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隐隐忍数年,只是为了等兄弟刘岩手中那样东西训练完成。
期间,唐朝(此时实为朱全忠控制)已加封刘隐为同平章事,授予其宰相衔,名义上提升其地位,实际是朱全忠为了拉拢岭南势力的手段。
刘隐投桃报李,则举双手赞成朱全忠的一切举措。
时间来到907年,刘岩终于高兴的告诉刘隐,可以对桂邕两地动手了。
当年刘岩让刘隐看的东西,就是战象。
原来901年,守护潮州那场战争让刘岩印象深刻,就是因为谭全播带来的五千象兵。
虽然最终苏章以火术破了谭全播的战象,但是战象体型巨大,在正面作战时,可以肆意踩踏敌兵的威猛姿态让刘岩深有所触。
于是刘岩向交州(今越南北部)购战象五十头,又特意雇佣了一批驯兽师,专门训练战象,直到将这些巨大的野兽变成可以听从指挥的巨型工具。
战象被驯化后披挂铁甲,象背设弩手与长矛兵。
有了上次对付象兵的经验,刘岩改良象甲、战术,欲以“奇兵”震慑桂邕联军
而刘岩的脑中却不止这些,在真正对敌时,刘岩的战象还会有令人意想不到的致命一击。
既然可以开战了,刘隐也毫不含糊,直接便把军队带到了贺州黄沙岭。
这一次刘隐、刘岩联军以象兵、重甲步兵为核心。
桂州刘士政、邕州叶广略,兵力约五万,占据黄沙岭,想在此据险而守。
刘隐依然听从了刘岩的建议,他自己坐镇韶州,通过湘漓水道(灵渠)输送粮草十万石,确保前线供应。
并且在贺江沿线设十二粮仓,每仓驻兵五百,防敌军截粮。
刘岩则带着准备多日的象兵,以及重甲兵作为主力,正面对敌。
首战刘岩便派出了象兵,养象千日用象一时,象群初上战场,便即冲垮桂邕联军前锋,践踏步兵方阵。
象兵队伍两翼又辅以藤牌军,专攻敌军侧翼。
联军退守山谷,刘岩早就为此准备了致命一击。
他命象兵背负柴草,点燃后驱象冲入敌阵,带着熊熊烈火狂奔的战象,立时战力大涨,它们只是朝着一个方向猛冲,绝不回头,同时引发四处大火,联军被冲得七零八落,最终溃散惨败。
结果斩首万余,俘叶广略,刘士政逃入邕州,后来投降。
桂州、邕州归附,刘岩的私兵扩至三万,岭南西部平定。
这一次刘岩象兵战术的成功,反而使象兵成为南汉特色,乃至影响了后期与楚、闽的战争。
这一时期,中原朝廷也没闲着,本就对帝位有觊觎之心的朱全忠终于按耐不住自己的野心,他废唐哀帝,改名朱晃,建立后梁。
改元开平,唐朝在风雨飘摇中灭亡。
早就为此做了准备的刘隐,曾经多次上书支持朱全忠称帝(“劝进”),后梁建立后,对于完全支持自己的忠臣自然要大加封赏。
于五月加封刘隐为检校太尉、侍中,爵封大彭王,以示酬功。
靠站队封王进爵的刘隐自然是欢喜无比,自己父亲多年来的夙愿在自己手上完成,也算不忘祖辈之志。
刘隐收取桂邕二州之后,手头更是富裕,为了继续巩固自己在岭南的正统地位,向后梁献助军钱二十万,并且又进贡龙脑腰带,珍珠,玳瑁等名贵奢侈品。
朱温称帝的第二年,既开平二年,朱温为了通过中央任命强化对岭南、安南的间接控制。任命刘隐为清海、静海等军节度使兼安南都护。
原本的安南都护是由静海军节度使曲承裕兼任。
曲承裕身故,静海军节度使连同安南都护自然由其子曲颢继承,后梁本已发出任命。
但是岭南与安南都远离中原,朝廷若想染指其间,却是鞭长莫及,不过岭南刘隐一向站队朱温。
所以朱温把这个职位给了刘隐,他这样做表面上显示出对刘隐的信任,并且扩大其权利,实际上是挑动刘隐与曲氏矛盾,试图以“以汉制夷”策略维持边疆平衡,避免一家独大。
为了表明这次封官的郑重,赵光裔,李殷衡两人被临时任命为“官告使”,职责是携带诏书、印信赴岭南宣旨,完成官职授予的正式流程。
赵光裔,膳部郎中,掌管宫廷膳食事务的官员,属后梁礼部。
李殷衡,右补阙,谏官,负责规谏皇帝、监察政策。
刘隐身处岭南,深知中原文化对于自己主政岭南的重要性,所以他把赵光裔,李殷衡留住不放,并许以高官厚禄。
另外刘隐深知,安南都护以及静海军节度使的任命,就是一块烫手的热山芋,若直接接受任命,则需面对安南曲氏的抵抗;若不接受,则与后梁关系破裂。
扣留使者却是既折中,又委婉的选则,既不公开反梁,又避免陷入安南纷争。
不过安南还是对朝廷的旨意表示了不满,曲氏与中原朝廷渐行渐远,最终独立,便是后来的越南。
后梁对于岭南刘隐扣留使者之举,虽然愤怒,但是由于一直与晋王李克用对峙,根本无力出兵对付岭南,所以只能隐忍与妥协,最终在开平三年,改封刘隐为南平王。
刘隐得中原大臣相助,又加封南平王,心中统一岭南全境之意更加强烈,而高州、容州是其西扩的关键障碍。
两地控制岭南通往安南及西江流域的通道,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
高州防御使刘昌鲁,原为唐末岭南地方势力,割据高州多年。
刘陟既刘岩,得他兄长刘隐之命,率清海军进攻高州,试图吞并其地,但刘昌鲁凭借地利与防御工事击退刘军,刘陟此战败绩。
容州宁远节度使是庞巨昭,控制容州(今广西玉林容县),与高州同为岭南西部要地。
刘岩攻打高州败后,转而攻打容州,厐巨昭同样坚守不退,由岭南军事天赋最强刘岩主导的军队,再次失利,“不克”而还。
刘隐对高容二州进攻连续失败后,却触动了楚国(马殷政权)的神经,楚国敏锐的感觉到了这次机会,随即趁机拉拢高州、容州。
刘昌鲁、厐巨昭与刘家已经势不两立,刘家盘踞岭南声势日盛,而且刘隐又得后梁封赏,虽然暂时败绩,若是旷日持久,高容二州势必不敌,于是刘昌鲁,与庞巨昭不约而同选择依附楚国,二州遂被纳入楚疆。
楚国此举遏制了刘隐西扩,防止其势力渗入广西。
自己则打通岭南与湖南的交通线,强化了对西南贸易的控制。
岭南的一系列行动,引起了后梁的注意,看到岭南刘隐没能西扩,反而让高容二州并入楚国。
朱温却加以抚慰,同年四月,后梁加封刘隐为南海王,食邑万户,以示笼络。
朱温意图通过对刘隐爵位的提升,抵消刘隐扩张失败的政治负面影响。
同时又以刘隐牵制楚国,避免马殷独霸南方。
不管如何,刘隐名义上仍以后梁为尊,是属地蕃臣,朱温还需借此维系朝廷对岭南的影响力。
此时,朱温因为朝局不稳将更改年号为乾化,而继承父业后便一直操劳过度的刘隐也即将走完自己最后的人生。
不过岭南政权真正的缔造者,“刘䶮”,正在摩拳擦掌,因为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他马上就要登台一展身手了。
更新时间:2025-05-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