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4月14日-18日,中方最高层开启了年内首次出访,脚步踏向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三国。
这趟行程看似常规,实则暗含深意,在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大国博弈陷入僵局的当下,中国正把战略重心转向家门口,释放了什么样的信号呢?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金灿荣的观察点破了玄机:当西方挥舞关税大棒步步紧逼时,把周边打造成"稳定岛"已成为中国必能破局的关键。
中国外交历来有"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的铁律。但真正读懂这句话需要先看数据:中国陆海邻国多达20个,远超俄罗斯的14个、德国的9个。
更惊人的是,中国及其周边聚集着全球56%的人口,既有新加坡这种人均GDP八万美元的"土豪",也有阿富汗这类日均收入不足两美元的贫穷国家。
政治光谱上从君主制到社会主义应有尽有,宗教版图覆盖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所有主流信仰。这种"文明大熔炉"的复杂程度,放在全球都是独一份。
特朗普政府显然没看懂中国外交这盘棋。
四月初对75国暂缓加征关税的"缓兵之计",看似集中火力对付中国,实则暴露了美式霸权的致命伤!用金灿荣的话说就是:"关税大棒抡得越狠,盟友膝盖跪得越快"。
加拿大、欧盟的反击不过是茶杯里的风暴,更多国家选择躺平任捶。但中国不是伊拉克,更不是日本。当对美出口占到GDP的4%、涉及数千万就业岗位时,这场仗注定要换个打法。
中国手里的筹码其实比想象中多。
看看这次出访的三个国家就明白了:越南承接了最多产业转移,中越贸易额去年突破2600亿美元,同比增长13.5%;柬埔寨西港经济特区解决了3万人就业;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投资额高达130亿美元。
现在要做的,是把这种优势转化为战略纵深——对内用财政政策托底,对外用市场多元化破局。数据显示,中国对东盟出口增速连续三年超美欧,中东、拉美市场也在快速崛起。
所以,真正的胜负手在"家门口外交"。
这些不是简单的经济合作,而是在重构区域经济生态。当东南亚国家发现跟着中国能拿到真金白银的基建订单、能解决就业、能升级产业时,在中美之间"选边站"就成了伪命题。
所谓“稳定岛”战略,本质是给中美对决修个防空洞。你看越南这两年电子代工突飞猛进,但70%零部件还得从中国进口;柬埔寨的西港经济特区,根本就是中国企业的海外保税仓。这种你中有我的格局,比什么安全同盟都牢靠。
最近菲律宾在南海闹腾,结果发现超市货架上一半商品贴着“Made in China”,这种经济捆绑才是新时代的“远交近攻”。
不过搞周边外交不能光算经济账。
美国现在到处煽风点火,从缅甸政变到中印边境,哪壶不开提哪壶。这时候中国得学会“用魔法打败魔法”——他们搞安全挂钩,我们就搞发展挂钩。
尤其是柬埔寨的云壤海军基地,西方天天炒作中国要驻军,其实我们搞的是“基建换准入”:你让我修港口,我帮你培训海军,双赢。这种柔性渗透比美军航母巡航高明十倍。
长期来看,中国周边战略得跳出西方那套霸权逻辑。美国搞印太战略是画同心圆——自己当圆心,盟友当第一圈,伙伴国排外圈。我们搞命运共同体更像是拼七巧板——每个邻国都是独立模块,但拼起来能挡子弹。
说到关税战破局,中国手里其实有三张牌。
第一张是内循环,但靠14亿人消化所有产能纯属做梦,去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才44万亿,增速已经掉到6.5%。
第二张牌是市场多元化,但欧洲在搞碳关税,非洲购买力不够,拉美太远,算来算去还是东南亚最靠谱——文化相近、基建成熟,还自带6.7亿人口红利。
第三张牌才是谈判,但必须等特朗普疼了再谈。比如特斯拉上海工厂去年出口汽车100多万辆,要是全加25%关税,马斯克第一个跳脚。这种“以战逼和”的套路,我们玩得比美国溜。
有人总爱拿"安全困境"说事,觉得军事摩擦、领土争议会让周边国家倒向美西方。
但大多数国家选择的却是“左右逢源”。
印度一边参加美日澳军演,一边偷偷进口中国光伏组件;越南白天和美国签半导体协议,晚上找中国要电网技术。
所以,这种时候我们光撒钱合作还不够,得建立分层控制体系:对柬埔寨这类铁杆,要给到“一带一路”VIP待遇;对马来西亚这类摇摆派,要用产业链深度绑定;至于印度这种刺头,就得在关键领域卡脖子。外交有时候就得像熬鹰,既喂肉又戴皮手套。
结果就是,当泰国高铁用上中国标准,当印尼雅万高铁改写东南亚交通史,周边各国的安全议题早就被发展议题解构了。在真金白银面前,价值观外交从来都是奢侈品。
特朗普团队可能还没意识到,他们正在帮中国完成战略转型。
当美国执着于在关税数字上较劲时,中国正在下一盘更大的棋:用"一带一路"重塑贸易通道,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重构规则体系,用数字货币跨境结算打破美元霸权。
这些布局单看都是散点,连起来就是新时代的"农村包围城市"——当中国与周边国家贸易额突破3万亿美元,当本币结算比例突破30%,所谓的"脱钩断链"就成了笑话。
当然,这场中美博弈远未到终局。美国仍有科技霸权和金融核弹,中国周边也潜伏着诸多变数。
但我们至少看清了两点:
其一,14亿人的超大市场是任何国家都割舍不了的蛋糕,与中国合作总比与政策不稳定的美国合作要靠谱很多;
其二,地缘政治的本质是经济地理的重构,当中国把产业链关键环节布局在周边,形成"你中有我"的利益共同体时,安全风险自然转化为发展机遇。
按购买力平价算,中国+东盟+日韩的GDP已经超过美国+欧盟,要是能把南亚和中亚拽进来,那就是个45亿人口的超级内循环市场。
站在历史维度看,这次出访或许会被标记为中美关税战破局的关键转折点。
当西方还在用19世纪的殖民思维搞"分而治之"时,中国已经用21世纪的经济逻辑编织出新的区域网络。所以,中国打造“稳定岛”这招持续扩散的话,必能破掉美国的关税战。
有句老话说得好,"把自家院子打扫干净,客人自然会来敲门"。毕竟,当风暴来临时,人们最先加固的永远是自家屋檐。
更新时间:2025-04-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