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记者 曲忠芳 北京报道
8月8日上午,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WRC)在北京亦庄开幕。在开幕式上,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乔红发布了《2025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趋势》,主办方中国电子学会发布了《2025人形机器人十大潜力应用场景》。与此同时,北京市首个全品类机器人展示中心“机器人大世界”也升级至2.0版本。
乔红介绍,2025年具身智能机器人迅猛发展,主要呈现出10个方面的趋势:一是物理实践+物理模拟器+世界模型协同驱动感知,三者融合为具身智能机器人的感知、认知与决策控制奠定基础;二是多模态大模型赋能具身决策,以提升机器人在非结构化环境下的任务执行与可靠决策能力;三是融合模型预测、强化学习与生命科学的控制,以提升机器人在动态环境下的泛化性与适应性;四是深层次人工智能驱动的设计,加速具身智能的控制设计和本体设计;五是高度协同与动态适配的具身智能软硬件一致性;六是具身智能机器人“大工厂”,在仿真环境中实现快速研发;七是基于物理实体采集与仿真合成构建大规模高质量具身智能数据集;八是融合多智能体协同机制,实现具身智能机器人集群与人协同发展;九是跨学科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开源社区;十是面向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安全评估与伦理建设。需要指出的是,前七个趋势集中在具身智能的单体,而后三个趋势则归类于群体智能。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人形机器人产业在加速发展的同时,落地应用成为业界最为关注的问题。基于此,中国电子学会组织遴选出人形机器人十大最具潜力的应用场景,涉及工业、汽车制造、3C制造、船舶制造、石油化工、电力生产、安全应急、商业服务、家居服务和农业生产。其中,在安全应用灾害应对与救助应用场景中,人形机器人可搭载烟雾传感器、热成像仪等设备,为救援决策提供支持。在家居服务场景中,人形机器人协助日常陪伴与生活照料,承担家庭重复性事务等。
在开幕式现场,“机器人大世界2.0”正式升级。记者了解到,“机器人大世界”是北京市首个全品类机器人展示中心,作为2024年世界机器人大会的重点项目之一,于去年8月21日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揭牌成立,采用“关键技术+核心产品+应用场景”的展示模式。
(编辑:张靖超 审核:李正豪 校对:颜京宁)
更新时间:2025-08-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