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房地产暴雷!负债上千亿,高管集体辞职,曝前老板套现想跑路

6月26日,香港国际机场上演荒诞一幕:绿城中国前董事长张亚东携带2000万现金试图搭乘航班潜逃加拿大,在登机口被中纪委联合海关、警方当场拦截。这一戏剧性场景,撕开了绿城中国4000亿债务危机的冰山一角,更暴露出部分国企混改中“引狼入室”的深层病灶。

辞职两月欲跑路,高利贷狂魔的末日狂奔

张亚东的“逃亡计划”早有预谋。今年4月,其刚以“个人原因”辞去绿城中国行政总裁职务,两个月后便试图携带巨款出境。据知情人士透露,中纪委此前已掌握其涉嫌利用海外账户转移资产、违规放贷等线索,此次拦截行动堪称“精准打击”。

这位2018年空降绿城的“空降兵”,甫一上任便推翻宋卫平时代“慢开发、重品质”的基因,强行推行“5912”高周转模式:5个月开工、9个月开盘、12个月清盘。销售额四年狂飙三倍的代价,是绿城从稳健房企沦为“债务赌徒”——2022年行业寒冬中,张亚东仍敢以年息15%的高利贷抢地王,单年砸400亿囤地,仅利息支出便吞噬180亿利润,公司净利润暴跌至15亿,连利息窟窿都填不上。

“他根本不在乎企业死活,只想着在任期内把数据做漂亮,套现走人。”一位绿城前高管向本报记者直言。

掏空术升级:股权游戏架空大股东,亲信团集体失联

张亚东的“掏空手段”远不止疯狂举债。据调查,其任职期间通过暗箱操作向二股东九龙仓输送利益,意图稀释国企中交集团的控股权。中交作为第一大股东,竟被架空长达六年,直至中央巡视组点名批评“控股不控权”才如梦初醒。

更讽刺的是,张亚东3月辞职后,其亲信团队随即上演“消失术”:董秘尚书臣、党委书记李森集体失联,疑似提前转移资产。此次机场拦截的2000万现金,仅是冰山一角。业内人士透露,张亚东团队涉嫌通过海外账户、影子公司等手段转移资产超百亿,中纪委已介入调查。

业主血泪:从“品质标杆”到“维权重灾区”

张亚东的“快周转”狂潮,将绿城拖入深渊。全国十多个项目停工烂尾,供应商堵门讨债,业主集体维权——曾经的“高端住宅代名词”,如今沦为“质量黑洞”。

“宋卫平时代,绿城的房子贵但住得安心;现在交房就漏水、墙体开裂,维权群比业主群还热闹。”杭州绿城业主王女士向记者展示手机里20多个维权群聊记录,痛心疾首。

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绿城交付项目投诉率同比激增300%,多地项目因资金链断裂被迫引入地方国资“输血”。而张亚东之流,却妄图带着巨额赃款一走了之。

中交临危受命:4000亿债务压顶,换帅能救绿城?

中纪委雷霆行动后,中交集团紧急派驻老将刘成云接管绿城。但面对4000亿债务、每日5000万利息的“无底洞”,换帅能否力挽狂澜?

“绿城的问题不是换个董事长就能解决的。”房地产专家李明指出,张亚东留下的不仅是巨额债务,更是高周转模式下的系统性风险,“中交当年派他来,本想借其政府资源搞政商协同,结果反被其利用国企背书疯狂加杠杆。”

更耐人寻味的是,中纪委官网在张亚东被拦四天后发文,强调“紧盯离职高管资产转移”,虽未点名,但时间节点高度吻合。此前海航集团原董事长陈峰辞职潜逃未遂,最终获刑12年,绿城案会否成为下一个反腐标杆?

混改之殇:当国企成为“提款机”,谁该为烂尾楼买单?

张亚东案暴露的,是部分国企混改中的致命漏洞:职业经理人制度异化为“内部人控制”,国资监管沦为“纸面文章”。

“年薪千万亏百亿,留下烂尾楼拍拍屁股走人——这样的‘转型高管’早该清算了!”网友“清风明月”的评论获10万点赞。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已有12家混改房企高管因经济问题落马,绿城案不过是冰山一角。

中交集团内部人士向本报透露,此次事件已引发高层震动,国资委正牵头修订《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管理办法》,拟对高管境外资产、离职审计等加强监管。

结语


张亚东没登上那趟航班,是法律之威,更是民心所向。但绿城的雷才刚响——4000亿债务如何化解?业主权益如何保障?国企混改如何堵住“内部人掏空”漏洞?这些问题,远比一场机场拦截更值得深思。

来源:灼见视野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2

标签:财经   集体   老板   房地产   中纪委   国企   债务   业主   资产   冰山   利息   中国   集团   烂尾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