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些年业委会的口碑越来越差了?

自从关注社区治理以来,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物业真黑!

还有一句话,同样被业主经常说起:业委会更黑!

业主委员会,顾名思义,是代表业主利益的自治组织。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业主对业委会有如如此大的偏见呢?不得不令人深思。

毫无疑问,大多数业委会的口碑还是很好的,但也不可否认,一部分“害群之马”正在用行动搞垮业委会的口碑。

有人说,业委会的口碑之所以越来越差,一个重要原因是:大量无业游民进入了业委会

根据统计局最新数据,2024年全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也即每20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失业。考虑到我国人口基数大,失业人数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如果再加上灵活就业人员,实际失业人数更是不容乐观。

失业不可怕,可怕的是失业之后不知道做什么,而一部分人则盯上了业委会。

因此,有人认为:大量无业游民占领业委会,是小区秩序混乱的重要原因!

我认为这种观点肯定是有争议的。诚然,部分无业者可能会因为没有收入,出于个人利益加入业委会;但这不能一概而论,反过来想,如果一个正直的无业者加入业委会,反而更具时间优势。

笔者认为:小区所有业主在进入业委会这件事上理应是平等的,不能仅凭业主的职业状态或者出身背景,去推断他进入业委会的动机。

但也不是说进入业委会没有底线,应设立一定门槛。我认为至少要将两类人排除在业委会之外:1,利欲熏心者;2,素质低下者

这两类人一旦进入业委会,对小区的影响会非常大,也会严重损害业委会的口碑。

曾经跟从事社区治理的一位老专家进行过交流,他对我说:“近几年,业委会贪污、索贿、侵占业主利益的事件越来越多了?”

我问他为什么出事的却并没有多少呢?他说:“原因很简单,业委会作为小区的一个自治组织,其违法行为非常隐蔽,业主很难取得证据。除非业委会“内讧”或者与物业公司撕破脸,否则那些违法行为很难被查出来。”

这让我想起了武汉一位业主给我分享的真实案例:他们小区的业委会主任凭借职务上的便利,侵占小区公共收益多年,引发众怒。有业主在群里公开质疑业委会主任侵占小区利益,反被或者以“诽谤”罪名告上法庭。由于缺乏证据,业主输了官司,被判赔偿业委会主任两万元。

戏剧性的是,由于该业委会内部存在矛盾,一位业委会委员将业委会主任揭发了,有关部门对该小区进行审计后,查出了业委会主任的大量违规事实,于是该案峰回路转。

这个案例让人非常感慨,假如业委会没有发生“内讧”,有关部门就不可能查出业委会主任的违法事实,不仅业委会主任得不到惩罚,那位勇敢提出质疑的业主反倒要赔他2万元!这样的结果会让业主对自己的小区多么失望呀!

小区虽小,却是体现公平正义的基本单位,因此,社区治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就在2024年10月31日,江夏区人民法院依法对某小区业委会主任、前台客服职务侵占罪一案进行了公开宣判。

被告人葛某某在担任本区某小区业主委员会主任、委员期间,共计侵占人民币88万余元。被告人丁某某在担任业主委员会前台客服期间,共计侵占人民币22万余元

为了以儆效尤,江夏区纸坊街道组织辖区内小区业委会成员对该案进行了旁听。

我认为纸坊街道非常有担当,其做法也非常值得推广。

近年来,公开审判的业委会主任贪污案还有西昌市某小区,业委会主任邵某自物业公司进入小区服务以来,多次向物业公司索要财物。而物业公司为了能够顺利与该小区签订合同,向其私人账户转账40万元

然而,4年之后,意外发生了:双方因利益纠纷产生分歧,最终索贿之事东窗事发。

这些被公开披露的案例无不告诉我们:千万不能让利欲熏心者进入业委会,否则,小区真的就成了他们的唐僧肉。

相比于利欲熏心者,素质低下者对小区利益的危害以及对业委会的口碑伤害同样巨大。

一个合格的业委会成员必须要有一定的涵养,如果业委会成员素质低下,在小区内就会大搞“一言堂”,对不同意见者轻则破口大骂,重则人身攻击。

作为物业领域的观察者,笔者也多次领教过这些素质低下者的手段。比如每次我公开呼吁适当降低降物业费,都会招致一群素质低下的业委会的攻击。

本来,你若反对降物业费,完全可以摆事实讲道理,但这些人从来不会跟你讲道理,开口就是谩骂,并且使用的多是那种满屏喷粪的粗鄙语言,活脱脱一群“混子”、“地痞”!让人不得不惊讶:这些素质如此堪忧的人到底是怎么进入业委会的?

并且,这些人还会给要求降物业费的业主“扣帽子”,经常在他们自己的圈子里用十分粗鄙的语言谩骂那些要求降物业费的业主。

遇到这些素质堪忧的人,我往往会丢下一句“就你们这种素质,是怎么进入业委会的”,然后退群走人。

可以说,利欲熏心者和素质低下者不仅会令小区一地鸡毛,而且也会严重影响业委会的口碑。

这些年,为什么对业委会有意见的业主越来越多?为什么有关部门一直在强化物管会或者“居代业”的作用?与这些人造成的乱象不无关系。(注:“居代业”指的是“居委会代行业委会职责”)

试想,如果小区业主持续不断地向有关部门投诉业委会,有关部门怎么可能会袖手旁观呢?

事实上,很多有良知的业委会成员在遇到这种“害群之马”时,也会很气愤,但由于很多人不愿意多管闲事,只好装作看不见,有些不愿意同流合污的良心委员,还会选择愤而辞职。

在此提醒所有业主:在选聘业委会的时候一定要警惕这两类人进入业委会,一旦让这两类人混进了业委会,对小区的影响将是致命的。

同时也呼吁所有业委会成员:回归初心,以身作则,如果遇到这种“害群之马”,要敢于指出,因为业主既然选择了信任你,你便不能辜负了业主的这份信任。

你的每一次沉默,都会助长他们的气焰。而一旦人心散了,就很难再收回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8

标签:口碑   害群之马   利欲熏心   低下   业主   素质   主任   利益   成员   小区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