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军旅女高音歌唱家,华丽转身,成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这三位女高音歌唱家,王喆、陈笠笠和王丽达,她们的人生轨迹挺有意思的,从小地方起步,一步步走进专业音乐圈子,又当了军旅歌手,最后转到中央音乐学院当老师。

她们仨背景不一样,王喆是辽宁人,从四岁玩钢琴,十二岁练声乐,十九岁考上上海音乐学院民族声乐专业。本科五年读完,直接保送研究生,继续钻研民族声乐。

她的嗓音不算特别出众,但靠着每天泡在书堆、练唱和看表演里,硬是把基础打牢。毕业后,她拿过第十四和十五届央视青年歌手大赛民族唱法银奖,还有中国音乐金钟奖民族唱法银奖,后来还被评为央视中国新十大女高音之一。

这些奖项让她在圈里站稳脚跟,她唱中国民歌和艺术歌曲时,特别注重高难度技巧和情感变化,音域宽,音色亮,唱功稳,气质稳重,表现力强。代表作有《今夜草原有雨》《贵妃醉酒》《阿里郎组曲》啥的,传唱度高。

陈笠笠出生在湖南长沙,十八岁从湖北省艺术学校毕业,考进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拜金铁霖为师。大学里她系统学演唱技巧,连续参加第十到十三届央视青年歌手大赛,从第十一届铜奖到第十二届银奖,一步步进步。

毕业后在北京歌舞剧院干了三年,攒了不少舞台经验,还四次上央视春晚联唱歌曲,在歌唱界慢慢冒头。她唱的歌像时代感强,民族味足,艺术性好,很多声乐比赛都选这些曲子。她专攻民族风歌曲,还喜欢把民族音乐和现代元素混搭,吸引了不少80后90后年轻人。

王丽达初中后在湖南省艺术学校学几年花鼓戏,1997年考上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也师从金铁霖。声音辨识度高,经过专业训练,她唱民族、通俗、歌剧都行,风格柔和大气。

拿过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金奖,第十四届央视青年歌手大赛金奖,还有第三十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和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

这些成绩让她毕业后直接特招入伍。她唱的代表歌有《亲吻祖国》《共圆中国梦》《给心放个假》《领航新时代》,大气磅礴,感情深,节奏明快,很多人爱听。

她们仨的成长路子各有特色,王喆靠勤奋从一般起点爬上来,陈笠笠通过连续比赛磨练技巧,王丽达的花鼓戏底子让她表达更丰富。

她们在学校和早期工作中,都注重实际练习和奖项积累,为后来军旅生涯打下基础。这些经历让她们不光是歌手,还懂怎么把音乐融入生活,教给别人也更有底气。

她们从军旅歌手到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的转变,是职业生涯的一个大调整,涉及军营适应、演出深化和转业执行。

王喆2006年参军,进中央军委解放军文工团当女高音歌唱家。她在部队牢记职责,经常去基层为战士唱歌,还上国家重要晚会。她三次立个人三等功,唱中国民歌和艺术歌曲时,专挑技巧难、情感跨度大的作品。

2012年,她第一次演国家大剧院原创民族歌剧《运河谣》,演女主角水红莲,成功后又主演《长征》《金沙江畔》等,好评多。后来她转业到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民族声乐教研室,当副教授和硕士生导师,把演唱经验转到教学上。

陈笠笠2007年进海政文工团,当民族唱法青年歌唱家。她唱的歌融合民族和现代,年轻听众喜欢。她在部队积累了不少演出经验,转业后到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民族声乐教研室,当教授和硕士生导师。

王丽达2002年毕业后特招入伍,进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歌舞团。她把部队当成艺术根基,常去边防哨所和基层唱歌,十七年军旅生涯中,主演讲剧和音乐剧几十部,像《扶贫路上》《沂蒙山》,很多成了经典。

2019年,41岁时她转业到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民族声乐教研室,当教授和硕士生导师。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5

标签:娱乐   女高音   歌唱家   军旅   教授   中央音乐学院   华丽   声乐   民族   音乐学院   歌剧   中国   银奖   唱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