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价格——七毛钱》,七毛钱的重量,被标价的童年

朱自清先生笔下的《生命的价格——七毛钱》,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用最直白的叙述,撕开了旧时代里“生命被标价”的残酷现实......

一、七毛钱,一条鲜活的生命

文章的核心,是一个被七毛钱卖掉的五岁小女孩。作者在房东家偶然见到了这个孩子:“面孔黄黑色,但还丰润;衣帽也还整洁可看”,和自己的孩子并无二致。可就是这样一个天真烂漫的生命,却被哥嫂以七毛钱的价格“半送半卖”给了一个“手头很窘、喜欢喝酒”的银匠店伙计。

作者没有刻意渲染苦难,却用“七毛钱”这个具体的数字,像一把锋利的刀,剖开了底层生命的廉价。他写道:“将一条生命的自由和七枚小银元各放在天平的一个盘里,您将发现,正如九头牛与一根牛毛一样,两个盘儿的重量相差实在太远了!”这种对比,让“生命被物化”的荒诞与悲凉直击人心。

二、谁在贩卖生命?为何生命如此低贱?

朱自清先生并没有停留在对事件的描述上,而是层层深入地追问背后的根源:

人贩子与“厂家”:人贩子只是“仲买人”,真正的“厂家”是出卖孩子的人家。在灾荒年月,“三百钱、五百钱买一个孩子不算难事”,甚至有“三块钱买一个丫头”的记载。七毛钱,已是“亲眼看见的一条最贱的生命”。

生存的无奈与人性的冷漠:女孩的哥嫂为何要卖她?作者推测,或许是“家里总不宽裕,多一张嘴吃饭,多费些布做衣”,或许是“趁小的时候,谁也不注意,做个人情,送了干净”。这种看似“无奈”的选择,背后藏着对生命的漠视——仿佛孩子不是亲人,只是可以“处理”的负担。

“钱世界”的吞噬:在那个“钱至上”的社会里,生命成了可以交易的“货物”。

作者痛斥:“人贩子,老 鸨,以至近来的绑票土匪,都就他们的所有物,标上参差的价格,出卖于人”,而最令人心惊的是,这种“人货交易”竟成了一种“行情”。

三、每个孩子都该被珍视

最让我动容的,是作者将这个被卖的女孩与自己的孩子对比:“我回到自己的饭桌上,看看阿九和阿菜,始终觉得和那个女孩没有什么不同!”他敏锐地指出:“我们的孩子所以高贵,正因为我们不曾出卖他们,而那个女孩所以低贱,正因为她是被出卖的”。

这句话揭开了一个残酷的真相:生命本无高低贵贱,是“被出卖”的命运,让一部分人沦为“低贱的货色”。

作者对女孩未来的设想更令人心碎:她可能被当作“小猪”般养大再转卖,可能被主人“榨取过量的劳力”,可能被转作妾室遭受凌虐,甚至可能被卖入妓 院,终生沉沦。每一种可能,都是对“生命尊严”的践踏。

四、这份沉重,从未远离

文章的结尾,作者发出振聋发聩的叩问:“钱世界里的生命市场存在一日,都是我们孩子的危险!都是我们孩子的侮辱!您有孩子的人呀,想想看,这是谁之罪呢?这是谁之责呢?

这不仅是对旧时代的追问,更像一面镜子,照见了所有漠视生命、践踏尊严的现实。虽然如今“七毛钱买孩子”的荒唐已不复存在,但“生命是否被尊重”“弱势群体是否被善待”的问题,依然值得我们深思。

五、感悟

读《生命的价格——七毛钱》,就像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它让我们明白,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从来不在于财富的多少,而在于对每一个生命的珍视。朱自清先生用他的笔,让我们看见苦难,更让我们警醒:永远不要让“生命被标价”的悲剧重演

希望这篇文章也能触动你,让我们一起守护生命的尊严,哪怕只是从身边的微小善意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8

标签:美文   重量   童年   生命   价格   孩子   作者   人贩子   低贱   女孩   尊严   标上   丰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