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前首富栽了!曾身价400亿成电脑大王,如今负债600亿成老赖

文|清扬

编辑|清扬


曾经在南京商界呼风唤雨,身价400亿元,堪称“电脑大王”,走上人生巅峰的袁亚非,如今却负债600亿,沦为老赖

人生起起伏伏本是常态,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他的人生发生如此巨变?

创业小白到“电脑大王”

1987年,大学毕业的袁亚非捧上了政府部门的铁饭碗,要是一般人,估计就认真工作,过起朝九晚五的安稳日子。

可袁亚非偏不,1993年,他毅然决然辞去公职揣着仅有的2万元启动资金一头扎进商海

不得不说,成功人士就是有胆量,说干就干,不犹豫不思考,决定好了就前行。

起初,毫无经验的他尝试倒卖大米、服装、鸭子,结果却连连碰壁。但命运的转折总是猝不及防,一次偶然机会,他发现电脑配件市场潜力巨大,当即决定放手一搏。

但问题是,买电脑配件,需要租店铺,做宣传,这样一来的话,就没剩多少钱了。兜里没钱进货,这可不行呀。

估计很多创业的人到这一步要么借钱,要么放弃,可袁亚非不是,他竟靠着一张巧嘴,从老板那儿赊来50万的电脑及配件

这操作,实属意外,算是另辟蹊径。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店铺一开业就异常火爆,短短几年,他就开设了10多家连锁店,珠江路电脑城一半的门面都被他收入囊中。

果然印证了那句话,站在时代的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随着生意扩张,袁亚非并不满于只做小打小闹的电脑生意。随后,他又开始琢磨新的商业模式。

在一次出差深圳时,他被沃尔玛的经营模式深深吸引,回来后经过研究,将沃尔玛的规模采购、戴尔的生产直销、麦当劳的标准服务融合起来,独创“王大妈”模式,与宏图高科合作推出宏图三胞。

当时,电商还未兴起,线下零售市场也缺乏规范与规模。宏图三胞便凭借统一的店面形象、丰富的产品选择、专业的服务以及极具竞争力的价格,迅速抢占市场份额。

短短几年,门店开遍十多个省市,员工人数近万,年销售额近300亿,成为中国最大的3C连锁企业,袁亚非也当之无愧地加冕“电脑大王”

要知道,人有时候太顺也不是太好的事。过程太顺,成功之后就极易飘起来,也就是“膨胀”

不顾客观事实,沉浸在自己世界为所欲为的人总会从高处坠落,没有太好的下场。而袁亚非也是如此。

资本大鳄疯狂“买买买”,登顶南京首富

2004年,袁亚非花费2.6亿成功拿下宏图高科的控股权,就此踏入资本市场。从此,他便彻底开启的“买买买”的模式,商业帝国也进入疯狂扩张期。

2011年,他又豪掷6亿拿下南京新百17%股权。没过几年,他又不惜溢价几个亿,从李嘉诚手中购得南京地标建筑南京IFC,即便李嘉诚赚得盆满钵满,他也丝毫不在意。

从这就可以看来,他的野心很大,甚至可以用永远都不满足来形容。随着时间的推移,袁亚非不仅在国内大肆收购,还将触手伸向海外

没过多久,英国最大的老牌百货公司House of Fraser、美国最大的新奇特巨头等纷纷被他纳入麾下,商业版图迅速扩张,涵盖科技、养老、零售百货、3C、医疗等多个领域。

2016年,袁亚非就以400亿财富登顶南京首富,一时风光无两,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他脚下。物极必反,人在太猖狂时,如果不知收敛的话,就容易出事。

而且还有一点很奇怪,他有这么多钱,不去投资,反而用来买买买,这样真的不会出问题吗?

就在大家为他疯狂花钱购买股权的行为震惊时,他破产亏损了。挣的钱不仅没了,还要倒贴。为啥呢?因为他收购的公司不仅没有赚钱,还一直亏钱

有点无语,当初收购的时候为啥不仔细查看一下,了解一下该公司的运行状况和发展前进。不顾实际情况,只凭自己的喜爱和想法,是走不远的

盲目扩张埋下雷,债务危机全面爆发

在看似风光的一系列收购背后,实则危机四伏

袁亚非收购的众多企业不仅未能盈利,反而深陷亏损泥潭,让他背负上十几亿的债务。而且,更令人意外的是,这些收购资金大多来源于股份质押,使得他的财务状况岌岌可危。

当他将名下企业能质押的股份全部质押后,金融机构便开始纷纷发难,资金链濒临断裂,从而深陷危机。

与此同时,互联网电商强势崛起,淘宝、京东等平台迅速抢占线下电脑城的市场份额。

面对此情况,袁亚非不但没及时洞察市场变化,调整战略,还依然沉迷于高杠杆并购,试图通过不断收购来维持扩张态势

就比如收购濒临破产的拉手网,非但没有实现盈利,每年还需贴补四五千万,成为集团沉重负担,加速了三胞集团现金流的断裂。

2017年时,因炒房热度和金融风险,政策收紧,银行停止贷款,袁亚非无法再获得长期贷款,只能依靠一年期短期贷款维持运营

但三胞集团主要产业零售和大健康回本周期长,短债长投使得资金压力剧增。所以,到了2018年,三胞集团资金链就彻底断裂了,旗下一笔5000多万元的资管计划到期无法兑付

这资金链一段,瞬间便引发市场恐慌,银行和债主纷纷上门催债,三胞集团危机全面爆发。

为掩盖亏损,袁亚非甚至指使团队虚构财务数据,进行财务造假

此后,三胞集团负债高达600亿,旗下多家企业破产清算,袁亚非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全部被冻结或质押,他本人也被法院列为“老赖”

据悉,当时集团资产总规模是880.61亿元,但负债规模就高达601.95亿元,公司现金流负债15亿。

曾经辉煌一时的商业帝国,就这样在资金链断裂和财务造假的双重打击下,轰然崩塌 。

面对绝境,袁亚非试图断臂自救,卖掉私人飞机及重要资产,可这些努力不过是杯水车薪,根本无法填补巨额债务的窟窿。

2020年,他以不超过16亿的价格卖掉从李嘉诚手中买来的楼,亏损8个亿。2022年,因信息违规披露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同年2月,ST宏图重组,袁亚非名下5家关联公司被注销负债600亿的他成为失信人,彻底沦为老赖,曾经的辉煌如梦幻泡影,消散殆尽。

其实,从他暴富刚开始时,就能看出来他迟早会失败。因为他创业成功有很大一部分得益于环境吃到了资本的红利

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加之自身敢于冒险、灵活经营,有一种天时地利人和的感觉,他挖到了第一桶金。

但在富有之后,他并没有想着去提高自己的能力,或者将自己资产利益发挥到最大化,而是沉迷于享受购买的乐趣

所以说,他的失败是必然的。没有能力,只凭机遇,可以成功,但不能长久。

笔者观点

袁亚非从创业成功到暴富再到失败,每一步都与时代背景、个人决策紧密相连 。他抓住机遇、创新模式取得成功,但盲目扩张、忽视风险以及错误决策,最终让他吞下失败的苦。

这警示着后来的创业者与企业家,在追求商业成功的道路上,既要把握机遇、勇于创新,更要保持清醒,提高自己的能力,不能仅靠红利,不太容易走长远。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文章可能会有些润色,请广大条友理性观看,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6

标签:财经   南京   首富   身价   大王   电脑   亚非   宏图   集团   资金   危机   债务   商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