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让人没想到,美方展现的积极态度,只是表象,美国国防部长和国务卿先后与中方通话,中美第四轮经贸谈判,也即将于9月14日在西班牙马德里正式开启,美国财长也出席,但就在中美会谈开始前,美方又玩起了“老套路”。
当地时间9月12日,美国商务部将多家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目的很显然,就是要在会谈前,再度上演“施压戏码”。对此中方也不惯着,在24小时内,同步启动两项反制措施,一是对美集成电路领域歧视性措施发起反歧视调查,二是对美进口模拟芯片启动反倾销调查。
看得出来,这次中方出手毫不手软,美国若以为在谈判前增加筹码,就能使中方让步,是打错了算盘。
报道称,此次美方制裁,涵盖半导体、航空航天等领域,延续了其“小院高墙”策略,一方面,是限制中国获取先进技术。另一方面,时间点很刻意,选在了中美谈判前的48小时,试图对华“极限施压”。不仅如此,特朗普政府日前做出了非常不友好的举动,在与G7国家会晤中,试图拉拢G7国家联合对华加税,甚至提议欧盟对中印征收100%关税,虽然特朗普最终没能得逞,但这也反映了美方现在已经是黔驴技穷,狗急跳墙了。
德国明确反对“脱钩”,日本担忧汽车出口受损,加拿大仅同意信息共享。其实特朗普上台后大打贸易战,已经表明,美方单边主义与盟友的经济利益存在根本冲突,这次美国盟友的反应很冷淡,一方面是对美方本就不满,另一方面,全球供应链与中国深度绑定,强制“脱钩”的代价,不是这些国家能够承受的。
而对于美方如此流氓行为,在中美会谈前非但不营造良好和谈氛围,非要打小算盘,搞小动作,这也说明美方的诚意几乎趋近于零。那么对此,中方也不再客气,打响对等反制,直指美方痛点,针对的都是美国在关键产业链领域的软肋,这也体现了中方在博弈中的主动性与精准打击能力。
一方面,中方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这次是在芯片领域打响反击,中方首次将反制延伸至半导体全产业链,调查涵盖美方2018年以来的301关税、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限制措施及2025年AI芯片禁令,打击美企在模拟芯片等优势市场的利润来源。
另一方面,中方宣布,就美国对华集成电路领域相关措施,发起反歧视立案调查。目前中方反制依托体系化优势,2025年3月《反外国制裁法》实施细则出台后,中方首次将反制延伸至集成电路领域,通过“反歧视调查”,将美方违反WTO规则的行为纳入法律框架,这也进一步削弱其政策合法性。以上调查,都在9月13日当天正式开启,从时间上看,与美国的制裁是脚前脚后。这说明,中方对美国采取的反制措施,行动的很快,准备的很充分。
但对于美方,这次会谈前对中方发难,实属是不明智的举动,因为从双方谈判前景来看,美方面临着国内通胀压力,而且密歇根州因关税已现失业潮,明显压力更大。
而且中美在科技主权、规则制定权上的分歧,难以调和。若美方坚持“技术保护主义”,中方可能进一步收紧关键矿产出口,并加速半导体国产替代。可以说,美方手里的牌已经所剩无几,而中方的反制手段还有很多,不仅如此,中方对于美方的制裁,早就具备了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能力,美国若以为通过限制措施,就能够让中国让步,或者阻止中国技术上的进步,实在是太小看我们了。
美方自以为的优势仍是“制裁-施压”的老一套冷战思维模式,而中方通过“稀土+法律+产业链”组合拳,逐步掌握了谈判节奏。还是那句话,打,大门敞开,谈,奉陪到底,不过通过这次举动来看,美方的公信力,在国际社会上又大幅度下滑了。
更新时间:2025-09-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