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雨季来临
全省多地强降雨频发
部分地区由于地势等原因
出现道路积水、房屋漏水等情况
除了暴雨时的防护
暴雨之后的卫生防疫要点
同样关乎居民的健康问题
下面,请查收这份
暴雨后的卫生防疫指南
呵护自己与家人的生命健康
↓↓↓
食品卫生
1.食物要煮熟煮透,生熟分开,餐具须清洁并消毒后使用,进食前要洗手;
2.不吃腐败变质或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
3.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水产品;
4.不吃剩饭剩菜,不吃生冷食物;
5.不到无食品经营许可证的摊档购买食品;
6.不吃发霉食物,不自行采食野生动植物及菌类;
7.避免误用工业盐当食用盐:食品应储存在干燥、低温处,且不易被鼠类和苍蝇、蟑螂侵害,并防止鼠药污染食品;
8.洪灾期间和退水期间应避免或减少大型聚餐。
饮用水卫生
暴雨可能导致水源污染、供水管网损坏,引发饮水安全隐患。做好以下防护,守护家人饮水健康:
1.不喝生水,只喝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
2.装水器具必须干净,并经常倒空清洗;
3.混浊度大、污染严重的水,必须先加明矾澄清后再消毒;
6.饮用水消毒剂(漂精片、消毒泡腾片)必须放在避光、干燥、凉爽处存放(如用棕色瓶拧紧瓶盖);
7.自来水水管或水龙头如被污染,退水后应充分清洗、消毒管路,水龙头表面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8.集中性供水应严格按照规范消毒,末梢水余氯须达到国家标准。
高温中暑
暴雨后高温风险升级:更易中暑,暴雨后空气湿度常达90%以上,“高温+高湿”,人体汗液蒸发受阻,散热效率下降。中暑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乏力、皮肤灼热、头晕、恶心、呕吐、胸闷、烦躁不安、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重症病例可有头痛剧烈、昏厥、昏迷、痉挛等。
出现中暑症状后,应该立即移至阴凉处或空调室中,并给予物理降温,重症者迅速降温,头部戴冰帽,颈两侧、腋下腹股沟大动脉附近放冰袋,并及时送医。
高温中暑的预防措施包括:
1.定时喝水,不要等口渴时再喝,多喝淡盐水;
2.合理饮食,饮食以清淡为好,多食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B、维生素C的食物,多吃凉性蔬菜、苦味菜、吃各种瓜类;
3.保证充足睡眠、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4.减少不必要的户外活动。
关注科学卫生防疫要点
为您的健康,多添一份保障!
更新时间:2025-07-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