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砸锅!又一外企刻意“辱华”,不到48小时,付出代价惨重

文/珠玑说

(本文所有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源,具体资料赘述文章结尾)

2025年8月15日,瑞士手表品牌Swatch(斯沃琪)官网发布了一张充满种族主义恶意的“眯眯眼”宣传照,像一把尖刀刺向了它最大的金主:中国市场。

当愤怒的消费者在48小时内瘫痪其系统、剪断表带、涌向国货时,Swatch才幡然醒悟:今天的中国市场早已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对Swatch这种吃饭砸锅的行为,会面临怎样惨痛的代价?

一个手势的百年积怨

这起事件的核心,是一个男模特用手指刻意提拉眼角的动作,这个动作,并非天生的小眼,而是一种夸张、扭曲的模仿,一个在国际社会中早已被公认为针对东亚族裔的种族歧视符号。

Swatch在极度依赖中国市场的同时,亲手点燃了这根导火索,触碰了文化尊严的底线,中国消费者纷纷投诉品牌方,要求给个说法。

“眯眯眼”这个手势之所以具备如此巨大的破坏力,根源不在于审美,而在于其背后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清晰可查的种族主义历史,它不是一个可以被轻易解释为“文化差异”或“无心之失”的动作,而是一个承载着屈辱与丑化的历史烙印。

这段不光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1847年,美国传教士卫三畏在其著作《中国总论》中,就曾用“猪眼”这样侮辱性的词汇来描述中国人。

十多年后,1858年,英国的《笨拙》杂志刊登了一首名为《广东歌谣》的歌曲,“哎哟,我那顽固的中国佬……长着小猪眼,拖着长尾巴……”

歌词中充斥着“小猪眼”之类的歧视性语言,这些源自欧美种族主义者的丑化行为,将特定眼部形态与愚昧、落后等负面标签强行和中国捆绑。

因此,当Swatch的宣传照中,模特刻意做出提拉眼角的动作时,这被公众解读为一种主观恶意,照片中的模特本人眼睛并不小,这个动作是后天刻意为之,这便排除了任何“无意识”的可能,使其冒犯性变得无可辩驳。

近年来,从电影《雄狮少年》的人物造型争议就可以看出,相关话题在中国舆论场中已是高度敏感的禁区,Swatch对此的无知或无视,都显得不可原谅。

从购买到审判

Swatch事件清晰地展示了中国消费市场的角色变迁,这里的消费者不再仅仅是贡献销售额的数字,而是一股能够迅速组织、高效行动、并执行有效惩罚的市场力量。

8月15日事发当天,愤怒的消费者就让Swatch的客服系统陷入瘫痪,紧接着,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平台的相关话题阅读量迅速突破千万,舆论风暴全面形成,这种高效的动员能力,让品牌方几乎没有反应的时间。

惩罚是系统性的,网友的抵制呼声很快从Swatch单一品牌,蔓延至其母公司旗下的所有品牌,浪琴、天梭、欧米茄等无一幸免。

一些激动的消费者甚至晒出了剪断Swatch表带的照片,这是一种象征性的决裂,表达了彻底的失望,更致命的是,消费者迅速找到了替代方案,许多人明确表示,将转而购买华为、小米等国产品牌的手表。

这种用实际购买行为完成的市场替代,远比口头抗议更具杀伤力。

傲慢如何把火苗浇成大火

如果说发布争议照片是Swatch的第一个错误,那么其事后的危机处理,则是一系列错上加错的灾难性操作,其迟缓、缺乏诚意以及区别对待的做法,不仅没能平息怒火,反而让消费者感受到了歧视与轻视的双重伤害。

从15日事发到16日深夜,Swatch才在微博上发布了一则语焉不详的道歉声明,早已错过了危机公关的黄金24小时,更让公众愤怒的是,这种道歉似乎是“中国大陆特供”。

在发布道歉声明后,涉事的照片依然挂在Swatch欧美及港澳台的官方网站上,直到17日才被彻底删除,这种“内外有别”的操作,被普遍解读为对中国大陆市场消费者的极度不尊重,彻底摧毁了残存的信任。

拙劣的公关直接引发了连锁的商业恶果,8月16日,Swatch集团股价单日跌幅超过3%,创下近三个月新低。

国内主流电商平台开始下架部分产品,经销商暂停进货,线下渠道的反应同样迅速,自17日起,一些大型百货公司开始调整其专柜位置,例如北京某知名商场就将欧米茄专柜从黄金位置移走。

警钟为谁而鸣

Swatch事件为所有在华经营的跨国企业敲响了警钟,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市场为Swatch集团贡献了26.3亿瑞士法郎的销售额,占其全球收入的三分之一,是唯一实现两位数增长的市场。

即便在销售额下滑的2024年,中国市场的占比仍高达27%,而到了2025年上半年,集团净利润暴跌88%,公司竟将原因归咎于“中国市场拖累”,这种一边依赖中国市场,一边又做出伤害消费者情感的行为,无异于“吃饭砸锅”。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8年的D&G事件,该品牌因发布辱华广告及创始人不当言论,遭到中国市场的全面抵制,当年销售额与品牌价值双双下跌20%,至今仍未恢复元气,这些前车之鉴,似乎并未让Swatch学到任何教训。

今天的中国市场,已经进入了“尊严消费”的时代,尤其是年轻一代消费者,他们对于品牌的选择,不再仅仅是出于对外国奢侈品的盲目崇拜,文化认同和品牌尊重正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考量因素,对任何损害国家尊严的行为,他们的容忍度为零。

对一个国家文化底线的敬畏,以及对这片土地上人民的真诚尊重,才是决定一个品牌能走多远的关键。任何企业都必须明白两条底线:尊重中国的主权,尊重中国人民的情感。否则,无论曾经多么辉煌,最终都将被这个庞大、清醒且充满选择的市场所抛弃。

参考:

光明网--瑞士手表品牌Swatch致歉 2025-08-17 09:11

新京报--全球删除!Swatch发文道歉,上半年业绩中国市场遭遇“滑铁卢” 2025-08-17 18:37

人民日报--模特图涉嫌辱华,Swatch道歉 2025-08-17 10:25

潇湘晨报--Swatch发布“眯眯眼”广告引发争议,在中国市场已“卖不动”2025-08-17 08:18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1

标签:时尚   惨重   外企   代价   小时   中国市场   品牌   消费者   中国   销售额   动作   模特   市场   事件   底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