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心雕龙》治愈现代人的DeepSeek病

摘要:拼什么比不上拼读书,将经典阅读作为媒介,向历史、人性和结构的根系去漫溯,寻找治愈DeepSeek病、抗拒人的AI化的智慧,这就是经典阅读的意义!


  吐槽青年出品


DeepSeek的热度过去三四个月了,很显然,当下的人们已经不像“技术蜜月期”中那样,惊为天人,带着“拯救自己”的兴奋去看待那种按指令秒速生成的深度文本,而更多是审美疲劳:一眼能识别的AI味,堆砌词汇,胡编乱造,机械罗列,刻意模仿“人味”反而用力过猛沦为拟人套路。DeepSeek在其他方面有诸多技术先进性,但在应用于写作和创作上,反向测试出人的很多问题,我称之为“DeepSeek病”:一键生成的浮躁、工具化榨取的思维、没心没肺的语言腐败、依赖技术的截肢状态。

今年我做了一件事,让同学们读《文心雕龙》,并且去背诵其中的经典章节。越是在追逐新技术、新时尚、新工具的狂热中,越是要下“笨功夫”,弯远路、回溯性地去阅读经典。“为了让头脑更加清醒,我们往往需要一些复杂的、对人性、文明、历史等有更广阔视野,经过时间锤炼的经典作品,让我们能够沉入水底,平静地观察水面的暗流涌动。” ——元宇宙、区块链、DeepSeek只是浮在时代水面的泡沫,脆弱易变,而水底是深沉和稳定的,读经典的过程,就是一个“沉入水底看水面”的静观过程,用历史的“间离”视角,看到当下“技术崇拜”中的肤浅、偏执、迷思。

黑格尔说,所谓“常识”,不过就是一个时代的偏见,我们身处某个时期,可能集体会形成一种认知盲区。之所以要读《文心雕龙》这样的经典,是一种对冲机制:用古老的、却经过时间筛选、被证明拥有某种普遍重要性的知识和思想,去校正和对冲很多新事物的问题。或者说,在经典阅读中去把握和驾驭新事物,很多人把作为“写手”的DeepSeek奉为天人,我是想把作为“写作经典”的《文心雕龙》作为一种对冲式、反身性的存在,作为DeepSeek的一面镜子,以经典为镜,照见技术依赖的问题,去AI味,治愈现代人入脑入心的DeepSeek病。

很高兴的是,大家对《文心雕龙》深度阅读,甚至超过了我的预期。“没有镜子,你只能自我想象,只有一面镜子,你能从正面看自己,有两面镜子,可以看自己的正面反面,可是当你有了多面镜子,前后左右照,你才能得到立体的,全方位的,细致的自我认知。” ——刘勰所处的那个时代,远不知DeepSeek是何物,但太阳底下无新事,每个时代都有那个时代让当世之人痴迷的新技术新媒介,文心雕龙所面对的“苟驰夸饰、鬻声钓世、采滥辞诡”文风,与今天浮夸的DeepSeek伪深度文本,何其相似。“淫辞在曲,正响焉生?奇辞切至,拊髀雀跃”,与当下新黄色新闻的猎奇语境,又何其一致!

“隐秀篇”写到了文章的深度与亮点的关系: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隐以复意为工,秀以卓绝为巧。——隐是文章让人回味无穷的深刻意蕴,而“秀”则是让人眼前一亮的提炼、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飞跃性概括”,也就是文中“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金句。用蒲伯的话来说叫“内容可能众所周知,但表达要空前绝后”。隐与秀对一篇深度好文,缺一不可,“若篇中乏隐,等宿儒之无学,或一叩而语穷,句间鲜秀,如巨室之少珍,若百诘而色沮”!

有同学看到了当下AI写作、DeepSeek文本、短视频思维的问题:重“秀”失“隐”,碎片化和“缺乏枯燥耐受力”只能支撑其接收“高亮”信息的输入,堆砌所谓金句,寻章摘句生吞活剥碎片化的金句,倾注式地偏向以“秀”取胜,缺乏上下句间的关联和深层逻辑,短平快,迷恋段子、金句、笑点、生动、包袱的感官刺激。这种“摘抄和蒸馏金句”堆砌的文本,跟文章的关系,就像假肢、假牙、蜡鼻子甚或人工植皮,AI味就是这种味!

“神思篇”更是《文心雕龙》经典中的经典,“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谈到了写作所需要的“积学”、“虚静”状态。特别是“积学富才”,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水喝多了,尿自然就有了,靠油滑的头脑去“灵机一动”,撑不到140字就无话可说了。反讽的是,很多人只看到了DeepSeek的一键生成,却看不到训练大模型喂养了多少人类的智慧,多少素材和文本才撑得起一篇DeepSeek文本。大脑不想接受大模型那样的深度训练,指望DeepSeek替代自己写作,又不想自己的岗位被AI替代,怎么可能呢?这是人类对AI期待的“不可能三角”!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有位同学比较了哈特穆特•罗萨的《新异化的诞生》、《加速:现代社会中时间结构的改变》与《文心雕龙•神思》共同的问题意识:“加速社会”中何以坚持“澡雪精神”?人工智能的加速引擎,“忙文化”的恶性循环之中,对时间的过度抓取,实则让人陷入了一种看似忙碌实则平庸的假象中,人们常常感叹“我很忙,但我不知道我在忙什么”,不再相信“等待”“感受”等时间尺度本身的价值,失去了创造性工作、创造性写作所需要的神思。要“神与物游”,不要一键生成,对DeepSeek病多深刻的治愈。

什么是传统?艾略特说,传统不仅包括“过去的过去性”,还包括“过去的现在性” ——也就是“过去延伸到现在的价值”,其实还有“过去的未来性”,过去有比现在更多的未来,作为过去的《文心雕龙》中就有着对未来的深刻洞见。“谐讔篇”中的“义欲婉而正,辞欲隐而显”,让人看到娱乐至死对真正谐讔精神的谋杀。“情采篇”中的“文附质,情为本”,想到那篇让人泪目的《旧轨还乡》,打动人心的永远是人心,不就是那种不事雕琢的生活之质、朴素之情。“夸饰篇”强调的“饰穷其要,则心声锋起,夸过其理,则名实两乖”,对当下主流媒体那种一惊一乍的盲盒标题、震惊标题、狂撒情绪味道的标题,真是太有针砭意味了。

拼什么比不上拼读书,将经典阅读作为媒介,向历史、人性和结构的根系去漫溯,寻找解决现代性问题、治愈DeepSeek病、抗拒人的AI化的智慧,这就是经典阅读的意义!我还给学生推荐了葛兆光先生重访传统智慧的《中国思想史》,勒庞和莫斯科维奇反思群体问题的《乌合之众》、《群氓的时代》。世界阅读日,人们都在谈读书,前几天参加了一个谈读书的播客,县域“一平米书架”,还有以“知识普惠”为目标的平台百亿补贴,让人肃然起敬。特别是拼多多的努力,针对西部偏远地区受限线下书店少、物流成本高、图书可获得性低的痛点,重点覆盖西部,对西部偏远地区全面包邮,降低普通人读书的获得门槛,推动真正的读书下沉。是啊,在随手能翻到手机的时代,让人能随手翻开书!

在平均海拔超过3500米的阿坝州红原县邛溪镇,喜欢看书的两姐妹,通过拼多多收获了很多县城里买不到的读物。张建 摄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4

标签:文心雕龙   神思   水底   现代人   深度   文本   智慧   时间   经典   时代   技术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