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5月20日,国际大坝委员会第28届大会暨第93届年会重要研讨会之一——“古代水坝工程与人类文明发展”专题研讨会在四川成都举行,从全球视角追溯水坝工程的起源与发展,以良渚遗址水利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等为代表的各时期古代水坝工程为典型案例,来自多个国家的水利工程专家交流古代水坝工程在防洪、运输和引水等方面的综合功能及工艺技术水平,探讨水利工程对人类文明起源发展的支撑作用。
在专家发言环节,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以《超级工程都江堰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影响》为题,首次系统化阐释了都江堰蕴含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人水和谐”哲学思想与“乘势利导、因时制宜”治水理念的科学内涵。报告从都江堰的理念、技术、地位、文化、遗产等5个方面,分享了都江堰对中国和世界的价值,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和影响。
“在文化上,都江堰是人类文明交流的重要因素。都江堰就像一扇窗一样,打开了世界对中国的认识,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流。”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负责人列举了都江堰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传播的生动事例,公元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游览都江堰后记录道:都江水系,川流甚急,川中多鱼,船舶往来甚众,运载商货,往来上下游;1898年,英国著名旅行家伊莎贝拉・伯德出版了《1898:一个英国女人眼中的中国》,称赞都江堰所在地是“世界上地理位置最好的城市”。
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中心将持续深入挖掘都江堰文化内涵,积极传播都江堰水利工程蕴含的中国治水智慧,让世界更好地认识都江堰、了解都江堰,让这颗世界水利工程的璀璨明珠闪耀更加夺目的光彩。
此外,与会专家在世界遗产价值共识的基础上,就良渚遗址水利工程进一步深化了四项共识:一是良渚遗址水利工程包含目前早期文明考古发现中规模最大、工程数量最多的堤坝工程群;二是目前早期文明考古发现中工程体系最为复杂、分布范围最广泛的水利工程;三是目前早期文明考古发现中类型最丰富、水利功能效益最全面的水利工程;四是早期文明考古发现中集成工程技术最多的水利工程。
记者了解到,实证良渚遗址水利工程的建造年代最早为距今5100年,将中华民族治水起源从大禹治水向前推进了1000年多年。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良渚遗址水利工程因地制宜、乘势利导,充分考虑山区与平原、流域上下游、古城内外的关系,形成了一套高低层次显著、工程体系完备的水利工程体系。与会专家表示,良渚遗址水利工程的发现,不仅为研究早期水管理和早期国家的产生提供了重要样本,还为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更新时间:2025-05-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