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撤了上海商办反而火了?内资下场把大楼买爆,多花六成钱也值

前言

平时总听说外资在上海买大楼、投商场,可今年三季度外资暂时撤了。

大家都以为商办市场要凉,结果反而回暖了,买大楼的钱涨了六成多,热门商圈人变多,连冷清的写字楼也有人问了。

但也不是全好,有的板块赚翻,有的还空着不少,这里面到底咋回事?

内资“接盘”,专挑好地段下手

以前买上海高价大楼的常有外资,这回外资没动静,咱们国内的买家直接“包场”了。

虽然花的钱比上季度多了六成多,而且全是内资掏钱,但相当于“自家生意自家做”。

这些买家分两拨,玩法不一样。

一拨是专业机构,比如中邮保险、信达资产,专挑市中心的好楼买。

就像中邮保险买了博华广场的股份,为啥?因为市中心的楼不愁租,能稳稳收租金,跟买靠谱理财似的。

另一拨是地方政府、公司这些“非专业玩家”,有的买楼是为了盘活当地资产,让区域更热闹,有的买了栋大厦,打算改成商场加酒店,一栋楼赚两份钱。

不管哪拨人,眼光都很一致。

要么抢市中心、江边这种稀缺地段的楼,这种楼就算贵点也有人要。

要么找能“改造升级”的楼,比如旧办公楼改成综合体,让资产更值钱。

现在单笔买楼的钱也变多了,超过5亿的交易快占一半了。

不只是买东西,还得玩得开心

今年三季度逛商场的人变多了,不管是南京东路这种老商圈,还是新开发的区域,空着的店铺变少了,核心商圈的租金也涨了点。

这可不是光靠游客多,关键是商场玩法变了。

新开的商场不拼“谁店多”了。

比如新天地东台里、上海蓝鲸世界,不只是摆服装店、餐饮店,还搞各种场景。

宝山的南大智慧城更有意思,把机器人、音乐节搬进商场,变成能玩能逛的“科创游乐场”。

老商场也在改,比如瑞安房地产把“新天地”升级了,不光装修变好看,还经常搞艺术活动,吸引大家来打卡。

现在开店不是“卖产品”,而是让大家来“体验生活”。

接下来还有一批新商场要开,不管是市中心的永源浜,还是徐汇滨江,以后逛商场会更热闹。

租金降了,企业反而更会挑了

跟买大楼、逛商场比,写字楼市场有点“冷”。

虽然想租写字楼的企业比上季度多了点,但新盖的写字楼也多,空着的还是不少,租金也降了点。不过这种“冷”里,企业的选择变了。

很多企业开始“抄底升级”。

以前甲级写字楼比乙级写字楼贵不少,现在租金差距变小了,不少公司趁机搬到甲级写字楼,花差不多的钱,办公环境更好了。

写字楼业主也在让步,为了留住租户,要么降点租金,要么同意延长租约,只求稳定。

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需求也不一样。

金融行业,尤其是私募基金,还在租写字楼,做人工智能的科技公司,甚至在扩租。

但区域差别大,市中心和新开发的商务区,想租写字楼的企业多,远一点的区域还是冷清。

接下来还有新写字楼要开,想让写字楼市场真正热起来,还得等更多企业有租楼需求。

结语

今年三季度上海商办市场,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买大楼靠内资和好地段稳住了,逛商场靠新玩法变热闹了,写字楼还在慢慢调整。

现在政策支持、消费回暖、内资发力,这三个“动力”还在,四季度要是外资回来,再加上有更多好资产释放,市场大概率会继续好下去。

但真正的机会,藏在“分化”里,搞懂企业想要什么样的写字楼,摸清楚大家逛商场喜欢啥,抓住好地段的优质资产,才能在这波行情里站得住脚。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0

标签:财经   海商   内资   下场   外资   大楼   写字楼   商场   租金   市中心   企业   地段   资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