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均已开通全网一键维权,未经授权一律举报
最近的外卖大战激战正酣,可谓是全国都在薅羊毛。
各种补贴、“0元购”、“满减”,每天不点一顿外卖,都感觉自己亏大了。
以前20多块钱的奶茶、咖啡,现在领完券只要几块钱。以前想吃但舍不得点的套餐,凑完满减只要十几块钱到手。
这波“外卖大战”下来,大家点单的手指是越来越勤快,好多人直呼实现了外卖自由。
只不过,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的身体其实已经在默默承受代价了……外卖平台的老问题——食品安全和虚假宣传,正在侵蚀我们的信任和健康。
众所周知,点外卖的避坑指南,一定会有一条:一定要点有实体堂食的餐厅。
毕竟“仅供外卖”的店铺,往往更容易踩雷。
图源:若园巷六号
但是最近,这套理论已经开始不好使了。
一个是“有堂食“并不等于“健康卫生”,因为绝大部分堂食餐馆的后厨并不对外公开。
另外一个是,越来越多的店铺,开始使用 AI 生图了,线上线下两幅面孔。
图源:美图外卖
暖黄灯光把门头照得暖洋洋的,一股复古日式风格袭来,透明玻璃窗后店员忙碌的身影也是一目了然......
但是,仔细一看,越看越不对劲,这些图精致得一股满满的塑料味AI 质感。
不得不说,现在的商家可太会了,以前P图还会找设计师,现在直接ai一键生成,几分钟的时间就能生成好几版“米其林三星图”。
这些看起来门庭若市、窗明几净、干净又卫生的“堂食”外卖店,其实是大部分都是那种没堂食的犄角旮旯里的外卖作坊。
这一波操作,把自以为练出了一套堪比福尔摩斯下单逻辑的打工人,看了都要直摇头。
AI 门头,成了“毒外卖”的遮羞布?
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发帖吐槽自己吃到了“新型幽灵店”。
网友们的“AI外卖受害者联盟”简直能写成《人类与AI修图的斗智斗勇史》。
已吃了3个月外卖的一位东莞网友表示,期间他发现了很多用AI照片冒充门面的店。“门面是AI合成的,菜单照片也是AI合成的,味道更是一言难尽。”
“我以为茶餐厅是正规军,没想到吃完后天都塌了,瞬间满嘴芬芳,这啥玩意,踩雷不敢点了。”
“这家一看就是AI的图只做外卖的,千万不要点,从昨天点到现在一直肚子疼拉了7次了。”
可以说,只要看到是AI图的门头,那基本上可以宣告今天算是丸辣!
毕竟想想都知道,真实的门店是有多拿不出手,才要用AI的啊!
连图片都要弄虚作假,那么食品的质量和卫生能保证不弄虚作假吗?
当然,也要强调一下,不是说所有用 AI 图片的外卖店就一定是在“挂羊头卖狗肉”,或者说它们本身就有卫生、安全方面的问题。
图源:
只不过,当 AI 图片变成大概率事件的时候,通常都代表着这类型的门店是旮旯角的,食物是不干净的,一吃一个跑肚拉稀!
比如这家名为“山野人家·绝无预制菜”的店,在某外卖平台的头图页面中,商家自己上传的店面图片长这样:
而有到过线下地址的网友所上传的店面图片长这样:
不能说一点都不像吧,可以说是毫无关系。
而且这种打着“绝无预制菜”口号的店,实则全是预制菜,门店里没有明火,只有几台微波炉加热!
去年央视就报道过,外卖店铺头像与实物严重不符的情况,当时的店家还停留在“高P修图”的阶段。
图源:央视新闻
而现在的卖家更高级了,打起了AI的主意,这种图不认真看还真会给骗过去。
毕竟这些AI图片的店铺,月销售都还挺高的,都在大几千的水平!
这说明这种颜值颇高的门头和堂食展示图片,实在是颇具诱惑性,确确实实骗了不少真打工人。
再来看看这家的头图,店铺是在马路街边,而且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的,实际上只是10平方米的小厨房,店面也是黢黑黢黑的样子,里面连个堂食的位置都没有。
图源:大众点评
经过AI修图的神奇处理,这些原本昏暗破败、拥挤不堪的小门面,摇身一变为兼具“烟火气与高级感”的网红餐厅。
暴雷的外卖年年有,这回还整上了 AI 高科技了。
商家这种试图一味靠AI伪装成“潮流、档次感“,来隐藏真正的食品安全、卫生、健康问题,只考虑把利润最大化的行为是非常不可取的!
伤害的还是我们这些每天勤勤恳恳工作、只想温饱肚子的打工人啊!
用 AI 开一家店
几秒就能一键生成
更关键的是,用 AI 开一家店,速度快到让你无法想象。
有人测试发现,使用“即梦”等AI作图工具,仅需输入“餐饮店门头,顾客在店内店外,温馨色调”等描述性词汇,并确定好尺寸参数,便能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创造出门店的图像。
在本人常用的“豆包”软件,也尝试输入了“中式快餐店门面,干净整洁,人来人往,温馨”的指令,短短几秒,就出来了一张店铺门面图。
还有的AI工具可以一键套模版,傻瓜式操作。
即使真的是不会用软件操作,打开某宝就能轻松找到AI图片制作的第三方,甚至这服务已经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假图产业链”。
并且价格也不贵,几十元的价格,只需要提供一个店铺名称,无需实际照片,图片制作的第三方就能够给你一张要素满满的AI图。
图源:紫牛头条
制作流程几乎都是“AI生成后再修改一下”,一天之内就可以搞定,有的店铺还提供平台“包过审”服务。
尽管主流平台表示禁止使用AI图片,但是耐不住有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而且外卖平台的客服也表示:“AI生成的图片可用作店铺头像,但不可作为门店展示类图片使用,只要通过平台审核,即可正常使用。”
21世纪的记者也询问过客服,得到的回复是:不侵权、没有版权争议的,大胆用。
图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可以说,在颜值经济下,没有人能拒绝美好。
对于一天三顿都要纠结吃什么的打工人来说,AI图用“视觉冲击力”替消费者完成了“筛选”,它让选择变得更简单,但也让消费者失去了“辨别真实”的能力。
对于商家而言,AI图短期可以带来流量爆发,毕竟很多经受过“毒打”的顾客也不指望实际的产品和图一模一样。
但是长期以往,商家的店铺差评全部是“实物和图差太远”的真实评价,遭罪的还是自己的店铺,餐饮本质还是“产品”,只有好的产品才能留人心。
外卖图可以“美”,但不能“假”
为了吃上一口干净健康的好饭,打工人的避雷指南是越来越厚了。
名字很长很奇葩的、带有国潮包装的、评分过高的,都不要点,现在又加上了门店堂食图AI的不要点。
打工人“身经百战”后,也总结出了一个颇为靠谱的方法:点外卖一定要点开商家信息看照片,然后用地图app点开商家地址用实景模式看店面,确定不是小作坊再下单。
同时,小作坊和那些新开店尤其爱用AI图!毕竟成本低、出图快,主打的就是“反正没人认识我”,骗一个是一个。
连锁品牌的图片基本是“官方实拍”,因为涉及品牌口碑,不敢随便P。
此外,一分钱一分货,便宜没有好货,这个道理放在哪里都是真理。
如果一份“满汉全席”只要9.9元,还配着“米其林级”AI图,那么听我一句劝:要么是商家在做慈善,要么是你被AI“诈骗”了。毕竟,AI再厉害,也变不出真的龙虾和和牛。
其实,外卖AI图本质上是商家想展示出门店和美食的“美好一面”,另一方面无外乎考虑到成本问题。
毕竟请一个摄影师、设计师大几千,用软件生成AI图也就几分钟的事,而且还都是根据自己的需求去生成的,简单又省事,这笔账谁都会算。
但底线是至少要保持真实,对的起消费者的信任和自己的良心。对商家来说,AI是“流量加速器”,但“真实”才是“复购发动机”,消费者最终买单的还是口味和品质。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国内运营最早的财经自媒体,百万商界精英的必备读本,聚焦每日热点事件、财经人物、创投故事、财富商机等内容!每日为您提供更真实、更专业的商业报道,欢迎关注!@品牌官
更新时间:2025-08-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