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暴雷三年前,那个吹哨人,如今被收拾惨了

恒大还有20天,就要退市了!

没错,2025年8月下旬,这个曾经中国房地产的超级航母,如今却即将黯然离开港交所的舞台。原因很简单:恒大没能按期完成重组。换句话说,这场2.4万亿债务的世纪危机,最终还是没能被消化。

回忆三年前的恒大爆雷,无数人都还心有余悸。买了恒大楼盘的业主,拿到的却是烂尾楼;买了恒大股票的投资者,几乎血本无归;至于债券持有人,更是欲哭无泪。有人说,这是中国资本市场历史上最大的“黑洞”,也有人说,这是房地产黄金时代轰然倒塌的丧钟

可再往前推十年,其实早就有人吹响了哨子。只是,当年的“吹哨人”——香橼(Citron Research),如今却被收拾得很惨。


那一年,香橼敢碰恒大

时间回到2012年6月。一家美国做空机构——香橼(Citron Research),突然发布了一份长达57页的报告,直指恒大财务造假、债务压顶。

报告的作者,正是香橼的创始人——安德鲁·莱福特(Andrew Left)。这个名字,在华尔街可是如雷贯耳。他敢怼敢说,20多年里做空过150多家公司,被誉为“做空界的独狼”。

在那份报告里,莱福特直接预言:“恒大爆雷只是时间问题。”

报告里,他列出了恒大的“五宗罪”与“七大危机”:过度举债、土地储备水分大、现金流严重紧张、通过复杂结构隐藏风险、虚增利润等。简而言之,恒大的商业模式就是靠借新债还旧债,表面光鲜,里面空空。

这份报告一出,市场瞬间震动。恒大股价当天大跌,市值蒸发200多亿港元。许家印立刻火速召集团队开会,还联合九大投行站台,批评香橼“胡说八道”。

当时的场景,可以说是“针尖对麦芒”。一边是敢言的做空机构,一边是中国最大房企的掌门人。资本市场看得热血沸腾,仿佛一场世纪对决。


胜负,注定写在时间里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2012年7月,恒大高层带律师团在香港状告香橼。2014年,香港证监会正式介入。最终,香橼败诉,莱福特被判“散布虚假信息”。

处罚很重:

从此,香橼在中国市场销声匿迹。恒大赢了?表面上是的。许家印那时依旧春风得意,恒大依旧大手笔拿地、扩张,甚至进军足球、汽车、文旅。恒大在2017年还一度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地产公司

可再往后,现实狠狠打脸。2021年,恒大爆雷,债务雪球滚到2.4万亿。全国烂尾楼维权、投资者维权,一夜之间,恒大从辉煌跌落深渊。那个被判“造谣”的吹哨人,反而成了“预言家”。

只是,这时候,莱福特已经被收拾得元气大伤。


香橼的兴衰

要理解今天的结局,就得讲讲香橼的故事。

这家公司成立于2001年,以敢于揭露公司财务造假、泡沫闻名。它曾经是中概股的“梦魇”。

香橼的名声在中概股投资者中很复杂:有人把它当真相揭露者,有人骂它是恶意炒作。最典型的是周鸿祎对它的评价:“香橼是为了做空而做空。”

随着恒大官司败诉,香橼被迫转型。莱福特宣布“只做多”,却因此玩火自焚。


从“预言家”到“骗子”

2016年后,香橼在美国市场搞起了“唱多”。莱福特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在社交媒体上推荐股票。投资者一看“大神发话”,就蜂拥跟进。结果,这些股票往往在短期内暴涨,平均涨幅12%。

问题是,莱福特自己却在高位套现。他一边告诉粉丝“值得长期持有”,一边悄悄抛售股票,与对冲基金分享利润。换句话说,就是**“喊多割韭菜”**。

美国证监会(SEC)当然不会放过这种操作。2024年7月,SEC起诉莱福特,指控他通过虚假陈述和操纵获利超过2000万美元。司法部同时跟进,指控他17项证券欺诈罪,每一项最高可判20年监禁。

算下来,如果罪名成立,他可能面临终身监禁。从一个被誉为“敢说真话”的做空斗士,到如今的欺诈嫌犯,香橼的转折,简直就是资本市场版的“时代的眼泪”。


谁是真正的输家?

有人会问,那到底谁才是这场恒大事件的最大输家?

从表面看,莱福特当然很惨。败诉、罚款、禁入,再到如今身陷囹圄。一个敢于揭穿真相的人,却被历史碾压。

可仔细想想,真正的输家,不还是普通人吗?

那些掏空积蓄买恒大楼盘的业主,那些投资恒大债券、股票的中小投资者,那些把养老金、信托资金押上去的机构……他们才是最终接盘的人。

恒大的爆雷,不只是一个企业的倒塌,更是一个时代的终结。房地产的黄金年代已经过去,留给普通人的,只有一地鸡毛。


未来的警钟

恒大退市只是开始。过去几年,房企爆雷的名单越来越长:华夏幸福、融创、佳兆业、花样年……几乎所有高杠杆扩张的模式都难逃宿命。

这背后的逻辑很清晰:

而香橼的命运也像是一种隐喻:资本市场的吹哨人,不是没用,而是要在合规和透明的环境下,才能发挥价值。如果监管缺位,吹哨人可能被钉上耻辱柱;但如果监管有力,造假者才会真正付出代价。


总结

三年前,恒大爆雷震惊全国;十多年前,香橼就发出警告,却被按在地上摩擦。如今,恒大即将退市,香橼也身陷牢狱之灾。这一切,像极了资本市场的讽刺剧。

有人说,这是一场关于真相与谎言的较量;也有人说,这是时代洪流下,个体的无力挣扎。无论如何,恒大事件留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别把所有希望寄托在巨头身上,别轻信那些表面繁荣的故事。


那么,问题来了: 你觉得,如果当年恒大的吹哨人没有被打压,结果会不会不一样?恒大是不是还有机会避免今天的结局?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8

标签:财经   年前   雷三   香橼   福特   资本市场   投资者   输家   股票   报告   香港   新东方   债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