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全国人口流动数据出炉,结果让很多人感到意外和担忧。
具体来看:
整体感觉就是:人口流动趋势变了,一些传统的人口大省在"失血",但一线城市也不再是唯一选择。
那么问题来了,这次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哪些城市才是真正的赢家呢?
最近要是你去过广东,特别是深圳、东莞这些地方的工厂区或科技园,就能明显感受到人特别多,特别热闹。路边的小吃摊上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人,大家说着不同的方言。工厂的流水线旁边、办公楼的电梯里,也都能听到各种不同的口音,感觉五湖四海的人都聚到这儿来了。
广东人越来越多了!2024年又多来了74万人,总人数达到1.278亿,全国最多。这已经是广东第18年当全国"人口冠军"了。
为什么人们都喜欢往广东跑呢?
人总要追求更好的生活,而找个好工作就是最实际的出路。
广东这边什么产业都有,从传统的工厂到最火的互联网行业,样样齐全。
特别是在珠三角地区,你随便逛逛就能看到各种工厂和企业,比如做手机的、做衣服的,还有搞高科技机器人的,全都扎堆在一起。
这五年广东新增了675万个二三产业的工作岗位,数量多得吓人。深圳就是个好例子,华为、腾讯、大疆、比亚迪这些世界知名的大公司都在这里,带动了人工智能、新能源这些赚钱多的行业。2024年深圳的GDP达到了3.68万亿,其中四成以上来自这些新兴高科技产业,年轻人当然会被吸引啊!
更关键的是,这里不挑人。
在广东,不管你是啥水平都能找到饭吃。学历高、技术强?深圳科技公司随便挑!要是没啥特长,东莞佛山的工厂也能让你有份稳当工作。这种"不挑人"的特点,让广东成了打工人的首选地——甭管你啥条件,来了总能混口饭吃,所以大家都爱往这儿跑。
深圳是个特别年轻有活力的城市。走在街上,很少看到悠闲遛弯的老年人,到处都是赶时间的年轻人。这里的人平均年龄只有32岁半,差不多80%都是青壮年打工族。
年轻人喜欢深圳是有原因的:政府办事快、商场娱乐场所很时髦、城市管理也很灵活变通。还有个有趣的现象,广东人比其他地方更愿意生孩子。
2024年广东全省新生儿有113万人,这个数字已经连续七年是全国最多的,比江苏、浙江、上海三个地方加起来的出生人口还要多。
比如东莞的长安镇,生第三个孩子直接奖励5万块钱,每个月还给500块的奶粉补贴。
大家愿意多生孩子,主要是因为对当地的经济和生活条件有信心,觉得养得起孩子,未来也有保障,所以更愿意在这里安家落户、生儿育女。
当然,城市再好,进不来也白搭。
广东这边很会“降低门槛”吸引人:
深圳去年做了三件实事:
广州和佛山更早就搞了“积分落户”政策:
对比之下,有些人口大省反而留不住人,问题就出在:
2024年中国31个省里,有20个省的人变少了。人跑得最多的是山东、河南和东北三个省(黑龙江、吉林、辽宁)。
光山东一年就少了43万人,差不多整个小县城的人都搬走了;河南和湖南也挺惨,各自少了30万人左右。
东北的情况更让人震惊:黑龙江、吉林、辽宁这三个省,一年之内人口减少了80多万。过去十年里,这三个省总共减少了1100多万人,差不多相当于哈尔滨整个城市的人口全搬走了。
你可能会好奇:这些以前很发达的地方,现在怎么变得没人愿意待了?
人们选择离开一个地方,归根结底是为了生存和更好的生活,东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以前,东北依靠丰富的煤炭和钢铁资源,让好几代人过上了不错的生活。但是,当这些资源耗尽后,经济就陷入了困境。
比如,黑龙江的煤矿已经挖完了,辽宁的老国企设备陈旧、生产效率低下,跟不上时代。年轻人看着破败的工厂,除了去外地谋生,还能有什么选择呢?
山东的情况也差不多。老行业像化工、机械制造这些转型速度慢,新产业又没发展起来,工资低机会少。年轻人觉得去江浙的工厂打工更划算,哪怕背井离乡,也不愿意在老家挣那三四千块的死工资。
就像沈阳一位老工人说的:"谁不想让孩子留在身边?可孩子大学毕业后,总不能让他回老家跟我一样,天天守着这些过时的老设备吧?"
问题是,年轻人都走了,留下的老年人越来越多,就像滚雪球一样,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
东北现在老龄化特别严重,你去那边的社区和公园看看,到处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下棋晒太阳,而幼儿园却一家接一家地关门。整个东北三省都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人口自然增长率跌到了-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很多。
吉林曾经尝试过"发钱鼓励生育",比如企业每招聘一个育龄女性就补贴2000块,还推出最高20万的生育贷款。但是年轻人并不买账,觉得这点补贴只够买几个月的奶粉钱,可孩子以后上学、看病、买房这些大笔开销谁来承担?所以很多人还是选择离开东北去别的地方生活。
简单来说就是:东北老人多、孩子少,政府给钱鼓励生育也没用,年轻人觉得压力太大都往外跑。
说白了就是省会城市像抽水机一样,把其他小城市的好东西都吸走了。看看湖南的情况:
长沙这四年增加了55万多人,搞直播、拍短视频、做机械制造这些行业特别火,发展得红红火火。
但其他13个地级市就惨了,人口都在往外跑。像衡阳、邵阳这些地方,四年里每个城市都跑了20多万人。说白了就是资源都被长沙吸走了,其他地方越来越不行。
为什么?
年轻人觉得在老家工作选择太少,要么考公务员,要么只能当服务员或工厂工人,工资低还没啥发展。而长沙这种城市机会更多,有直播、科技公司,就算去奶茶店打工,时薪也比老家高5块钱。
不过,这也不意味着这些省份就没希望了,机会还是有的,只是看怎么抓住。
安徽以前年轻人往外跑,现在靠新能源汽车产业(比如蔚来、比亚迪的工厂)把年轻人吸引回来了。工厂日夜开工,3年创造了10万个工作机会。
贵州更让人想不到,本来是个穷地方,但因为天气凉快,吸引了苹果、华为这些大公司来建数据中心。当地人不用再外出打工,在家门口就能当"机房管理员"。
关键点:想留住年轻人,不能光靠空口说政策多好,得让他们实实在在有工作、有发展机会。
城市就像人一样,有兴衰起落。要想让这些地方重新焕发活力,得靠两个关键转变:一是老工业城市转型搞高科技产业,二是曾经外出打拼的年轻人带着本事回乡发展。只有这样,这些省份才能扭转人口不断外流的局面。
更新时间:2025-07-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