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出一份亮眼的业绩大增预期答卷后,泡泡玛特股价却大跌。截至今日收盘,泡泡玛特(09992.HK)报253.8港元,较开盘价261.00港元下跌3.57%,盘中最低触及245.20港元,总市值3408亿港元。
对于业绩大涨股价却下跌的情况,泡泡玛特方面没有回应。
IP变现能力强,泡泡玛特上半年营收或超137亿元
7月15日,泡泡玛特发布业绩盈利预告,预期集团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之收入可能较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之收入增长不低于200%; 预期本期间集团溢利(不包括未完成统计的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较集团去年同期溢利可能录得增长不低于350%。
根据公告数据测算,泡泡玛特今年上半年营收至少达137亿元,归母净利润不低于41亿元,经调整后净利润或超46亿元。而据财报数据,泡泡玛特2024年全年营收130.4亿元,经调整净利润34亿元。也就是说,如果数据准确,泡泡玛特今年上半年业绩或将超越去年全年表现。
对于今年上半年业绩大增,泡泡玛特董事会认为主要归于以下原因:一是泡泡玛特品牌及旗下IP在全球认可度进一步提升,多样化的产品品类促进集团收入增长,集团各区域市场收入均实现持续高速增长;二是海外收入占比持续提升,收入结构的变化对毛利、溢利均产生积极影响。三是,规模效应使溢利显著增加;及持续优化产品成本,加强费用管控,提升盈利能力。
摩根大通认为,泡泡玛特强大的IP运营能力和IP变现模式支撑了其长期的投资逻辑。因此,该行上调了盈利预测,预计2025年全年收入和净利润将分别达到304亿元和94亿元,并预测2025年至2027年收入和盈利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3%和25%。
摩根大通重申泡泡玛特在中国消费板块中的首选地位,将其目标价从330港元上调至340港元,并维持“增持”评级。
下一个火爆IP在哪里?
之前持续几个月的泡泡玛特热,主要源于其THE MONSTERS家族的核心形象“LABUBU”。2024年,THE MONSTERS系列营收达30.4亿元,同比增长726.6%,成为泡泡玛特旗下营收第一的IP。
4月底,泡泡玛特Labubu 3.0系列正式开启线下发售引发全球抢购潮,出现“一盒难求”的场面。二手市场涌现出大量“全新未拆盒”转让的部分LABUBU“前方高能”系列产品,且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溢价,原价99元的盲盒在二手平台价格区间达200-600元,隐藏款更是突破3000元。此外,一只限量款LABUBU在北京拍卖会上以108万元天价成交。
LABUBU的爆火不仅带动了泡泡玛特业绩的翻倍增长,其股价在年内也上涨了约200%,总市值突破3500亿港元。泡泡玛特创始人财富也出现暴增,6月8日上午,福布斯实时富豪榜显示,泡泡玛特创始人、执行董事长兼CEO王宁身家为207亿美元,超越牧原股份创始人秦英林169亿美元的身家,成为河南新首富。
而在泡泡玛特6月18日起对旗下热门IP LABUBU 3.0系列大规模集中补货后,直接地带来了LABUBU二手市场价格腰斩,整盒(一系列六盒)回收价从补货前的1500-2800元暴跌至650-800元,黄牛群体出现抛售潮。
有此前参与二手市场的黄牛告诉羊城晚报记者,“LABUBU3.0持续放货让很多人原价都能抢到,所以价格也随之降低。相反,因为更为稀缺,LABUBU1.0现在的价格已经超过了LABUBU3.0。”
这一波动直接冲击资本市场。6月12日,泡泡玛特股价盘中创下283.4港元历史新高,总市值突破3800亿港元;但随后,六个交易日内暴跌17.7%至233.2港元,市值蒸发近400亿港元。
在LABUBU爆火之后,层出不穷的潮玩IP开始奋起直追。此前,“52TOYS”也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截至去年12月底,其自有IP就达到35个。当LABUBU逐渐褪去后,下一个潮玩热点,又会在哪里出现呢?
文、图丨记者 杭莹
更新时间:2025-07-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