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要求动一动,要另行安排职务,结果冷处理,成有争议的人?

1977年7月,身为兰州军区第一政委兼甘肃革委会主任的冼恒汉,被免去四个职务,分别是军区第一政委兼第一书记,甘肃革委会主任兼省委第一书记。


自1967年奉命介入地方工作以后,他负责军地工作,在任上一干就是10年。

被免职的原因是在此前的工作中,处理一些问题导致矛盾激化,如负责兰州铁路局问题,翻来覆去。对于一些问题的出现,他表示自己确实有责任,但也表示自己只是执行问题。根本来说,也就是认识问题。那个时期的不少干部也都有这样的问题,也没像他这样被免职的。

上级考虑到影响,决定让他动一动,表示会另行安排工作。

有些问题他认为是无中生有,有些问题是普遍存在,既然工作就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不工作就没有问题。认为无论怎样,上级既然另行安排自己,而自己也确实在一些问题上造成影响,同意离开兰州军区,离开甘肃。

冼恒汉在主持甘肃工作中,也是有成绩的,最直观的是农业生产。

在六十年代前后,因为干旱少雨,粮食减产严重,逃荒现象非常严重。过去担任第一书记的张仲良因为饥荒而被降职,调汪锋担任第一书记。

1967年,汪锋去职后,冼恒汉接替负责地方工作,对农业很重视,兴修水利,打井、修水库,修渠等,使得很多土地不再靠天吃饭。粮食的产量也逐渐上去。到七十年代中期,已经翻番,最直观的现象就是逃荒的人减少了。

对于军人出身的他,负责地方工作一点也不比长期干地方工作的干部逊色。客观来说,站在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产生的结论不一样,在特殊时期的干部,很多人是带有争议的。有些运动之初被打倒,后来恢复职务的,过去也有过一些不合适的做法,因为历史的局限性,回过头来才能清楚认识到。

1977年被免职后,并没有回兰州,而是留下等待工作安排。随着揭查批的展开,很多情况就出乎意料,甘肃地方和军区对他的问题进行深入揭查批,甚至还登上报纸。或许因为深入的揭查批,使得他的工作无法落实。在京等5年都没有音讯,到1982年时把他叫去兰州,解决历史问题。

不知道是恰合,还是有意处理。这一年军区领导班子马上要调整,杜义德不再担任司令,肖华不再担任政委,肖华接到调任前,没有立即离开,还继续工作半年左右,或许冼恒汉的情况给一个了结。最终的结论冼恒汉承担了过去该承担的结果,与其他人不同的是,推迟了5年。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9

标签:兰州铁路局   兰州军区   修水   革委会   冷处理   兰州   政委   甘肃   军区   职务   地方   历史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