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钢铁市场的风云变幻中,一则消息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7 月 1 日,市场传闻唐山将于 7 月 4 - 15 日实施硬减排措施,在保证安全和煤气平衡的前提下,从控制转炉时长入手,高炉采取相应减产措施,同时烧结机、球团、白灰、发电、轧钢等装备采取停产措施,且停产比例不少于 30%(以装备计)。此消息瞬间在钢铁行业内引发广泛关注,钢价走势的悬念再次被高高吊起。
一、市场震荡:限产消息引发的连锁反应
消息一经传出,期货市场率先做出反应。期螺主力合约价格大幅攀升,7 月 2 日收盘价较前一日上涨显著,涨幅达到 2.61%,收于 3065 。其 K 线图上一根光脚中阳线格外醒目,DIF、DEA 指标双双向上,RSI 三线指标位于 53 - 88 区间,且价格在布林带上轨以上运行,显示出强劲的上涨动能。股票市场中的钢铁板块同样表现亮眼,7 月 2 日钢铁指数开市 1405.9250,最高触及 1476.1640,较前一日大幅上涨,涨幅达 4.1969% ,成交金额高达 153.37 亿元,可见资金对钢铁板块的关注度急剧升温。
现货市场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建筑钢材方面,7 月 2 日,全国 31 个主要城市 20mm 三级抗震螺纹钢均价为 3228 元 / 吨,较上个交易日上涨 23 元 / 吨 。尽管需求淡季终端需求可持续性预期不高,但受限产消息提振,市场拉涨心态有所增强。热轧板卷方面,全国 24 个主要城市 4.75mm 热轧板卷均价 3244 元 / 吨,较上个交易日涨 20 元 / 吨 。期货盘面的拉升带动热卷价格小幅上调,不过高价成交仍面临一定阻力,整体交投氛围处于一般水平。
二、政策导向:行业变革的指挥棒
此次唐山限产传闻并非孤立事件,背后反映出国家对钢铁行业的政策导向。7 月 2 日中央财经委会议释放出强烈信号,明确提出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这与此前国务院发布的《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形成政策组合拳,进一步强化了对钢铁行业产能优化的要求。据相关规划,全国粗钢产量目标再度削减 5000 万吨,旨在将产能利用率从当前的 82% 提升至 88% ,通过淘汰劣质产能,为行业内优质企业拓展市场空间,推动钢铁行业向高质量、高效益方向发展。
三、行业现状:供需博弈下的艰难前行
从供应端来看,当前钢铁行业面临着复杂的局面。尽管有唐山限产传闻,但实际情况是,河北部分钢厂暂未出现明显加大检修、停产的动作。多地钢厂表示暂无接到明确减产通知,多数钢厂维持正常生产节奏,短期生产平稳。据机构调研反馈,虽然市场与钢厂对 7 月中旬前因污染天气存在停、减预期,但大多为口头通知,具体落地情况尚不明确 。从数据上看,以铁水产量为例,截至目前仍维持在相对高位,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供应端的强劲态势。
需求端则持续面临挑战。南方地区在 “出梅” 后迅速遭遇 45℃极端高温天气,华北地区暴雨导致京津冀降雨量远超常年同期 30% ,恶劣天气严重影响了工地施工进度,全国工地施工时长锐减 12% 。这直接导致建筑钢材需求疲软,螺纹钢周表需仅 278 万吨,创下近五年同期最低水平 。工业用钢需求同样不容乐观,7 月空调出口排产同比暴跌 17.7%,折算下来钢材月消费减少 2.2 万吨 。冷热轧价差倒挂 70 元 / 吨,暗示着汽车板、家电板等工业用钢需求复苏步伐缓慢。尽管制造业 PMI 重返荣枯线上,但新订单指数依旧处于收缩区间,显示出制造业对钢材的需求增长动力不足。
四、成本之锚:原料价格波动的影响
钢铁生产成本主要由铁矿石、焦炭等原料构成。近期,焦炭市场第四轮提降本周落地,累计跌幅超过 200 元 / 吨,这使得钢厂吨钢成本下降约 85 元 。焦炭价格的下跌主要源于焦企亏损加剧,尽管原料煤价格未同步下跌甚至有所上涨,但焦企在成本倒挂压力下,部分企业开始减量生产,导致焦炭产量下降。而需求端,钢厂利润尚可,生产积极性较高,铁水产量维持高位震荡,对焦炭刚需较强,同时期现商进场拿货,带动产地焦企去库,焦炭供需结构逐步收紧,个别焦企已有提涨意愿。
铁矿石方面,山东港口进口铁矿价格 7 月 2 日较上一工作日偏强运行,累计上涨 8 - 11 。贸易商报价积极性尚可,但成交较少;钢厂则按需补库,询盘一般。当前铁矿石价格波动受到全球铁矿石供应格局以及国内钢铁行业需求预期等多种因素影响。在全球范围内,巴西、澳大利亚等主要铁矿石出口国的产能变化、运输情况等都会对铁矿石供应产生影响;而国内钢铁行业在需求疲软以及限产预期下,对铁矿石的需求也存在不确定性,这使得铁矿石价格走势较为复杂。
五、后市展望:迷雾中的钢价走向何方
综合来看,当前钢铁市场正处于 “政策叙事期” 与 “基本面验证期” 的激烈博弈阶段。若唐山限产政策能够严格执行到位,再配合全国粗钢压减政策,预计 8 月钢厂库存有望加速去化(当前厂库 1621 万吨) 。从历史经验来看,在 APEC 会议、冬奥会等重大事件限产后,钢价普遍出现 10% - 15% 的反弹 。随着产能出清的持续深化,行业盈利逻辑正在发生重构。据中金公司测算,2025 年螺纹钢吨毛利中枢或升至 111 元(同比增加 173 元),冷轧板更可达 370 元 ,具有技术壁垒的特钢企业盈利弹性将更为显著。
然而,终端需求尚未出现实质性回暖迹象,这依然是钢价持续反弹的最大阻碍。钢价要实现持续、大幅上涨,需要政策执行力度与需求复苏形成强大共振。短期内,钢价可能会在限产消息的刺激下维持震荡偏强格局,但上涨空间或因需求疲软而受到限制。从中长期来看,钢铁行业面临着产能优化、需求结构调整等多重挑战与机遇,行业格局将在政策引导与市场竞争的双重作用下不断重塑,钢价也将在复杂的供需关系和成本变动中寻找新的平衡。
温馨提示:以上资讯分析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小编创作不易~欢迎点赞+转发支持,每天更新报价分析!评论区留言咨询或者私信小编都是可以的呦~~~
更新时间:2025-07-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