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经济学家:美国出现了严重战略误判,压根没想到中国会这么强大

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从一个不起眼的玩家,摇身一变成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这事儿不仅让全世界刮目相看,也让美国有点坐不住了。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直言不讳:美国在面对中国经济崛起时,犯下了严重的战略误判,根本没料到中国能这么强大。

美国咋就看走眼了?

斯蒂格利茨说得挺直接:美国压根儿没想到中国能发展成今天这样。回想几十年前,美国的经济学家和政客们大多觉得,中国也就是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是多,但经济上翻不出啥大浪。

他们认为,中国受限于体制、技术、资源啥的,短期内不可能跟西方国家掰手腕。可中国不仅追上来了,还在好多领域把美国逼得有点喘不过气。

误判核心原因之一是美国太自信了。长期以来,美国觉得自己是全球经济的老大,市场经济那一套是无敌的,别的国家想崛起,得按美国的规则来玩儿。

可中国没完全照着美国的剧本走,而是搞出了自己的路子——改革开放、市场加政府调控相结合。这让美国有点懵,他们没想到中国能这么灵活地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再一个,美国低估了中国政府的执行力。中国搞经济,不是光靠市场自己玩儿,而是国家定目标、出政策、砸资源,硬生生把经济拉起来了。

高铁、新能源这些领域,美国还在那儿慢慢研究市场化方案,中国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铁网,新能源车产量也甩开美国好几条街。这种速度和力度,是美国没预料到的。

还有,美国总觉得全球化会让中国变成“自己人”,以为开放市场、加入WTO后,中国会完全融入西方的经济体系,按西方的节奏走。可中国一边融入,一边壮大自己的实力,慢慢从规则的接受者变成了规则的制定者之一。这让美国有点措手不及。

中国崛起不是运气,是实力

我国经济能起来,不是靠天上掉馅饼,而是实打实的战略和努力。过去几十年,中国政府在经济上干了几件大事儿,让全世界都不得不服。

我国不是随便发展经济的,而是挑重点、有规划。比如制造业,我国靠着低成本和大规模生产,成了“世界工厂”。后来又瞄准了高科技,5G、人工智能、芯片这些领域,中国企业像华为、字节跳动都杀出来了。

政府给补贴、建园区、搞研发支持,企业往前冲的速度快得吓人。

反观美国,过去几十年有点“脱实向虚”。制造业外包了,金融业倒是玩得风生水起,但实体经济的根基没那么扎实。等到我国在制造业和高科技领域发力,美国才发现自己有点跟不上趟了。

我国的高速公路、高铁、机场、港口,建得那叫一个快。现在我国的高铁里程占全球70%以上,物流效率高得让美国都羡慕。

相比之下,美国的基础设施老化严重,好多桥都几十年没修了,政府想投钱更新,还得国会吵半天。我国这种“基建狂魔”的劲头,美国是真没料到。

我国加入WTO后,抓住了全球化的机会,外贸出口一路狂飙。便宜又好用的“中国制造”席卷全球,美国消费者都离不开中国货。我国还搞了“一带一路”,把影响力从贸易扩展到投资和国际合作。这招让我国在全球经济里的话语权越来越大,美国想拦都拦不住。

以前美国觉得我国只会山寨,可我国的科技实力已经不是模仿那么简单。5G技术全球领先,新能源车销量甩开特斯拉好几条街,人工智能专利数量也快赶上美国了。政府和企业一块儿砸钱搞研发,美国才反应过来:这不是玩儿呢,是真要超车啊。

美国为啥老拿贸易战使劲儿?

中美贸易战打了几年,斯蒂格利茨说,这其实也是美国误判的结果。美国总觉得加点关税、限制点技术,就能把中国经济压下去,可事实证明,这招没啥大用。

美国抱怨贸易逆差大,觉得中国占了便宜。可逆差这事儿,不是光靠关税就能解决的。中国货便宜又好,美国老百姓都爱买,你加关税不过是让美国人多掏钱,企业成本也跟着涨。结果中国出口没咋受影响,美国自己的通胀倒上去了。

美国限制华为、禁芯片出口,想卡中国科技的脖子。可中国硬是靠自己的努力,把芯片研发往前推了一大步。虽然还不能完全自给自足,但进步速度让美国都慌了。斯蒂格利茨说,美国没意识到,中国不是那种被掐一下就倒的国家,有韧性得很。

美国想用贸易战把中国踢出全球化,可现在全球经济不是美国一家独大。中国跟欧洲、非洲、亚洲的贸易越做越大,美国就算使劲儿,也没法完全孤立中国。反而是美国企业抱怨,供应链断了,自己日子不好过。

贸易战打到现在,美国没占到啥便宜,反而让中美关系更僵。斯蒂格利茨觉得,这都是因为美国没看清中国崛起的本质,光想着用老办法解决问题,结果发现不管用了。

美国政策得反思了

斯蒂格利茨的观点,其实是给美国敲了个警钟。面对中国崛起,美国不能光生气,得想想自己的问题在哪儿,政策咋调整。

美国不能老靠华尔街赚钱,得把制造业和高科技抓起来。中国能崛起,靠的是实实在在的产业,美国也得学着点。政府得多投钱搞研发、建工厂,别老指望市场自己解决问题。

中国的高铁一跑,美国人就眼红。可美国自己的基础设施咋还那么破?政府得下决心修路、建桥,别老让政治扯后腿。不然经济想提速,底子都不行。

跟中国对着干没啥用,美国得找个更聪明的办法。合作比对抗强,毕竟中美经济绑在一起,谁也离不了谁。斯蒂格利茨说,美国得多谈谈,少打打,找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路子。

美国光盯着中国也不行,自己家里的事儿更多。中国崛起是外因,美国自己得先把内功练好。

中国起来了,美国得接受这个事实。未来,中美关系肯定不会轻松,但也不能老这么僵着。毕竟这两个大块头,经济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别想彻底压倒谁。

气候变化、全球经济啥的,中美都有份儿。斯蒂格利茨觉得,这俩国家得多一块儿干点事儿,比如新能源、技术标准这些,别老想着互相拆台。

美国不能老觉得自己是老大,得习惯跟中国平起平坐。中国崛起不是威胁,是现实。政策得务实点,别老想着遏制,那样只会两败俱伤。

参考资料

中国智库发布首份批驳“中国崛起顶峰论”的研究报告,2030年中国经济总量将超美 观察者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5

标签:财经   美国   国会   经济学家   没想到   强大   战略   中国   我国   经济   中国崛起   中美   新能源   政府   高科技   制造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