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联发科天玑9500一发布,不少人都在说这芯片把移动行业的竞争逻辑给改了。
以前大家看旗舰芯片,总盯着工艺是5nm还是3nm,跑分能到多少万,现在天玑9500一出来,反而让大家明白,用户要的不是冷冰冰的数字,是实际用着舒服。
2025年的手机市场有点“躺平”,全球人换手机的周期都超36个月了。
但偏偏这时候,端侧AI应用又火了,像AI绘图、长文本处理这些,对芯片性能要求还挺高。
天玑9500就卡在这个节点上搞了架构革新,它延续了天玑9300的全大核思路,还用上了台积电第三代N3P制程,光晶体管就集成了超300亿个。
CPU是1个4.21GHz超大核加3个3.50GHz超大核,再配4个2.7GHz大核。
这么组合下来,单核性能提了不少,功耗却降了很多。
举个例子,同时开AI绘图、录4K视频再玩大型游戏,手机也不卡,以前想做到这个,得靠堆大电池,现在不用了,机身还能做轻薄点,这体验比单纯看跑分实在多了。
图形处理这块也有惊喜,它的GPU是跟Arm联合搞的Drage架构,叫G1-Ultra,性能升了不少,功耗反而降了。
最关键的是支持RaytracingPipeline技术,这技术以前只有主机3A游戏才用。
现在《暗区突围》用它能开120Hz光追模式,画面看着跟主机差不多,之前手机玩大型游戏总差点意思,现在有这技术,体验肯定更爽。
聊完性能,就得说天玑9500的AI和影像了,这俩是真的让人眼前一亮。
它搞了个“超性能+超能效”双NPU,在ETHZ的AI测试里拿了第一。
那测试覆盖12项任务,尤其自然语言处理和图像识别,比其他芯片得分高不少。
超性能NPU还支持Bitnet1.58Bit推理框架,现在手机上就能做4K超分辨率文生图,比靠云端快6倍,还不用传数据,隐私也安全。
超能效NPU更实用,能当追焦运算单元,拍视频的时候能做到专业微单级的追焦,帧率比以前快3倍。
DXOMARK测过,拍跑步、宠物这些快速移动的场景,对焦成功率从68%涨到97%,爱拍Vlog的人怕是最有体会,以前总跟丢焦,现在不用愁了。
影像方面,天玑9500算给安卓阵营争了口气。
它首发支持4K60fps电影级人像视频录制,这是安卓第一次在视频功能上超过苹果。
苹果iPhone16Pro最高才支持4K30fps人像模式,天玑这帧率翻倍,动态范围也更好。
而且它还有RAW域处理引擎,拍2亿像素照片时,暗光环境下噪点少了很多,色彩也更准。
很显然,手机影像以前总比谁传感器大,现在天玑这波操作,把“算法+硬件”的协同玩明白了,以后估计大家都会往这方向走。
天玑9500能做到这些,不是靠运气,背后是联发科的长期布局。
首先是“天时”,现在端侧AI应用成熟了,正好跟全大核架构的并行计算优势对上了,要是早两年搞,可能还没这么好的效果。
然后是“地利”,台积电第三代3nm制程够成熟,良率也高,这给芯片性能提了物理基础。
联发科2023到2025年给台积电投了超200亿美元,不是随便砸钱,是真要搞先进制程。
还有“人和”,它跟vivo、OPPO合作得很深。
比如vivoX100系列用了天玑9300,卖了上千万台,攒了很多用户数据,天玑9500才能优化得这么准。
搞不清之前有人说联发科只会做中低端,现在看人家高端是真下功夫,从芯片底层到手机应用都打通了。
当然,问题也存在。
开发者生态还差点,有些游戏和AI应用没针对性优化,体验会打折扣;高端品牌认知也得慢慢来,2025年联发科高端芯片市场份额还比高通低不少;全球供应链和地缘政治也有风险。
但机遇也多,端侧AI芯片未来三年增长很快,折叠屏、AR/VR这些新设备也需要灵活的架构,天玑的全大核设计正好适配。
如此看来,以后芯片竞争肯定不是只比工艺了,制程、架构、能效、AI都得行,这样手机厂商能有更多差异化,开发者能搞更多创新,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用户。
回头看1943年IBM说全球只要5台计算机,1981年比尔·盖茨说640KB内存够了,现在谁能想到手机芯片这么强?天玑9500的厉害之处,不是堆了多少晶体管,是它抓住了用户真正的需求。
当摩尔定律快到极限时,架构创新才是出路。
联发科没搞那些虚的未来叙事,而是在AI、游戏、影像这些用户能切实感受到的地方深耕,这才站稳了高端梯队。
毫无疑问,以后移动芯片行业的竞争会更健康,而天玑9500,就是这个新周期的第一个标杆。
更新时间:2025-09-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