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医健康说丨中医预防流感的核心在于“扶助正气”与“避其邪气”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10日讯 11月10日,山东省卫生健康委“鲁医健康说”健康知识发布会举行,本次发布会围绕山东省冬季传染病流行特点,重点介绍各类呼吸道传染病的相关健康知识,帮助公众提升自我防护能力,共同筑牢冬季健康防线。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刘学在发布会上介绍,流感属于中医“时行感冒”范畴,当外界病毒或致病因素(中医称“时邪疫毒”)入侵人体时,首先会攻击体表的防御系统(中医称“肺卫”)。这就像感冒初期出现的怕冷、鼻塞、出汗等“卫表”症状,因为体表的调节功能失调,肺的正常呼吸功能也受到影响导致“肺气失宣”‌。如果此时人体抵抗力弱出现“正气偏虚”的情况,病邪会从体表深入内部,与身体的正气对抗,导致内脏功能紊乱。这时邪毒可能转化为内热,严重时会出现高烧、烦躁、皮肤发红等危险症状。在治疗上,应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舌苔、脉象等特点,辨证施治。早期发汗排毒、中期控制炎症、危重期强力退烧、最后调养恢复,是中医应对外感病的完整治疗思路。

在治疗方法上,今年立秋以来降水较多,气温骤降,可能会出现倦怠乏力、胸闷、纳呆、呕恶、便溏等症状。临床治疗可选用羌活、苍术、厚朴等药物以辛温解表、散寒除湿。若病程进一步发展表现为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烦躁、口渴等症状,此时可选用麻黄、桂枝、苦杏仁、生石膏等药物治疗。对儿童来说,本身生长发育旺盛,阳气偏盛,流感多表现为发热、咽痛、烦躁、舌偏红等热象,而非单纯寒湿困阻。因此儿童治疗中常侧重解表、清热、化湿,常用柴胡、葛根、金银花、藿香等药物。

中医预防流感的核心在于“扶助正气”与“避其邪气”。扶助正气方面,推荐普通人群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以生黄芪、白术、防风等为主的扶正固表方药。日常生活中,可通过中药代茶饮(如气虚用党参苏叶茶,阴虚用百合桑菊茶)和食疗(如黄芪山药鸡汤、百合莲子银耳粥)调养体质。同时,练习八段锦、太极拳等传统导引术,能有效增强免疫力。避其邪气方面,应遵循“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的原则。

另外,立冬之后,天气逐渐寒冷,应顺应节气特点,早睡晚起,避开阴寒之气,以利阳气潜藏。精神上保持宁静、快乐。可选择进行运动量较小,时间稍长、舒展缓慢的运动,以避免出汗太多,发泄阳气。以规律作息、饮食有节为基础,配合适度锻炼与情志调摄,再根据个人体质选择中医药防治方法,可以固护正气,有效防病。

闪电新闻记者 李淼 报道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1

标签:养生   邪气   正气   流感   中医   核心   健康   阳气   体表   烦躁   黄芪   山东省   症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