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茅台:白酒探底,韧性几何|产业半年观

2025年进程过半,白酒行业依然是“极寒天气”。行业的深度调整迅速反馈到酒企报表端,半年时间里便从降速转为倒退。

行业维艰,“老大哥”茅台的一举一动备受各界关注。在饱受飞天茅台市场批发价一路失守的困扰之后,茅台近日向市场释放出一个正向信号——贵州茅台酒销售有限公司完成了今年上半年既定经营任务。

在白酒行业深度调整、消费模式加速重构的背景下,茅台能交出这样一份答卷可谓不易,但横在茅台面前的还有诸多难题。挽不起的价格、抓不住的年轻人和路漫漫的国际化,面对困局,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表示,酒企从“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型是必然选择,要推动白酒回归“以之成礼、以之养老、以之成欢”的初心。

“老大哥”茅台当前的革新之变能否成为行业标杆,引领白酒穿越周期走出拐点?站在年中时点展望,茅台的探索仍面临深水区挑战。

绘图:杨佳

一问:如何撑住市场价?

在白酒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的大背景下,近期飞天茅台的价格波动引发了广泛关注。

飞天茅台一直以来被视为“硬通货”和“液体黄金”,但市场批发价却一度失守,跌破1800元。这让茅台如坐针毡。

今年“618”电商大促期间,茅台动起来了。6月17日至19日,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莉率队赴北京、浙江拜访京东集团和阿里巴巴集团。

国资背景的茅台主动拜访民营企业是个稀罕事。显而易见,这绝非简单的业务洽谈。为什么要开这个座谈会?不难推测背后的原因。每逢线上消费节,大额补贴、名酒引流已成为大小电商吸引消费者的重要手段和相对固定的套路,而飞天茅台无疑是引流首选。电商上的飞天茅台价格一再下探,对茅台的传统经销体系带来冲击,令原本市场价格就处在下行区间的飞天茅台“雪上加霜”。

茅台集团拜访京东集团

据白酒行业分析师肖竹青透露,贵州茅台管理层已经通知全国42家贵州茅台直营店暂停500ml茅台酒的单独销售。茅台这一系列动作,被认为是希望稳定线上价格,稳定经销商信心。

茅台的一系列动作起到了一定的稳价作用。“今日酒价”公众号披露的7月10日批发参考价显示,2025年飞天茅台原箱报1925元/瓶,2025年飞天茅台散瓶报1850元/瓶,均与前一日持平。

事实上,自今年以来,茅台的营销主线,便一直聚焦在飞天茅台的价格保卫战上,但终究还是没能保住2000元这一价格关口,且持续下探。

飞天茅台价格历史上曾有过四次大跌,而这一次,比以往任何一次来得都要更猛烈。“价格崩塌”“严峻时刻”等以往未曾出现过的词汇,在舆论场中多次出现,可见飞天茅台此次价格失守带给业界的震撼之大。

事实上,控价一直是个令茅台头痛的难题。上行期“一飞冲天”,下行期“跌跌不休”,市场调控策略多管齐下,但始终“治标不治本”。

飞天茅台挽不起的价格背后,是白酒行业从“面子消费”转向“理性消费”的阵痛,也是褪去金融光环后,茅台回归一杯白酒本质的体现。

以前,被赋予金融属性的飞天茅台,价格一路高涨,各路投资者和“黄牛”纷沓而至,而随着市场回归理性,飞天茅台身上的金融光环逐渐褪去,支撑其市场价格的一大支柱——投资价值不再。炒茅台,在过去被视为一门稳赚不赔的生意,现如今,“黄牛”们却在为手头上囤积的茅台发愁。

有业内人士感慨:“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茅台”,褪去了金融光环,没了投资属性,茅台终究只是一杯白酒。如何让飞天茅台回归到更合理的价值区间,是当下摆在茅台面前的一道待解题。

消费,终究还是要回到需求本质。白酒行业机构传才战略智库首席专家王传才指出,当前白酒仍然处于“探底阶段”,利空远未出尽,核心问题还是在消费端。

在日前召开的市场工作会上,茅台再次提出“视经销商为‘共同开拓市场的战友’”。张德芹在会上指出,白酒行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时代性跨越,从“以商品为中心”加速转向“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商品+服务”时代。

茅台向“以消费者为中心”转向,能否真正回归饮用价值,有待市场检验。

二问:如何打动年轻人?

在行业新一轮深度调整期,各大酒企纷纷加速推进年轻化战略,消费代际更迭促使市场焦点从“度数竞争”转向“场景竞争”,以契合年轻消费群体需求。

在茅台集团今年5月正式对外披露的2025年三大战略举措中,“年轻化产品破圈”是其中一大战略支点。但在如何打动年轻人方面,茅台此前交了不少学费。

茅台冰淇淋拉开了茅台品牌年轻化的序幕,还带动了白酒行业跨界的风潮。但业内人士对此评价褒贬不一。从2022年5月横空出世,到2025年团队解散,茅台冰淇淋部门3年时间花掉4.6亿元营销费用,只为让年轻人尝到“第一口茅台”。

值还是不值?争议一直没有停息。有观点认为,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优质冰淇淋的需求持续上升,茅台选择冰淇淋作为触达年轻人的手段,是个大胆的尝试;但也有观点认为,频繁的跨界稀释了品牌价值,而且对于企业而言,并不能产生可持续收益。

为争夺年轻人,茅台集团冰淇淋、咖啡、巧克力轮番上阵,却始终没能戳中“Z世代”消费者的心。而从酱香拿铁到酒心巧克力,茅台虽然努力向年轻人示好,却始终难逃“蹭流量”质疑。

茅台冰淇淋

在此背景下,茅台的年轻化尝试戛然而止。在2024年贵州茅台股东大会上,首次以董事长身份参会的张德芹对外表示,如果市场上某些创新不合适茅台,公司就会停止去做。

贵州茅台2024年报中已再无茅台冰淇淋的相关叙述。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茅台2023年年报曾两处提及冰淇淋业务。主要经营情况中介绍,“推出茅台冰淇淋,‘冰临全国’与年轻群体开启一场醇爱之旅。”在经营计划中称,“深耕茅台冰淇淋经典款,加大新品研发力度,丰富产品口味多样性,创新开发年轻人喜爱的产品,进一步拓宽产品带。”

事实上,高度白酒辛辣口感和不适饮后反应,仍与年轻人需求存在差距。“苦、辣、呛!”南方+记者在与90后消费者的交流中发现,年轻人对第一口白酒的印象并不佳。如何提高第一口酒的适口性,成了白酒厂商一个必答题。

在此背景下,低度化成为白酒行业适应年轻消费群体和健康化趋势的重要尝试。今年以来,白酒行业掀起了一股“低度化”风潮。头部酒企相继入局低度酒赛道,五粮液计划下半年推出29度低度酒,泸州老窖拟推出28度国窖1573。

在王传才看来,白酒需要找到新消费群体,但当前白酒企业在“年轻化”方面还未找到切实可行的路径,同时对于传统消费者的需求也有待进一步挖掘。

而如何与更广大的消费群体尤其是年轻消费者连接,将决定各家酒企能否走出当前的调整,更将决定新一轮周期的行业格局。

对茅台而言,能否在品质、营销和消费习惯上实现突破,将决定其能否真正在年轻人市场站稳脚跟。

三问:如何走向国际化?

在白酒消费场景受冲击的形势下,出海拓展国际市场,成为当前行业顺应政策变化、挖掘新增长点的重要趋势。今年上半年,白酒市场展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格局,其中“出海”便是一个备受瞩目的方向。

“国际化市场深耕”亦是茅台2025年三大战略支点之一。今年6月,贵州茅台在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期间发布了贵州茅台酒“走进”系列新品,分别为“走进希腊”“走进意大利”“走进英国”“走进法国”“走进日本”。前四款新品为350ml,定价1619元;日本款为375ml,定价1719元。

“走进系列”被视为茅台全球化战略的关键落子,一经发布迅速引发市场热潮,发布次日,新品在i茅台平台正式上线,瞬间被抢购一空,彰显了茅台的品牌号召力以及在国际市场上的潜力。

由于文化相近,日本已成为茅台重要的国际堡垒市场。近两年,茅台在加速拓展海外市场,以开设文化体验店、举办IP活动以及参展国际级展览会的方式打造一条从产品到文化的“出海”之路。

贵州茅台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年总营收1741.44亿元,海外市场销售收入51.89亿元。若按照国内官方售价1499元一瓶折算,茅台在海外卖了34万瓶飞天茅台。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公司营销网络覆盖五大洲64个国家和地区。折算下来,茅台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这也与行业整体情况相符。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酒类进出口商分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白酒全年出口额为9.7亿美元,同比增长20.4%;出口量1642万升,同比增长6.3%。虽然出口附加值越来越高,但与国内庞大的市场规模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来自酒企的全国人大代表提交的建议当中,支持白酒出海已经成为共同的焦点。然而,对于中国白酒国际化这道中国酒企的“必答题”,包括茅台在内的中国白酒企业还没有找到更加有效的破局路径。

当前白酒国际化虽有加速,但“破圈”难度陡增。中国白酒出海目的地以亚太地区为主,中国白酒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知名度较低,与国际烈酒品牌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税率枷锁挤压利润空间,是其中一个原因。不同国家对酒类产品的税收政策差异较大,部分国家对进口烈酒征收高额关税和消费税,增加了白酒的出口成本。如欧盟将白酒归类为“其他蒸馏酒”的模糊定义,使其在关税政策、品类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白酒出海还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威士忌、白兰地等品类在全球烈酒市场竞争已成规模,占据烈酒市场80%份额,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消费者忠诚度。而白酒国际化仍依赖华人圈,品牌本地化需长期投入。

白酒“出海”势在必行,但也充满挑战。白酒国际化是一个长期命题,要提升国外消费者对白酒的认知,培育消费习惯,更需要融入当地文化来建立品牌信任,这些都需要茅台等白酒龙头企业持续发力。

◎记者观察

从“神坛”回到“柜台”,茅台剧变引领行业破局

7月7日,在贵州茅台酒销售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市场工作会上,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表示,基于对市场环境与趋势的判断,茅台需要主动求变,从商品时代向商品与服务并重转变,从“渠道为王”向“消费者为王”转变,摒弃被动等待的思维,以积极姿态应对时代挑战,把握发展机遇。

2025年以来,作为白酒行业“老大哥”的茅台,持续发力革新。从茅台酒基酒减产到收缩茅台冰淇淋业务,再到加大蛇茅投放量,种种举措,释放出茅台瞄准“供需适配”作出的巨大转变。

今年5月,茅台总经理王莉到访五粮液,面对白酒行业周期性调整,两大龙头将共育行业创新前进动能,聚焦白酒年轻化、国际化等破局突围之路,在年轻消费者培育、国际市场拓展等方面加强互鉴和协作,为行业增量改革注入新的强劲动能。

从以消费者为王到积极联动行业龙头,茅台剧变的背后,是又一次进入深度调整期的白酒行业。中国酒业协会联合毕马威发布的《2025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行业量价齐跌,费用上升。2025年一季度白酒产量103.2万千升,同比下降7.2%,行业或迎连续第八年产量下滑。

白酒产能的八连降,是白酒产业存量竞争下的直观体现,随着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白酒行业逐步深入“去产能”和“调结构”,周期性调整已成必然。

当前,白酒行业正处于“政策调整、消费结构转型、存量竞争”三期叠加的深度调整期。多重因素带来的需求疲软,渠道库存高企、价格倒挂,行业普遍承压。在此背景下,行业调整加速洗牌,倒逼企业变革。

在行业下行期,酒企们举目四望,探索可以“摸着过河的石头”。而茅台作为行业龙头,充当着行业引领者的角色。在上述会议上,张德芹表示,面对白酒行业的根本性时代变革,茅台有足够的信心与定力成为破冰前行的引领者。这份底气,源自外部的机遇,也源自茅台自身的实力。

携手瑞幸咖啡推出冰淇淋、酱香拿铁、巧克力产品,尝试在培养年轻消费者的同时,也提高飞天茅台的开瓶率……尽管此前一些实践引来了很多不同的声音,但亦让外界看到了茅台积极求变的决心。重塑经销商关系、挖掘新客群、拥抱即时零售……茅台甚至做了很多过去看来不可能做的事。

白酒行业进入调整期,品牌结构、产品结构、市场和消费结构,势必面临变革与调整。处在“黎明前的黑暗”前,保持定力、坚定信心显得尤为可贵和重要。酒企需要积极求变,从产品创新、服务提升、渠道拓展等多方面发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业内有观点认为,白酒行业在近30年来历经了四轮明显的周期波动,目前正处在第四轮周期中的出清筑底阶段,2025年下半年则是决定行业基本面的拐点。从“神坛”回到“柜台”的茅台,在从商品时代向商品与服务并重转变,从“渠道为王”向“消费者为王”转变后,能否以创新姿态成为新消费、新客群、新渠道下的破局先行者,重塑行业信心,引领白酒市场的深度变革,我们拭目以待。

采写:南方+记者 黄晓韵

海报:吴颖岚 谭唯

出品:南方产业智库

【作者】 黄晓韵;吴颖岚;谭唯

南方产业智库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2

标签:美食   茅台   韧性   白酒   几何   半年   产业   飞天   行业   市场   消费者   贵州   冰淇淋   价格   年轻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