面开放了。
它的位置选得也挺讲究,离吉萨金字塔群就1英里远,站在博物馆门口说不定能看见金字塔尖,整个馆占地47万平方米,光永久展览空间就有2.4万平方米,还配了儿童博物馆

文物修复中心这些设施,如此看来,埃及是真想把它打造成一个“一站式”的文明体验地,而不只是个单纯的展馆。
光有大场地不行,里头的宝贝才是重头戏,这博物馆里藏了5万多件文物,随便拎一件出来都有故事。

比如那尊拉美西斯二世的巨型雕像,重83吨,距今3200年,之前一直放在开罗旧博物馆,因为空间小,根本没法完整展示,现在总算有了“新家”。
还有胡夫的陪葬船,4500年前的东西,用黎巴嫩雪松拼的,1200多块木头,想想古埃及人这手艺,是真让人佩服。

这些文物来源也分两类,一部分是从旧博物馆迁过来的,那旧馆在解放广场,有上百年历史,空间挤得不行,好多文物只能堆在仓库里。
另一部分是新挖出来的,比如从14英里外的塞加拉墓地出土的,那地方本身就有不少金字塔和陵墓,算是古埃及的“风水宝地”,本来想传统博物馆不就是看玻璃柜里的东西吗。

但后来发现这馆玩得挺新潮,展厅里有MR表演,还有多媒体互动装置,你戴个AR眼镜就能“参与”古埃及的宗教仪式,碰一下触控屏就能知道雕像怎么雕出来的。
博物馆CEO古奈姆说要“用Z世代的语言沟通”,这招真挺聪明,2024年试运营的时候,30岁以下的观众占了快一半,比传统博物馆多太多了。

年轻人本来就不爱看干巴巴的标签,这么一弄,历史反而变得有意思了。
为啥埃及这么看重这博物馆,说白了,还是为了钱,埃及是非洲第二大经济体,但文旅业一直是外汇收入的大头,2011年“阿拉伯之春”和后来的新冠疫情,把游客量搞垮了不少。

好在2024年缓过来了,接待了1570万游客,创了历史新高,现在就想靠这博物馆冲一把,目标是2032年把游客量翻一倍,变成3000万,负责运营的公司说,预计每天能来1.5万到2万游客
按人均花150美元算,一年下来就是8亿多美金,这对埃及的经济来说,无疑是场“及时雨”,而且这博物馆不是孤立的,它是埃及基建计划的一部分。

比如2020年开的开罗国际机场,现在能直飞更多国家,还有在建的地铁,以后坐地铁就能到博物馆门口,交通方便了,游客自然更愿意来。
开幕前,金字塔那边还做了准备,测试了烟花表演,每周五周六晚上放,还修了条1,2公里的步道,能从金字塔走到博物馆。

这种“景点联动”的思路挺棒,游客来了能一次性玩两个地方,停留时间肯定会变长。
不过这博物馆刚要开,就出了点糟心事,近几周丢了两件文物,其中一件是3000年前的黄金法老手镯,还是从修复实验室偷的,到现在都没找回来。

其实这不是第一次了,2011年的时候,盗墓的就洗劫过考古遗址,丢了200多件文物。
博物馆虽然装了红外监控,还有24小时安保,但这么多珍贵文物,万一再出点岔子,损失可就大了,埃及文物部长说这是“献给世界的礼物”,可礼物得先护好才行啊。

如此看来,怎么在让游客看个够的同时,把文物保护好,这事儿埃及还得好好琢磨琢磨,现在他们也找了国际组织帮忙,给核心文物装GPS,希望能管用吧。
总的来说,这大埃及博物馆的开幕,算是古埃及文明的一次“新生”,也给埃及的文旅经济打了针“强心剂”,它用科技让老文物活了过来,吸引年轻人关注,这思路值得点赞。
但文物安全这根弦,必须得绷紧了,不然再好的馆子,丢了宝贝也白搭,未来怎么样,还得看埃及怎么运营和守护,咱们就等着看它后续的表现吧。
更新时间:2025-11-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