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熙成正在北京一个市场闲逛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三封信,这一下子引起了薄熙成的注意。
摊主看着薄熙成盯着信看,误认为他看上了邮戳,于是极力推荐。很快薄熙成就花两千元买下这三封信,不过奇怪的是,他并没有自己留着。
薄熙成反而把信都邮寄给了陈云的妻子,要知道在就是九十年代时,两千元可不是一个小数字,薄熙成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和陈云妻子有什么关系呢?
不可言说的缘分
其实薄熙成这么做,是因为他的父辈和陈云有关。薄熙成的父亲可是薄一波,他可是国务院副总理。
薄一波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一抹重彩,年少的时候因为受到五四爱国运动的影响,从小就种下了爱国的种子。
长大后的薄一波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自此以后他就全心全意的为国家付出。
彼时正是1926年,当时的国家还算太平,薄一波的工作就是做宣传,希望能够更多的人加入共产党。
后来中国环境改变,薄一波再也没有这么美好的时光,他多次被抓,都没有改变他为国为党奉献的精神。
而且在监狱中,薄一波宅在组织共产党,希望大家一起反抗,决不能低头和妥协。
幸好,在党的坚持下,薄一波等人被营救出来。刚从监狱中走出来后,薄一波没有选择休息,而是继续战斗。
因为在他面前的是,抗日战争的打响。当时的阎锡山把枪口对准了共产党,同时还有日本人虎视眈眈。
在这种艰苦环境下,薄一波进行反击,成功打败了阎锡山。后来薄一波更是参加不少抗日战役,都取得了不少优秀的成绩。
优秀的人总是能被看到的,在1956年的时候,薄一波成为了国务院副总理。
但是很可惜的是,在特殊时期时,薄一波受到了迫害。当时的他求助无门,人人为了自保都不肯帮助薄一波。
还是陈云第一个站出来替薄一波洗刷冤屈,而且在新中国成立后,薄一波多次和陈云一起共事,可以说两个人已经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父辈上有着如此深厚的友情,两个儿子之间的感情自然也不少。薄熙成和陈云的儿子陈元也是好朋友,所以双方家庭的事情,他们身为儿子也清楚一些。
与其说买信给陈云的妻子,不如说是薄熙成花了两千块钱给了陈元,后来陈元再交给他的母亲。
不过这信上到底是什么?能让薄熙成肯花费两千块钱。据说陈云妻子看到后,十分激动。
相濡以沫的爱情
陈云和于若木两个人的爱情可以说令人羡慕,陈云和薄一波一样,都是坚定的爱国主义。
回忆起两个人曾经的爱情,到现在还让人觉得甜蜜。1937年时,于若木第一次见到陈云,当时的陈云还在台上讲话。
于若木表示,陈云是外地人,讲的是上海话,所以才让于若木印象深刻。
本以为两个人见这一面就是此生的缘分了,但是没想到的是,后来于若木竟然又遇到了陈云。
陈云的身体并不好,年少的时候陈云就因为营养不良经常流鼻血,可家里人都去世了,根本没有钱买东西给陈云补身体。
即便陈云养在亲戚家里,但由于家庭环境困苦,都没有钱,所以陈云的身体一直都没有改善。
入党以后陈云因为工作问题压力大,结果流鼻血的毛病又犯了,党中央认为,一定要治好陈云的病。
可当时的中国动荡不安,陈云身份也不一般,不是随便一个医生就能治病的。
所以挑选人的时候,党中央也是挑挑拣拣。一定要入党的,身份和政治都要清晰明朗的。
就这样,挑来挑去的选中了于若木。当时的于若木还在护理部上学,得知这个消息后连忙推脱。
她根本没有工作经验,而且还要照顾的是一个大人物,所以于若木决定不能做。
但党中央认为只有她能胜任,而且她的工作也不重,就是给陈云上药。看到党中央的坚持,于若木决定放手去做。
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了陈云的家里,于若木就看到了属于自己的办公桌。经过了解后,于若木发现陈云没有领导架子,为人和蔼可亲。
随着时间的流逝,两个人也越来越熟悉,陈云甚至直接了当的提出想要交往的话。
陈云可不是一时兴起,他思考了很久,才决定说出来的。其实陈云之前是有一任妻子的,但是碍于双方思想的不一致,最后才离婚的。
本来感情上就有旧事,再加上陈云还比于若木大14岁,所以在爱情上,陈云还是很忐忑的。
他不想隐瞒自己的过去,对于和于若木的爱情,他非常的慎重,所以选择坦诚。
于若木听到这番话后,其实自己的内心也一样的纠结。她对陈云的确有好感,但是毕竟年龄的差距在这里,于若木想要好好思考。
这么多天的相处,于若木也是看在眼里的,最终于若木决定答应陈云。
本来爱情的到来是好事,但是陈云身体好了以后,很快就被安排走了。于若木也是如此,被要求回学校继续学习。
异地恋的那段时间,于若木经常写信给自己的哥哥吐露爱情的心声,也会表达自己对陈云的思想。
于若木和陈云的爱情经过炮火的洗涤,两个人更加坚定了。在1938年,两个人在延安结婚了。
由于设施的简陋,当时两个人婚礼只是花了一块钱。因为很多东西都有党中央进行安排,至于多花的钱都买的喜糖。
两个人的幸福生活持续了多年,每当两个人提起来甜蜜的过往时,脸上都是带着笑意的。
不过可惜的是,在1995年,陈云因病去世。爱人的离开彻底打击到了于若木,但好在看到薄熙成邮寄来的书信。
纸上的爱情
这三封书信其实是于若木写给她哥哥的,于若木的哥哥当时还在伦敦,两个人隔着天南地北。
但是于若木有了爱情以后,决定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告诉哥哥,这就有了第一封信。
在这封信上,于若木告诉哥哥,陈云是一个如何的人,他们是怎么相识的,又是怎么相爱的。在书信里面,可以看出于若木对于陈云十分满意。
其实于若木和陈云恋爱的消息传开后,于若木还有一个哥哥来到延安。当时在得知陈云比妹妹大14岁的时候,家里人本来不想同意的。
但是后来于若木的哥哥和陈云见过一面,被对方的谈吐折服,又同意了这个婚事。
结婚后,于若木也没有忘记远在伦敦的哥哥,不过这一次写信,其实是为了向哥哥讨要一个礼物。
在第二封信上,于若木想要哥哥送给陈云一个钢笔,不过还是希望在力所能及下,不要太过勉强。
后来抗日战争爆发,于若木和哥哥的联系就少了。但正是这段抗日战争,让于若木和陈云的感情更加深刻了。
根据陈云的回忆,在走长征的路线时,陈云走路飞快,于若木还因为跟不上而哭过。
等到条件稍微好一点的时候,于若木就给伦敦的哥哥写了第三封信,当时于若木把国内的环境都告诉了哥哥,还告诉哥哥有关抗日战争的情节。
不仅如此,于若木还在信件里写了和陈云恋爱的事情。这个时候于若木已经三十五了,但是谈论起爱情,于若木还宛若一个小孩子。
不过实事证明,爱情就会让人变成小孩子。战争时期,于若木害怕陈云着凉,特意在背上缝的厚厚的。
陈云还吐槽过,这么看自己仿佛驼背,但是陈云还是美滋滋的穿上了。
新中国建立以后,两个人有了更多的时间相处,于若木对陈云更好了。由于年纪大了,陈云吃饭喜欢吃软乎了,于若木就会想办法去做。
为了能够照顾好陈云的身体,于若木竟然自学成为了一个营养师。陈云对于夫人于若木的指令,也非常听话。
他喜欢吃咸肉,但是这种东西营养不好,不适合陈云。在于若木的劝说下,陈云就不吃了。于若木认为胡萝卜对陈云好,陈云就会每顿都吃两块。
在于若木的照顾下,陈云的身体越来越好,但是还是架不住灾难的折磨。在陈云去世以后,于若木经常会伤心。
结果此时的薄熙成竟然看到了于若木写给哥哥的那三封信,其实于若木的哥哥早就回到中国,但是不知道由于某种原因,这三封信也丢失了。
小商小贩们看到三十年代的邮戳,才选择留下并且售卖的。代表着于若木和陈云的爱情书信,漂泊了半生,兜兜转转竟然又回到了主人的身边。
结语
老一辈的爱情让不少人感到动容,他们在艰难的环境下,还能诠释这美好的爱情。他们真的做到了,车马慢,一生只爱一个人。
陈云和于若木的爱情中,让人看到了相濡以沫的坚持,更看到了一生挚爱的代名词。
参考资料:
百年潮——《追忆陈云和于若木同志》 赵天元编著 2022-2-04
《永久的感动 走进老一辈革命军 风范篇》——陈云的故事 史全伟编著 2022
中国新闻网——《薄一波同志生平: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
更新时间:2025-04-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