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
“看·见殷商”展览正式对公众开放
全国28家文博单位的338件(套)文物
齐聚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双胞胎”鸮尊身高体重有差别
展厅里,中国国家博物馆
和河南博物院藏的两件鸮尊,
一左一右,双“鸮”合璧。
两件鸮尊出土于安阳殷墟妇好墓,
它们双翅并拢紧绷,
四趾抓地,尾巴下垂,
身上披着极繁风的“外衣”
云雷纹、饕餮纹等精美纹饰遍布。
每只鸮的后脑勺上都有两个盖钮,
造型是立鸟和龙。
两只“猫头鹰”挺胸抬头,互望彼此。
它们的形制、纹饰、铭文基本一模一样。
轻触展柜上的互动屏,
可以看出它们的细微差异:
国博鸮尊高45.9厘米、重16.7千克,
立体感更强;
豫博鸮尊高46.3厘米、重16千克,
线条更纤细精致。
“表情包扛把子”
面目狰狞是为震慑敌人
另一对“治愈系”明星文物,
山东博物馆藏的亚丑钺、
国博的兽面纹铜钺,
也在展览中团聚。
两件文物出土于
山东青州苏埠屯遗址1号商墓。
仔细看,兄弟俩一个方脸、一个长脸,
均是浓眉大眼、高鼻梁、方下巴,
嘴角上扬,外加“城墙垛口式”的牙齿。
长脸的兄弟因刻有“亚丑”二字,
故得名“亚丑钺”。
在3500多年前的商代,
兄弟俩可都是正儿八经的礼器。
当时的工匠在钺的器身上,
雕刻了一个狰狞的人面兽像,
用这种夸张的兽面纹震慑敌人。
只展出1周的牛尊
纹饰里至少藏着26个动物
只展出1周的牛尊以纹饰繁缛著称。
对着说明牌上的文字细数,
可以找到至少26个动物:
牛眼上面有小虎纹,
牛下颌两侧分别装饰着鱼纹,
牛耳下面有小鸟纹……
至少8件重器
与观众小聚即离
官方发布的54件重点展品中,至少8件重器只能与观众小聚即离。
其中,牛尊和湖北省博物馆的铜鼓,
将分别展出至5月25日和6月8日。
豫博鸮尊将于5月29日回乡,
山博亚丑钺的归期尚未确定。
国博收藏的两件重器将“值守”全展期。
当然,还会有“新朋友”不断到访。
铜制手形器将从5月30日开启京城秀,
展出至6月8日。
其他已经定档的文物包括:
象尊,6月17日至7月13日;
双面铜人像,7月22日至8月31日;
兽面纹扁体筒形觥和兽面纹青铜贯耳壶,
7月1日至10月12日。
■展期:至10月12日
■地点: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1、2号展厅
■票价:全价票、假日票80元/人,平日票(工作日)68元/人,优待票48元/人,亲子票116元/套。即日起至5月25日限时推出开展特惠票58元/人。观众可通过首都博物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及小程序购票。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李祺瑶,武亦彬
更新时间:2025-05-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