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别丢了“德”!这5种缺德事别干,越干路越窄


老祖宗早说过“德不孤,必有邻”,还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生活里也常听人劝“做人要厚道,走路别丢良心”,这话真不是随便说说的——能流传上千年的老话,都是一辈辈人看透世道人心总结的实在理。

一个人有没有德行,从来不是靠嘴说,全在平时的小事里藏着。那些没德行的人,就算装得再像,细节里也藏不住破绽。丢了做人的根本,不只是人品上有毛病,更是给自己的人生路埋了绊脚石,早晚得摔跟头。

一、说话不算数,还爱搬弄是非

老话说“言为心声,信为立身”,孔子也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可有些人就爱开“空头支票”,嘴上答应得好好的,转头就忘得一干二净,一点信用都没有。更让人烦的是,他们还爱背后嚼舌根、挑拨离间——同事之间有点小矛盾,他凑过去添油加醋;朋友之间拌个嘴,他转身就把话传得变了味。

可能他当下觉得挺痛快,可时间一长,谁还敢信他?身边的人只会慢慢疏远他,亲戚朋友也会越来越反感。其实讲诚信一点都不难,说到做到就行,这样别人才愿意跟你深交。总玩那套“口蜜腹剑”的把戏,最后只会把自己的路走死。

二、贪小便宜,专干损人利己的事

庄子早说过“损人而利己者,天下皆恶之”。没德行的人,眼睛总盯着眼前那点小利益,格局小得很。比如在超市排队,就想插队抢打折货;在公司里,看见别人的功劳就想抢过来算自己的;借了别人的钱,就没打算还,总想着“能赖就赖”。

更离谱的是,有些家长为了自己方便,还教孩子耍小聪明、钻规矩的空子——比如让孩子逃票,或者在公共场合乱捣乱。这种人可能一时能占点小便宜,可时间长了,谁还愿意跟他打交道?人格上落了灰,以后的路只会越来越难走。

三、没良心,见人难从不伸手

韩愈说“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这世上的温暖,都是人与人互相帮衬出来的。可没德行的人,大多冷漠又自私,眼里只有自己的利益。看见别人遇到难处,别说伸手帮忙了,甚至还会站在旁边看笑话;朋友圈里有人求助,他要么假装没看见,要么还冷嘲热讽两句。

要知道“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谁都有需要别人帮衬的时候。就算是一句简单的问候,一个小小的举动,都能让人心里暖一暖。要是一个人满脑子都是自己,从不顾别人,最后只会落得“身边没人情,遇事没人帮”的下场,冷的时候只能自己扛。

四、仗着自己厉害,欺负老实人

《论语》里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真正有德行的人,从来不会欺负比自己弱的人。可有些人就不一样了——仗着自己资历老,就对新人呼来喝去;凭着自己有点权力,就对下属颐指气使;甚至在家门口有点“面子”,就对邻居耍横。

在公交车上,看见老人小孩站着也不让座;工作里,专挑脾气好的“软柿子”捏;回到家,还把在外受的气撒在家人身上。表面看着挺威风,其实就是“道貌岸然”,时间一长,身边的人都会离他远远的,最后落个“众叛亲离”的下场。做人得有底线,别太咄咄逼人,不然最后坑的还是自己。

五、黑白不分,专挑对自己有利的来

常听人说“是非自有曲直,公道自在人心”,可就有这么一种人,总爱把黑的说成白的,把对的说成错的。遇到事儿从不讲公道,只看哪头对自己有好处——要是你有用,他就对你客客气气;要是你没利用价值,转头就能踩你一脚。

跟这种人打交道,你得时时刻刻提防着,生怕哪句话说错、哪件事做错,累得慌。他们还觉得自己挺聪明,把撒谎当本事,其实是在一点点消耗别人对他的信任和善意。到最后,只会让人看不起,身边连个真心朋友都没有。

人这一辈子,不怕一时犯点错,就怕丢了“德”。德行就像清泉,能滋养人的根基;没了德行,不是走不通某一条路,而是最后会发现,那些为了省事走的捷径、为了利己耍的小聪明,全都是绕不回正途的弯路。

其实做人很简单:踏踏实实走路,本本分分做事,对别人好点,心里多存点感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真心对别人,别人才会真心对你。日子可能会有磕磕绊绊,但只要你温柔待人,总有别人在偷偷对你好。

希望咱们都能守住善良的底线,讲信用、不害人,既温暖身边的人,也为自己攒点福气。有时候,一个念头的差别,就能让路走得完全不一样,未来更是天差地别。那些看着“吃亏”的厚道人,其实早就收获了最珍贵的东西——那就是被这个世界温柔对待的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5

标签:美文   干路   缺德   德行   身边   小便宜   小聪明   真心   时间   朋友   公道   底线   下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