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业主不需交一分钱的物管费,但小区的公账里却躺着52万元存款,加装电梯、改造广场、升级安防,甚至逢年过节还能发米发油……这不是天方夜谭,而是高明荷城街道彩虹花园小区的真实故事。这个有着25年楼龄的老小区,如何从“脏乱差”变身“幸福家园”?
第一招:向“边角地”要收益,公共资源变“钱袋子”
2017年以前,彩虹花园还是典型的“老旧小区困境”:路面坑洼、停车混乱、消防缺失,物业撤走后,管理几乎瘫痪。转机出现在业委会成立后,他们决定不靠收费,而是盘活小区闲置资源。
闲置地变“摇钱树”:铲除杂草丛生的花圃,科学规划出130个智慧停车位,仅此一项年收入就达21.6万元。
边角地“生小钱”:把角落租给快递柜,年租金6600元;电梯广告、场地租赁等细水长流,年稳定收入超22万元。
小区业委会副主任梁远盛介绍话,当时小区的启动资金就是靠每户出资300元来凑成的,2019年有收益之后,他们就不再收取物业费,而且每一分公共收益都花在刀刃上。
第二招:钱花在“痛点上”,居民获得感实实在在
有了钱,怎么花?彩虹花园的原则是:居民点单、业委会执行、全体监督。
告别“爬楼难”:居民集资250万元,政府补贴助力,成功加装5部电梯,第6部正在筹备。
安全大升级:投入10万元安装33个高清摄像头、智能门禁,配齐消防设施,盗窃率降为零。
空间“微改造”:8万元打造130㎡活力广场,乒乓球台、羽毛球场、休闲石凳一应俱全,成了居民“打卡地”。
福利共享:春节给业主发米发油,党群服务站提供议事、活动空间,真正实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小区居民叶姨开心地说:“不用交物业费,逢年过节还有油米发,在这里居住很开心、很安心!”
小区业主露出开心的笑容
第三招:党建引领,让“散沙”变“堡垒”
业委会能干,背后离不开社区党委的支撑。
把好“方向盘”:党组织指导业委会规范运作,在电梯加装、燃气改造等大事上协调政策、化解矛盾。
党员带头干:20名党员组成志愿服务队,组织少儿活动、便民服务,年服务超450人次,小区人情味越来越浓。
资源“穿针引线”:社区党委帮忙争取政府补贴,党建单位捐赠书籍器材,让小区改造“事半功倍”。
一本“明白账”,一群“好管家”
彩虹花园的成功,靠的不是“奇迹”,而是党建引领+业委会实干+居民参与的治理铁三角。它的经验证明:老旧小区不缺资源,缺的是挖掘资源的智慧;不缺需求,缺的是回应需求的行动。正如居民们所说:“现在小区的事,我们自己说了算,幸福看得见、摸得着!”
更新时间:2025-07-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