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 潮评赛选手 李丞星

最近,张家界“七星山骆驼杯”极限荒野求生挑战赛火爆全网。赛事规定,选手需凭借一把柴刀在张家界原始森林环境中完成生存挑战,自行解决食、宿、饮水等全部需求,且全程不得组队交流。如此严苛的赛制,却有不少网友表示“想去流浪”。细究原因,我想是它的真实与自然,击中了不少“都市隶人”的心趴。
时下,一些观众见惯了带着小清新滤镜的田园体验式综艺,这种粗粝不加修饰的“硬核求生”节目反而成了一股清流,让屏幕另一侧的观众忍不住调侃“太好玩了”。另一方面,选手们真实又自然的原始状态,对困于都市樊笼的现代人有着极致吸引力。不用早起赶地铁,不用完成KPI,不用琢磨复杂的人际关系,这种只需专注于“活着”的简单生活状态,恰好满足现代人对于“回归自然”的想象。闲暇之余看看选手们摘猕猴桃、捡柴火,怎么不算是一次“精神出走”?
目前,这场赛事已成为张家界文旅融合的一张新名片。第三季报名人数也已破万,冠军奖金更是从第二季的20万元升至50万元。但热度背后,我们不禁思考,在严峻的生存条件下,选手们的安全保障是否到位?随着奖金不断加码,会不会有人为此“搏命”?当关注度不断攀升,选手的赛场会不会成为观众跟风下注的“角斗场”?随着赛事影响力扩大,又是否会引发观众盲目模仿而酿成安全事故?
近日,特种兵出身的夺冠热门选手王昌繁因身体极度缺盐而退赛,离开时他坦言“继续下去将造成不可逆损伤”,并直言“退出反而是一种胜利”。紧接着在11月11日,赛事又接连爆出有选手误食有毒植物“天南星”中毒,体检中更查出多位选手血钾超标,而这种情况严重时可能引发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
主办方不能只展示荒野的乐趣,不展示求生的凶险。应该通过节目内容让观众清醒地意识到“荒野求生”绝不是“过家家”,其危险性不容小觑。一味追求节目效果,纵容选手透支身体,无疑是将选手的生命置于危险境地。
令人担心的是,网传一些民间组织已开始摩拳擦掌,试图复制类似的挑战模式。面对公众对荒野的好奇、对自然的向往,相关部门有必要强调其危险性,杜绝盲目跟风行为。当然,堵不如疏,要是能在安全可控的范围内,开辟一些专门的探险区域,满足人们对野外生存的好奇心,也不失为一次好的尝试。至于赛事的主办方,更应清楚自身责任,做好安全防护,把选手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确保每位参与者在可控范围内挑战自我,这样赛事才能走得更长远。
观众想看到的“荒野求生”,绝不是“玩命硬撑”“熬走对手”,而是在安全边界内挑战自我、在严峻环境中展现生存智慧。只有在理性基础上挑战极限,把生存技能作为比拼核心,才能真正传递“荒野求生”的积极价值。
(作者系江西师范大学学生)
2532 人正在交流

#潮评别光吃瓜,输出高见;青评出击,不平就鸣。潮评大奖等你来拿。
“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新时间:2025-11-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