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菲律宾遭遇台风连环暴击,全国667万人受灾,近28万民众被迫从家园撤离,经济损失更是高达近10亿人民币。
对于这种类型的天灾,菲律宾人民应该并不陌生,因为该国本身就位于西太平洋台风带上,每到雨季几乎都会上演类似水患,洪水泛滥也已经成为了菲律宾年复一年的阵痛。
然而即使不算陌生,但是菲律宾政府在应对这场天灾时,仍是手足无措。电力、供水都因台风中断,甚至医院也只能靠着柴油发电机维持有限的运转。民众对此也非常失望,感慨国家每年被淹,政府也每年都喊治水,但始终是雷声大雨点小,做不出成就来。
在愈发高涨的批评声中,作为总统的小马科斯不得不站出来表态。然而,其在承认策略存在失误的同时,还一股脑将错甩给了他人,甚至有意借这个机会逼宫参众两院,收回菲律宾的财政大权,以此来巩固自身政权。
然而,面对小马科斯的这番逼迫和威胁,参众两院并未做出任何的妥协和让步,反而选择同其硬刚。
台风连环暴击下的菲律宾:天灾暴露人祸
2025年7月,菲律宾遭遇台风“韦帕”“范斯高”“竹节草”的连环袭击,全国超667万人受灾,近28万人流离失所,直接经济损失高达近10亿人民币。
这场灾难本不意外——菲律宾地处西太平洋台风带,每年雨季都会经历类似考验,但今年的应对却格外糟糕:首都马尼拉的街道变成泽国,医院靠柴油发电机维持运转,灾民在临时安置点缺粮少药。
民众在社交媒体上痛斥:“政府每年都在喊治水,却连基本的排水系统都修不好!”
更讽刺的是,这场天灾撕开了菲律宾治理体系的陈年伤疤。早在2023年,世界银行就曾警告菲律宾防洪工程存在严重质量问题,部分项目因偷工减料导致防洪能力缩水40%。
而今年台风过境时,多地堤坝溃决、河道堵塞,暴露出这些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有水利专家直言:“政府的治水工程更像是政绩工程,钱花了不少,效果却像纸糊的一样。”
马科斯的权力棋局:借天灾收权的如意算盘
面对铺天盖地的批评,总统小马科斯不得不站出来表态。
他先是承认“策略存在失误”,随后话锋一转:“防洪工程质量问题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未来的预算必须由行政部门主导,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
这番言论被外界解读为对参众两院的“逼宫”——他不仅要收回财政大权,还要通过控制预算分配巩固自身权力。
菲律宾宪法明确规定“三权分立”,财政预算本由国会主导。但马科斯提出的2026年预算案却暗藏玄机:政府各部门申请11万亿比索,他却只批准6.29万亿,并威胁“不符合政府愿景的预算将被否决”。
这种做法本质上是要绕过国会,将资金分配权集中到总统手中。更耐人寻味的是,马科斯特别强调要优先支持“可立即启动的项目”,这种短平快的投资模式被质疑是为2028年连任铺路。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家族政治的阴影。马科斯家族曾因贪腐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其父老马科斯执政期间,被指控侵吞国家财富超100亿美元,其母伊美黛的奢靡生活至今仍是菲律宾人的伤痛记忆。
如今,小马科斯的儿子被曝涉及黄金洗钱案,涉案金额高达千亿美元,尽管尚未定罪,但已引发民众对“家族式腐败”卷土重来的担忧。在这种背景下,他试图掌控财政大权,自然引发国会警惕。
参众两院的绝地反击:分权制衡的生死博弈
面对总统的步步紧逼,参众两院选择了强硬回击。参议院议长依斯古礼洛直言:“宪法规定国会拥有财政决定权,总统无权越俎代庖。”
更关键的是,2025年中期选举后,国会政治格局已发生根本性变化——马科斯阵营在参议院仅获6席,而反对派联合杜特尔特家族等势力占据18席,形成压倒性优势。这种力量对比让国会有底气与总统抗衡。
反对派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历史经验表明,菲律宾总统一旦掌控财政大权,极易滋生腐败。
老马科斯时期,政府项目普遍存在10%的“佣金”回扣,这种系统性贪腐几乎拖垮国家经济。如今,小马科斯的“预算改革”被质疑是历史重演的前兆。
参议院财政委员会主席洪蒂维罗斯尖锐指出:“我们不是在争钱袋子,而是在守护菲律宾的民主底线。”
这场博弈更深层的矛盾在于菲律宾的政治生态。长期以来,家族政治垄断权力,70%的国会议员来自政治世家,政策连续性和透明度严重不足。
马科斯试图通过集权打破这种格局,但反对派担心他只是用新瓶装旧酒。
更微妙的是,杜特尔特家族在地方仍有强大影响力,他们与马科斯的权力斗争也渗透到预算博弈中——杜特尔特派系控制的众议院拨款委员会,已明确表示将抵制总统的预算案。
僵局背后的菲律宾困局:民主制度的十字路口
这场权力博弈的直接后果,是菲律宾救灾工作陷入停滞。台风过后一个月,仍有超过10万灾民住在临时帐篷里,重建资金因预算争议迟迟无法到位。国际救援组织警告:“如果政治斗争持续下去,菲律宾可能面临人道主义危机。”
更深层的危机在于菲律宾的民主制度正经历考验。宪法规定的三权分立原则,在家族政治和强人政治的夹缝中艰难生存。
小马科斯试图通过集权提高效率,却被批评为“开历史倒车”;国会的抵制虽维护了分权制衡,却也暴露了菲律宾政治的碎片化——各派系更关注权力争夺,而非民生改善。
这场风波也折射出菲律宾外交的困境。马科斯上台后推行亲美政策,在南海问题上频繁挑衅中国,导致中菲关系紧张。
而美国在贸易谈判中对菲律宾加征19%关税,让这个依赖进口的国家雪上加霜。在内外交困中,菲律宾民众的不满情绪持续发酵,有民调显示,马科斯的支持率已从执政初期的68%暴跌至42%。
结语
菲律宾的这场预算博弈,本质上是权力与责任的再平衡。马科斯试图通过集权提高治理效率,但忽视了民主制度的核心在于制衡;国会的抵制虽维护了分权原则,却也需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
对于菲律宾而言,真正的出路或许在于打破家族政治的窠臼,建立透明高效的财政体系——这不仅是应对天灾的需要,更是守护国家未来的关键。
信息来源:
央视新闻——多个热带气旋夹击致菲律宾30人死亡 超529万人受灾
更新时间:2025-08-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