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各行各业,历史悠久的统计学科该走向何方?11月1日至2日,第二十三次全国统计科学讨论会在杭州举行。大会以“人工智能+中国特色统计学科建设”为主题,汇聚了全国统计与数据科学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及业界代表,共同探讨人工智能赋能下统计学科的理论创新、方法融合与人才培养,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贡献智慧。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蔺涛在会上发表了以《充分发挥统计科研创新驱动能力 奋力推进统计现代化事业行稳致远》为题的主旨演讲。他表示,新一代信息技术为统计工作带来机遇与挑战,统计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支撑,需坚持守正创新。他总结了近年来统计工作在普查调查、领域改革、宏观服务、信息化建设、国际合作、科研推进等方面的成效,明确了统计现代化改革要着力提升数据质量、拓宽指标范围、提高管理效率。他强调,要通过加强统计标准研究、创新调查方法、推进智慧统计建设、深化核算体系研究等举措,推动统计科研与实践融合,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他希望与会代表借助全国统计科学讨论会这一平台,充分交流研讨,为统计现代化改革与学科发展贡献更多智慧。
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郁建兴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与统计学科的发展成就。他表示,学校正以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为使命,着力构建大统计、大经管双核驱动的学科生态。统计学作为学校的传统优势与省级登峰学科,在党建引领、人才培养、人才引育、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稳居全国前列。他指出,数字化和智能化浪潮下,人工智能的实质是统计学,学校已前瞻布局人工智能领域,通过引进顶尖人才、成立人工智能学院、大规模投入算力、创立社会科学试验装置等措施,积极推动文科的“升维发展”。本次会议主题与学校统计学科发展方向高度契合,学校将继续大力支持统计学科建设,不断拓展统计学应用领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服务国家战略、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中展现“商大担当”。
会议期间,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正式更名为“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同时学校与联合国统计大数据和数据科学全球中心、之江实验室三方共建的“数据科学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从名称变更到平台搭建,这一系列动作标志着浙商大统计学科内涵正向数据科学领域深度拓展。据了解,数据科学联合实验室是全国首个面向“人工智能+统计”的省部级协同创新平台,将通过汇聚全球顶尖资源,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与高层次人才培养。
在大会特邀报告环节,清华大学刘军院士、江西财经大学邱东教授、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许宪春、厦门大学副校长方颖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朱利平教授、南昌大学副校长平卫英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陈梦根教授、香港理工大学讲座教授黄坚、浙江工商大学长江讲席教授张颍等9位顶尖专家,围绕AI落地与统计思维、国际标准修订对GDP核算影响、大模型时代统计学机遇与挑战等热点,带来跨学科深度报告。
据悉,11月2日会议进入平行论坛阶段,十个分会场将围绕“数字贸易规模测度”“新质生产力统计测度”等前沿议题,对两百余篇学术论文进行密集研讨。这场高规格的学术盛会,正为我国统计学科在AI时代的发展路径描绘出新蓝图。
更新时间:2025-11-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