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也“藏”着军工大企业:年入百亿,还带动产业链发展

提到洛阳,你可能先想到春天满城的牡丹,或是周末带家人去逛的龙门石窟。

但很少有人知道,这座千年古都里藏着一家“隐形巨头”——它是河南最大的军工企业,2023年营收就破了200亿元,2025年上半年更猛,111亿的收入比去年同期多了两成还多。

更让人意外的是,这家现在能跟全球巨头掰手腕的企业,几十年前只是深山里一个年产值几十万的小厂。

它到底是怎么从山沟沟里爬出来,长成今天的规模?手里又握着多少真本事?

55年的逆袭路

上世纪70年代,国家搞三线建设,很多军工企业要从沿海往中西部迁。

1970年,第三机械工业部(后来的航空工业部)拿出598万元,在河南伊川县的深山里建了个厂,专门做航空插销,代号158,对外叫“国营华川电器厂”——这就是中航光电的起点。

那时候的条件有多苦?工厂偏远,路不好走,原材料运进来要绕好远,员工住的地方也是简易房。

最开始一年产值就二三十万,跟同期其他军工厂比,差得不是一点半点。但就算这样,厂里人没闲着,一边啃军工订单,一边琢磨怎么把活儿做精。

三线建设结束后,深山里的劣势越来越明显:交通不方便,产品运出去成本高;想扩大规模,地方也不够。

1970年代末,厂里下决心搬去洛阳城区,这一搬就是十多年,直到1994年才彻底搬完。

搬到洛阳后,变化肉眼可见:不再只做军工产品,开始搞民用的连接器;管理制度也改了,学着跟市场接轨。

2002年,它联合6家兄弟单位改成股份制公司,2007年干脆在深交所上市,从“地方厂”变成了全国都能看到的公众公司。

现在再看,当年的小厂早不是一个样子了:沈阳、深圳有分公司,德国、韩国也设了点,洛阳还是它的核心地盘。

2025年5月,它投了16亿多建的民机与工业互连产业园刚投产,光这个园一年就能产4200多万套高端连接器,洛阳也成了中西部最大的航空互连产品基地。

航天技术“下凡”

能坐稳河南军工头把交椅,中航光电的真本事在技术上——而且是从航天领域练出来的硬功夫。

就说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咱们国家送空间站模块上天全靠它,这里面超过六成的连接器,都是中航光电做的。

火箭点火、分离这些关键环节,得靠它家的点火电缆传信号;还有个应急光端机更厉害,以前信号只能传几百米,它直接拉到几十公里,还轻了不少,既安全又省成本。

这些航天级的技术,现在慢慢用到了咱们的日常生活里,最典型的就是新能源汽车。

2025年上半年,它在新能源车领域的收入涨了50%还多,跟小米、大众这些车企都有合作。

它家出的全铝高压连接器,现在很多800V平台的新能源车都在用。

以前这种连接器用铜做,又重成本又高,换成铝之后轻了20%,还能承受1000A的大电流。

技术不是凭空来的,得砸钱搞研发,2025年上半年,它光研发就花了8.83亿,重点攻的都是未来能用得上的技术。

比如数据中心现在都怕设备过热,它搞的液冷解决方案就很管用,上半年这部分收入快10亿了,比去年多了两成七。

而且它还不只是自己用技术,还帮行业定标准,之前参与编的《冷板式液冷整机柜服务器技术规范》,现在成了行业里的参考标准。

用它家的液冷产品,服务器能耗能降30%以上,像腾讯的AI智算中心,就靠这个技术扛住了大算力的发热问题。

到现在,它手里握的授权专利有6000多项,国外的专利也有32项,还主持或参与定了950多项国内外标准——这技术实力,在行业里确实能排上号。

不止自己赚钱:给洛阳带了多少好处?

中航光电在洛阳不是“独善其身”,它像个“带头大哥”,把周边的产业链都带活了。

就说刚投产的民机产业园,除了自己产产品,还带动了洛阳本地近400家供应商。

这些供应商有的做零部件,有的做配套服务,以前可能接不到大订单,现在跟着中航光电,生意也越来越稳。

2025年8月,它还跟洛阳铜加工一起商量,怎么把铜材料用在光电设备上,让本地企业能一起赚技术钱。

钱的方面,它给洛阳的贡献也实在,2025年上半年,光交税就交了上亿,连续五年都是洛阳的纳税大户。

而且它还帮着搞产业投资,2025年4月,跟别人一起凑了3亿,成立了个洛阳光联产业基金,专门投光电领域的好项目,帮洛阳把这个产业做得更扎实。

就业就更不用说了,民机产业园一投产,就招了不少技术工人和工程师,很多河南科技大学的毕业生,以前可能想往外地跑,现在看家门口有这么好的企业,也愿意留下来。

除了搞生产,它也没忘帮衬着点需要的地方,从2020年到现在,已经投了500多万在贫困地区的教育和基建上。

疫情那阵,不光没停生产,还捐了不少物资给一线,成了当地企业里的榜样。

接下来要攻哪些新赛道?

现在的中航光电,不光守着老本行,还在抢新赛道的机会。

低空经济是个大热点,就是咱们说的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机这些。

2025年2月,它还拿了英搏尔的“优秀合作伙伴奖”,英搏尔是做eVTOL电推系统的,中航光电给它提供配套的连接器,等于提前在这个领域占了个位置。

左三:中航光电

民机产业园里,也专门规划了低空飞行器的互连解决方案,以后这部分业务肯定要发力。

新能源车和数据中心这两个老本行,也在往深了挖,新能源车方面,它不光做高压连接器,还在搞整车互连系统,国内主流车企基本都合作遍了。

充换电站领域也没放过,480kW的超充桩配套产品已经批量交货,以后充电会越来越方便。

数据中心这边,AI算力越来越大,设备发热问题更突出,它的液冷技术刚好能派上用场,接下来市场空间肯定更大。

国外市场也没落下,2025年上半年,国际订单涨了25%,欧洲市场的份额到了15%。

通过在德国、韩国的分支机构,把自家的连接器卖到全球20多个国家,让“中国智造”在国际上也有了名字。

按现在的势头,它计划2025年营收突破250亿,长远来看,还想在2030年冲进全球连接器企业的前三——这个目标不算小,但以它现在的实力,或许真有机会实现。

结语

从伊川深山的小厂,到洛阳的产业名片,再到能跟全球巨头竞争,中航光电这55年走得很稳。

它身上既有军工企业的严谨可靠,又有跟市场赛跑的灵活劲儿——既守护着国防安全,又把航天技术变成了咱们能用到的新能源车、数据中心技术。

在洛阳这座城市里,牡丹和石窟代表着过去的辉煌,而中航光电这样的企业,正在书写着属于现在和未来的故事。

它的实力,不光是年入200亿的数字,更是藏在每一个连接器里的技术,和对地方发展的担当——这样的企业,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巨头”。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6

标签:财经   洛阳   军工   产业链   企业   中航   光电   连接器   新能源   技术   上半年   河南   数据中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