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奉命活捉蒋介石的孙铭九,西安事变结束后,他下场如何?

孙铭九这个名字,可能在今天听起来没那么响亮,但在1936年的西安事变中,他可是个关键人物。作为张学良的卫队营营长,他亲手带队活捉了蒋介石,直接推动了那场改变中国命运的“兵谏”。不过,西安事变之后,他的路可没那么顺畅,甚至可以说是一波三折,充满了戏剧性。那么,孙铭九到底经历了啥?他的下场如何?

孙铭九,1909年出生在辽宁新民县的一个普通家庭。那年头,东北局势动荡,普通人想出头不容易。孙铭九算是有点机缘,早年被送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深造,学了一身军事本事。回国后,他投奔了张学良的东北军。张学良当时是东北军的少帅,手握重兵,孙铭九凭着过硬的军事能力和对张学良的忠诚,一步步爬到了卫队营营长的位置。这个职务听起来不算特别高,但责任重大,直接管着张学良的贴身安全,算是少帅的心腹之一。

孙铭九这人,年轻气盛,性格果断,有股子东北人的耿直劲儿。他的军事训练背景也让他在部队里颇受器重。到1936年,他27岁,正值壮年,迎来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任务——西安事变。

要讲孙铭九在西安事变里的表现,得先把背景交代清楚。1936年,中国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日本侵略步步紧逼,东北早就丢了,华北也岌岌可危,全国上下都在喊着抗日救亡。可蒋介石呢?他一门心思搞“攘外必先安内”,忙着围剿红军,对日本的侵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张学良和杨虎城,一个是东北军的老大,一个是西北军的头儿,两人看不下去了。他们觉得,再这么内耗下去,国家就完了。

张学良尤其憋屈。东北军是他的老底子,当年“九一八”事变后,他被迫撤出东北,带着部队流落到关内,心里一直憋着抗日的火。他多次劝蒋介石联共抗日,可蒋介石压根不听,还把他派到西安督战剿共。杨虎城那边也差不多,西北军将士们早就不满蒋介石的政策。两人一合计,觉得光劝没用,得来点硬的。于是,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

西安事变那天凌晨,张学良把孙铭九叫来,下了一个惊天任务:带卫队营去临潼华清池,把蒋介石扣住。孙铭九二话不说,带着手下直奔目标。华清池是蒋介石的临时住所,周围有他的卫队守着,战斗打得挺激烈。孙铭九指挥部队冲进去,发现蒋介石已经跑了——这老头儿反应还挺快,穿着睡衣就翻墙逃了。

但孙铭九没放弃,带着人上骊山搜,最后在一个山洞里把蒋介石逮住。当时蒋介石狼狈得不行,光着脚,衣服也没穿整齐,可孙铭九没工夫笑话他,直接押回去交给张学良。这事儿干得干脆利落,孙铭九也因此成了西安事变的关键执行者之一。没有他的行动,事变能不能成还得打个问号。

西安事变表面上看成功了。蒋介石被迫答应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张学良和杨虎城的目的达到了。可好景不长,1936年12月25日,张学良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结果一落地就被软禁,从此失去了自由。这一下,东北军炸了锅。张学良是他们的主心骨,他一倒,底下的人顿时没了方向。

东北军内部本来就不是铁板一块。张学良在的时候还能压得住,他一走,派系斗争立马浮出水面。大体上分成了两派:元老派,像王以哲、何柱国这些老将,想跟南京政府妥协,保住东北军的地位;少壮派,像孙铭九、应德田这些年轻人,觉得张学良被扣是奇耻大辱,主张武力救人。两边想法完全对不上,矛盾越闹越大。

1937年2月,东北军的内讧到了白热化。孙铭九这时候站到了少壮派这边,他觉得元老派太软弱,尤其是王以哲,整天想着和蒋介石讲和,根本不考虑救张学良。2月1日,孙铭九跟应德田等人一合计,决定干掉王以哲,杀鸡儆猴,给元老派点颜色瞧瞧。

2月2日早上,孙铭九派人假装拜访,趁王以哲不备,把他刺杀了。这事儿一出,西安整个东北军都乱了。杨虎城震怒,下令通缉孙铭九等人。孙铭九知道自己闯了大祸,在西安待不下去了,赶紧跑路。他先是躲到了陕北,得到了周恩来的临时庇护,但没多久就离开,辗转到了天津租界。

孙铭九逃到天津后,日子不好过。抗战全面爆发,上海沦陷,他的生活更艰难了。1943年,他做出了一个让人唾弃的选择——投靠了汪精卫的伪政权。汪精卫当时在南京搞了个傀儡政府,替日本人卖命,孙铭九跑去当了参赞武官,后来还干过豫北抚安特派员和山东伪军保安副司令。

在伪政权这几年,孙铭九干了不少脏活儿,比如镇压抗日武装、招募伪军,妥妥地成了汉奸。这段经历是他人生中最黑暗的一页,也让他在历史上留下了骂名。有人说他是为了活下去,有人说他骨子里就没啥气节,但不管咋说,这一步算是彻底毁了他的名声。

1945年,日本投降,抗战胜利,汪伪政权垮台。孙铭九这时候向国民政府投降,按理说,他干过汉奸,罪不小。可蒋介石居然没怎么追究,有人猜是因为他在西安事变里立过功,蒋介石多少念点旧情。总之,他没被枪毙,反而被派到东北,加入熊式辉的先遣大队,参与接收工作。

在东北,孙铭九干起了特务活儿,还策划过刺杀中共领导人陈云,结果没成功。不久后,东北局势变了,解放军打过来,他被俘,押到哈尔滨,向李兆麟投降。这时候,他已经没什么翻身的本钱了。

新中国成立后,孙铭九的命运又有了转机。按说他是汉奸,按政策得清算,但他因为西安事变的功绩,居然没被深究。他定居上海,当上了市政府参事,负责地方建设的咨询工作。后来,他还混了个名头,当选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和上海市政协委员,偶尔在会上说几句建议,日子过得还算平稳。

这事儿挺让人费解的。一个当过汉奸的人,居然能在新中国站稳脚跟,估计跟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有关。那场事变毕竟促成了国共合作,客观上对抗日有贡献,孙铭九沾了点光。

2000年4月8日,孙铭九在上海因病去世,活了92岁。临死前,他交代家人丧事从简,还把遗体捐给了医学研究,算是给自己的人生画了个低调的句号。他的死没掀起啥波澜,但他的经历却一直让人议论。

孙铭九这辈子,真是过得太跌宕了。西安事变时,他是敢闯敢拼的热血青年;事变后,他却在动荡中一步步走偏,投靠伪政权,成了汉奸;晚年,他又在新中国找到立足之地,安稳度过余生。他的故事没法简单用“好人”或“坏人”来评判。他有功,有过,也有无奈。

放到那个年代看,孙铭九的命运其实是很多人的缩影。国家乱,个人也乱,抉择往往身不由己。他的经历告诉咱们,历史这东西,不是黑白分明的,得结合当时的环境去看。孙铭九的下场,既是他自己选的路,也是时代推着他走的结局。你说呢?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1

标签:西安事变   蒋介石   伪政权   少壮派   东北军   卫队   西安   汉奸   南京   事变   下场   当年   历史   孙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