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石牺牲31年后,妻子与4个孩子终于团聚,五人相拥,泪流十行

洛杉矶机场,分散三地31年的母子五人,终于站到一起。

81岁的母亲做了一桌福建菜。

席间,小妹说了一句话,让大哥沉默良久。

机场的那声"哥"

登机口外,挥手的动作僵在半空,吴韶成认出了那个女人。

头发花白,眼神里藏着三十年没见过的疲惫。小妹吴学成。从台北赶来的小妹。

两个人对视的瞬间,时间停住了

弟弟吴健成站在母亲身边。七岁被赶出家门时的小男孩,已经长成能在美国拿全额奖学金的中年人。

大姐吴兰成从北京来,一家五口,终于齐了。

母亲王碧奎没说话。81岁的老人只是看着四个孩子,眼泪无声滑落。

吴韶成跪下了,就在机场接机大厅,当着所有人的面,跪在母亲面前。

这个河南省冶金厅的总经济师,南京大学毕业的长子,三十一年没见到母亲。

晚餐桌上,母亲做了福建菜,都是父亲爱吃的。

小妹放下筷子,说了那句话:"哥,你在大陆有人照顾,我们在台湾什么都没有。"

吴韶成没接话,弟弟吴健成接了:"如果当初父亲不那么倔,咱们也许不会这么散。"

这话像刀子,大姐吴兰成夹菜的手停在半空。

她在北京当中医科学院研究员,日子过得不错。

小妹十六岁辍学打工,一餐红薯配一点盐巴撑过来的日子,大姐没经历过

母亲开口了:"你们父亲做的事,我当时不懂。现在懂了。"

饭桌陷入沉默,这顿饭吃了三个小时。没人提那个名字。吴石。中将。参谋次长。父亲。

三十一年前被枪决的那个人。

二十美元与监狱里的眼神

南京,大屠坊巷。父子最后一次吃饭。

吴石从口袋里掏出二十美元,推到吴韶成面前:"学费要紧,别省。"

就二十美元。一个中将的全部积蓄

吴韶成那年二十一岁,南京大学经济系学生。父亲刚从李宗仁那里回来,脸色不太好。

"我劝过他接受那八项条件。"父亲说这话时看着窗外,"劝不动。"

儿子听出了什么。父亲话里有话。从小到大,父亲教他读《孟子》,练柳体字。周末带全家出游。不抽烟,不打牌,只写诗。

这样的人,说出"劝不动"三个字,分量不一样。

四个月后,父亲去了福州。临走前又打来电话:"离开南京,去北京或者香港。"

吴韶成没走。南京解放。

父亲托老友开车来接,车都到门口了。

吴韶成拒绝上车,他想等父亲回来,等新中国成立,等一切尘埃落定,再也没等到

父亲去了台湾。带走了母亲、小妹、小弟。留下他和大姐在大陆。

两年后,报纸上出现一则消息。台北,马场町刑场。四个人被枪决。

其中一个叫吴石

吴韶成把报纸剪下来,夹在日记本里。这张纸跟着他辗转三省。河南、北京、郑州。从未离身。

监狱里的那次相遇,母亲后来讲过一次

放风时间。两个人在走廊上碰到。不能说话,只能用眼神。

父亲走近了一点。悄声说:"我今天加餐了。"

监狱伙食差到什么程度,母亲知道。父亲说这话,只为了让她安心。

父亲在狱中写过一封信。断断续续,没写完。

"余年廿九,方与碧奎结婚。壮年气盛,家中事稍不当意,便辞色俱厉。碧奎既能忍受余之愤怒无怨色,待余亦甚亲切。卅年夫妇,极见和睦。此次累及碧奎,无辜亦陷羁缧绁,余诚有负。"

母亲看到这封信时,父亲已经死了

她被关了几个月,经人营救才出狱。出来时,十六岁的女儿和七岁的儿子已经被赶出家门。

流浪街头的孩子,被父亲的部下收留。同族侄孙吴荫先,不怕牵连,把姐弟俩接回家。

从此再没踏进过自己家门。

福州解放前一天

8月16日,福州,吴石把随从参谋王强叫到住所。

"我明天飞台北。这里的事交给你了。"

"人在档案在。"

王强懂了,那批档案,五百箱。从南京运到福州的五百箱军事机要绝密档案。

吴石只运走了一百箱参考资料。剩下的二百九十八箱,最核心的那批,藏在福州仓前山福建省研究院书库里。

"军运紧,调船难。"吴石用这个理由搪塞了台湾的催促。

第二天,飞机起飞

第三天,福州解放

王强把档案交给解放军第十兵团司令部。这批材料后来对剿匪、平叛、抓特务起了关键作用。

飞机上,吴石带着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孩子。大儿子吴韶成和大女儿吴兰成留在了大陆

这个安排不是匆忙决定的

长子21岁,能自理,社会身份安全。长女在上海医学院读书,也安全。

年幼的两个孩子跟着,是为了不引起怀疑

台北任命吴石为参谋次长,中将。进入最高决策层,能拿到最核心的情报。

代号:密使一号

三个月后,一个女人从香港飞到台北。化名陈太太。

朱枫,她来接情报,吴石把缩微胶卷交给她,这些情报通过香港传回大陆

记功的命令还没发出去,出事了

台湾省工委书记被抓,叛变,笔记本上有三个字:"吴次长"。

保密局搜到了朱枫离台时的特别通行证。是吴石签发的,证据坐实。

3月1日,吴石被捕

6月10日,枪决,一起被枪决的还有朱枫、陈宝仓、聂曦。四个人,马场町刑场。

母亲还在狱中

三十一年后的归宿

出狱后的母亲,每年清明都要去郊外,给一个不在那里的人上香

骨灰在台北郊外的寺庙里。母亲去不了。只能遥遥祭奠。

十六岁的吴学成辍学打工,照顾七岁的弟弟,红薯配盐巴,就是一餐

这样过了二十七年。

吴健成考上台湾大学。拿到美国全额奖学金。出国读研究生。毕业后把母亲接到美国。

吴学成不去弟弟那里。她留在台北。守着父亲的骨灰。

大陆这边,吴韶成一直在写信。给中央写申诉信。

周总理看到了,会同叶剑英,报给毛主席。

追认吴石为革命烈士那是1973年

八年后,洛杉矶机场的重逢

何康率科教代表团访美,专门到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打前站。安排吴韶成和吴兰成的签证、机票、住宿。

代表中国政府传话:欢迎王碧奎和吴健成回国,探访或定居都可以。

母亲没回去。年纪大了,身体不好。

又过了十二年,母亲在洛杉矶去世

吴学成从台北捧回父亲的骨灰。吴健成从美国捧回母亲的骨灰。

北京,香山福田公墓,夫妇合葬。

墓碑上刻着:吴石将军、王碧奎夫人之墓。

墓碑背后是吴韶成写的碑文,罗青长修改审定。

"胜利后反对内战,致力于全国解放及统一大业,功垂千秋。"

安葬仪式上,何康代表有关部门致悼词。

说着说着,这个经历过战火的老人哽咽了

"吴石将军廉洁奉公,忠厚待人,爱憎分明,一生两袖清风。这是我们亲眼看到和亲自受到的教育。"

四个子女都到了,吴韶成、吴兰成、吴学成、吴健成。

31年的分离,在这一刻有了答案

墓地旁边,是何遂的墓。吴石生前挚友。当年介绍他加入组织的人。

两个人的墓紧挨着

墓志铭上写:"先生性豪侠,广交游,平生知己莫过吴石与缪秋杰。今三人墓室相邻,岂天意乎?"

近期,电视剧《沉默的荣耀》热播

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和福田公墓内,市民自发前往献花。

墓碑前堆满了鲜花,一层又一层,几乎盖住整块墓地。

七十五年了,那个在监狱里说"我今天加餐了"的人,那个给儿子留下二十美元的父亲,那个在福州留下二百九十八箱档案的中将。

终于和妻子葬在一起孩子们也都理解了

洛杉矶那顿饭后,吴学成和吴健成多次回大陆探亲。看到大陆的变化,态度逐渐转变。

三十一年的等待,值得


参考信息

党史上的"老何家",与吴石不为人知的三代缘·中国新闻周刊网·2024年4月9日

寻踪台湾隐蔽战线上的中共英雄·人民网党史频道·2015年5月28日

《沉默的荣耀》原型吴石将军就义44年后,与夫人的骨灰合葬于北京香山·荆楚网-湖北日报网·2025年10月10日

吴石:被称为"密使一号",所留绝笔震撼人心·中国军网·2024年3月14日

红色女特工朱枫的云和岁月·丽水市委党史研究室·2023年9月1日

吴韶成:忆父亲吴石最后的日子·昆仑策研究院·2025年10月10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7

标签:历史   牺牲   年后   妻子   孩子   父亲   母亲   台北   福州   洛杉矶   北京   小妹   骨灰   南京   美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