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一半年轻人说不出9.18真相,4个月东北沦陷,9.18到底发生了啥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妍妍

编辑|妍妍


《——【·前言·】——》

1931年的今天爆发了震惊中外的“9.18”事变,到如今整整94周年了,这是一个令全中国人痛心的日子!

就调查显示如今竟有超过一半的年轻人说不出“九一八事变”的真相。

这场发生在1931年的“国耻”,让128万平方公里的东北大地在短短4个月内全部沦陷,却逐渐被时间淡忘。

日军当年是如何一步步蚕食我们国土的?那些年中国人到底经历了怎样的苦难?

日本人眼中的"东北宝库"

东北,这片富饶的土地,早就成了日本虎视眈眈的目标。

1890年,日本陷入经济危机,岛国资源匮乏,人口膨胀,国内矛盾激化。

当时的日本政府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用武力去抢别人的东西!他们把眼光放在了近在咫尺的中国。

日本政府公开宣称要用武力"保卫"自己在海外的利益。这种"保卫",说白了就是赤裸裸的侵略。他们视中国为囊中之物,把东北当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


1894年,日本找借口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

战败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赔给日本白银两亿两,相当于当时清政府三年财政收入!这笔巨款成了日本扩军备战的重要资金。

随后几十年,列强在中国的争夺愈演愈烈。

1896年,沙俄修建了贯穿东北的东清铁路;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又从沙俄手中夺得了南满铁路的控制权。


这条铁路成了日本控制东北的"生命线",也为后来的“九一八事变”埋下伏笔。

1927年,日本爆发了"昭和金融危机",经济再次陷入困境。

日本首相田中义一直接把侵略中国写入了计划,明确提出首要目标就是占领东北。日本的野心昭然若揭,他们要的不仅是资源,更是整个中国的领土!

600人攻陷7000人防守的城市

1931年9月18日,注定是中国历史上难以抹去的“伤痕”。

当天夜里10点20分,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上,突然发生了爆炸。

日军早已准备好的部队立即行动起来,他们宣称是"中国军队破坏了日本的铁路",随即向驻守沈阳的中国军队发动了全面进攻。

事实上,这完全是日军自导自演的一场闹剧。爆炸声响起的那一刻,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已经发出了"武装保卫"南满铁路的命令。


他们甚至没有查看现场就直接开始了军事行动,这种反应速度,显然是早有预谋。

令人心痛的是,当时驻守沈阳的中国军队有7000多人,而日军只有600多人。按理说,我们完全可以击退敌人。

可悲的是,当时的国民政府竟下令"不准抵抗",中国军队被迫撤离。

结果,日军仅伤亡24人就占领了沈阳,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以一当十,轻松攻下一座大城市。


随后,日军势如破竹。9月19日,长春沦陷;1932年1月2日,锦州沦陷;2月5日,哈尔滨沦陷。

短短4个月内,整个东北三省全部落入日本之手,128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被强行占领。

如果放到今天的地图上看,这片沦陷的土地面积相当于40个台湾岛,或者3个日本本土的面积。

日本人通过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轻而易举地获得了这样一大片资源丰富的土地,这是何等的“国耻”!

坚贞不屈的“脊梁”

在这场民族灾难中,有不少中国人宁死不屈,成为民族的“脊梁”。

张作霖,东北军阀,曾一度控制北京政府。日本人多次拉拢他,希望他能成为日本在东北的傀儡,但张作霖始终保持着民族气节,拒绝彻底投靠日本。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从北京返回沈阳途中,在皇姑屯被日军炸死。

日本人认为除掉张作霖后,他们就能更容易控制东北,但他们低估了中国人民的抗争决心。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第一时间发出抗日宣言,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抵抗日本侵略。许多爱国志士奔赴东北,组织抗日武装。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河南人。他放弃了家乡的安稳生活,毅然奔赴东北参加抗日斗争。

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他领导创建了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成为东北抗联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1940年2月,杨靖宇在与日军战斗中壮烈牺牲。据日军记载,他牺牲前5天5夜没有进食,靠吃树皮草根充饥。


日军解剖他的遗体时,发现他的胃里只有树皮、草根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这就是中国人的铮铮铁骨,宁可饿死,也决不投降!

还有女英雄赵一曼,被日军抓获后遭受了长达9个月的酷刑折磨,但她始终没有透露半点有关抗联的情报。


赵一曼在给儿子的遗书中写道:"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赵尚志,东北抗联的又一位重要领导人,他带领抗联战士与日军周旋多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期,他依然坚持战斗,直到1942年牺牲。

这样的抗日英雄还多的是,他们用生命诠释了中国人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3500万同胞伤亡的惨痛代价

“九一八事变”揭开了日本全面侵华的序幕,也开始了中国人民14年的抗日战争。

在这14年里,日军在中国的暴行罄竹难书。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据不完全统计,这场侵略战争造成了3500万中国同胞伤亡,这个数字相当于当时日本全国人口的一半!

日军还强行掳走800万中国劳工,把他们送到日本、满洲、南洋等地做苦工。这些劳工在恶劣的环境中工作,死亡率极高。


更为残忍的是,日军强征了大约20万中国妇女做"慰安妇",这些女子平均年龄只有16岁,她们的人生和尊严都被日本侵略者无情地践踏。

在东北,日本建立了“伪满洲国”,对中国实行殖民统治。他们掠夺东北的煤炭、钢铁、粮食等资源,为日本的军事侵略提供物质保障。

他们还在东北建立了臭名昭著的“731部队”,进行细菌武器研究,用活人做实验。这些罪行,人神共愤!


抗日战争期间,全国各地的抗战遗址多达1.2万处,每一处遗址都记录着中国人民的血泪和抗争

哈尔滨的"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沈阳的"九一八历史纪念馆"、上海的"淞沪抗战纪念馆"等,都成为后人缅怀先烈、了解历史的重要场所。

日本的侵略给中国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仅直接经济损失就高达5000多亿美元(按当时价格计算)。

更重要的是,它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精神创伤,至今仍未完全愈合!

警钟长鸣

如今,“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90多年,但这段历史不应被遗忘。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当前很多年轻人对“九一八事变”知之甚少。有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年轻人说不出“九一八事变”的基本事实。

有些人甚至不知道事变发生的年份,不知道日本侵占了中国哪些地方,更不知道中国人民为抵抗侵略付出了怎样的牺牲。


这种历史遗忘症是危险的。古人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忘记过去的苦难就可能重蹈覆辙。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了解这段历史,勿忘国耻。

“九一八事变”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事件,也反映了弱国无外交的残酷现实;它是一记警钟,提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的血泪教训。


在纪念“九一八事变”时,我们不是要宣扬仇恨,而是要警醒自己:和平来之不易,国家强大才是根本!

只有国家强大了,才能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只有民族复兴了,先烈们的牺牲才有意义。

今天的中国已经不是当年那个任人宰割的弱国,但我们依然需要保持警惕,增强国防意识,凝聚民族力量。因为历史告诉我们:忘记过去的民族没有未来!


《——【·结语·】——》

“九一八事变”是中华民族的伤痛,也是我们永远的警示。那段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分裂就要被侵略。

今天,我们不必仇恨,但绝不能遗忘。只有铭记历史,增强实力,才能真正守护和平,让先辈的牺牲不再重演。

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人,了解历史、传承精神,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资料来源:《东北抗日联军斗争史》、《九一八事变史实与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9

标签:历史   真相   半年   日本   日军   事变   中国   牺牲   沙俄   日本人   铁路   民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