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山 4 万人见证蓉城胜国安:兔头冰粉暖客心,火炬手为德比圆梦

当费利佩在第 66 分钟将球送进国安球门时,凤凰山足球场的声浪差点掀翻屋顶。穿橙色球衣的球迷王磊把嗓子喊哑了,手里的助威棒被捏扁,却顾不上揉发红的手掌 —— 这是成都蓉城时隔一个月回到主场的首胜,2 比 0 的比分让记分牌像块发烫的金牌。看台上,两个穿着火炬手制服的身影格外显眼,刚结束世运会火炬传递的重庆医生吴南,正举着手机录下这疯狂的瞬间,镜头里 41307 名球迷的欢呼,比上午传递火炬时的掌声更震耳。

卖冰粉的李阿姨,在球场外数着今天的收入,竹筐里还剩最后两碗。"北京球迷说兔头辣得过瘾,冰粉解辣刚好," 她笑着把钱塞进围裙口袋,"上次去北京看球,人家请咱喝豆汁,这次咱回礼兔头,这才是看球的规矩。" 这场球不止赢了比分,更赢了人心,连第一次看球的蒋建新教授都念叨:"下次要带重庆朋友来,让他们也见识见识这氛围。"

天府新区的火炬传递结束时,蒋建新的手心还沾着圣火盆的温度。作为陆军军医大学的教授,他这辈子接过无数奖杯,却从没像今天这样紧张 —— 握着火炬跑那 50 米,比做一台心脏手术还让人手心冒汗。可当他穿着印着 "世运会" 字样的制服坐进凤凰山看台,才发现真正的震撼在这儿:4 万人同时喊 "雄起" 的声浪,让座椅都在发抖。

旁边的吴南医生,正举着望远镜找球员。这位拿过白求恩奖章的专家,见惯了手术室的生死时速,却被看台上的人浪惊得直眨眼:"刚才火炬传递时还端庄着呢,一到球场就忍不住跟着喊,这氛围能治百病。" 两个重庆人你一言我一语,连越位规则都没搞懂,却在蓉城进球时跳得比谁都高,火炬手制服上的火焰标志,在看台上的灯光下闪闪发亮。

他们的出现,成了看台的小焦点。有球迷举着 "欢迎重庆朋友" 的牌子凑过来合影,吴南笑着把火炬传递证书递给大家看:"上午还在兴隆湖传圣火,晚上就来这儿看球,成都一天给了我两个惊喜。" 蒋建新更逗,对着球员通道喊:"虽然看不懂,但我觉得穿橙色球衣的跑得更快!"

网友的评论里满是暖意。"成渝一家亲,不是嘴上说说";"火炬手跨界当球迷,这联动太妙了";有重庆球迷的留言亮了:"等铜梁龙冲超,咱也请成都朋友来吃火锅看球,必须比你们热闹!"

北京球迷老王,啃着兔头直咧嘴。作为国安远征团的领队,他带了 300 个球迷来成都,本做好了 "客场作战" 的准备,却被递到手里的冰粉暖了心。"豆汁是北京的问候,兔头是成都的回礼," 他掏出手机拍了张 "兔头配国安围巾" 的照片,"这比赢球还舒坦,下次请他们去胡同里吃炒肝。" 看台上,四川球迷协会拉的 "你请豆汁我送兔头" 横幅,被双方球迷轮流举着合影,成了最靓的风景线。

球场外的 "美食外交" 更热闹。卖蛋烘糕的师傅,给北京球迷加双份糖;烤串摊老板,特意少放了花椒;有个穿国安球衣的姑娘,被一群成都球迷围着教她怎么吃兔头,笑得直不起腰。"以前看球总吵架,现在才明白," 李阿姨边收摊边说,"赢球开心,交朋友更开心。"

评论区里,吃货们吵翻了天。"兔头必须配冰粉,这是成都的待客之道";"建议中超推广 ' 美食客场 ',每个城市送特色菜";有个两地跑的生意人说得实在:"我在重庆卖火锅,在成都开茶馆,就像这球场上的互动,互相捧才赚钱。"

公益看台上的《强军战歌》响起时,退役军人赵大哥的军礼敬得笔直。作为受邀来观赛的嘉宾,他胸前的军功章在灯光下反光,旁边坐着刚入伍的新兵小王,两人跟着节奏拍手,手掌拍得通红。"八一建军节快到了,这歌声比啥都提气," 赵大哥看着场上奔跑的球员,"他们在球场拼搏,咱在岗位坚守,都是为了一股子劲。"

600 名嘉宾代表坐满了整个公益看台,有扛过枪的老兵,有穿军装的现役军人,还有戴红领巾的少先队员。当《红旗飘飘》的前奏响起,全场自发亮起手机闪光灯,像一片星星的海洋。成都蓉城的球员入场时,特意朝着公益看台鞠躬,队长周定洋说:"听到那歌声,感觉腿都更有劲儿了。"

这股劲儿,真的传到了场上。第 33 分钟甘超传中时,德尔加多像颗出膛的炮弹冲过去,飞身把球扫进网窝 —— 这球打得又快又狠,像极了看台上喊出的 "雄起"。有老兵笑着说:"这射门,比咱当年打靶还准!" 连裁判都忍不住回头看了眼公益看台,仿佛那歌声给他加了速。

网友的截图在群里传疯了:一张是军人敬礼的背影,一张是球员进球的瞬间,配文 "两个战场,一种精神"。"这才是足球该有的样子," 有退伍军人留言,"不止有输赢,还有家国情怀。"

国安门将侯森在第 66 分钟倒地时,草皮上的汗水溅到了他的护腿板。作为老门将,他见过大场面,却没见过凤凰山这样的压迫感 ——4 万人的吼声像堵墙,连呼吸都觉得费劲。莱切特那脚刁钻的射门过来时,他明明判断对了方向,却感觉身体慢了半拍,等球进网了,耳边的欢呼还在炸响。

最解气的是第 66 分钟的进球。莱切特在禁区里像跳芭蕾,晃过两个后卫后,把球轻轻推进死角。看台上有球迷放起了烟花,橙色的烟雾里,有人举着 "欢迎回家" 的牌子。这球不止赢了比赛,更把积分榜的差距缩小到 1 分,王磊激动地说:"冠军不敢想,但这口气顺了!"

这场球的意义,早就超过了 2 比 0 的比分。它让世运会的火炬与足球场的灯光交相辉映,让重庆的火炬手爱上成都的呐喊,让北京的球迷记住兔头的辣味,让军人的歌声与球迷的欢呼融成一片。就像张利梅会长说的:"足球场该是城市的会客厅,来的都是客,赢要赢得体面,输也输得大方。"

下次北京球迷再来时,李阿姨打算多备点冰粉;蒋建新教授想带重庆朋友来看 "成渝德比";公益看台上的老兵们,已经开始期待下一次高唱军歌。足球这东西,真奇妙,能把素不相识的人变成朋友,能让不同城市的人共享一份快乐。

当最后一个球迷离开,凤凰山的灯光渐渐熄灭,草皮上还留着球员奔跑的痕迹。明天太阳升起,这里又会变回平静的球场,但那些关于兔头、火炬、军歌的故事,会被 4 万人记在心里,变成下次见面时的一句:"嘿,还记得那天吗?" 这,就是足球最动人的地方。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自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果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文本不存在捏造事实。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9

标签:体育   凤凰山   德比   蓉城   见证   看台   球迷   成都   重庆   球员   北京   球场   世运   莱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