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退出冠军赛养伤,3次连输陈芋汐,令人心疼

文|伊力

编辑| 伊力

前言

如今,全红婵陷入了"连败魔咒",连续三次不敌队友陈芋汐。

而2021年的她在东京奥运会上以逆天的成绩夺冠,创下奥运历史最高分纪录。

她的"水花消失术"让全世界惊叹,媒体称她为"百年一遇的天才"。

当初的天才少女遭遇了什么?

成绩下滑因伤退赛

这次全国跳水冠军赛中,全红婵因旧伤复发无法参加比赛时,遭受了舆论攻击。

在2022年布达佩斯世锦赛、2023年福冈世锦赛、2024年多哈世锦赛,她连续三次败给队友陈芋汐,甚至在207C动作上多次失误,被网友调侃"水花终于回来了"。

直到在全国跳水冠军赛中没有出现全红婵的名字,关于“全红婵到底还行不行”的舆论彻底爆发出来。

早在2021年全红婵夺冠时,中国跳水传奇高敏就曾公开呼吁,"不要叫她天才,跳水没有天才,只有刻苦训练。她才14岁,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大家能给她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

然而,大众当时沉浸在胜利喜悦中的舆论,并未真正重视高敏的警告,这时的全红婵不过才14岁。

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红婵一次又一次的获得奖牌,在这背后是成千上万次的跳水训练,也为身体埋下了不少隐患。

直到现在,正是全红婵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长身体的时候,而跳水运动员对身材却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

面对青春期的发育,陈芋汐显然能够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节奏,一步步稳定成长,而全红婵却没有她这么有经验。

接连的失误以及愈演愈烈的舆论给全红婵那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再加上之前留下的旧伤。

无论是身体上伤痛还是心理状态的失衡,全红婵最终退出了这次比赛

但也由此带来了更多的讨论。

从全红婵在21年夺得金牌之后,人们的目光聚焦在她的一言一行,甚至也注视着她家人的行动。

红火后的是是非非

在全红婵那一跳出名后,除了获得的比赛奖金,还有甩不掉的目光,带来了一堆堆的是是非非。

现在,全红婵的老家即将翻新,就此事却迎来了部分网友的不满

一座两层半的农村自建房在他们口中成了夸张的代名词,更是猜测起她家人的不怀好意。

事件不断发展,最终逼得全红婵家人出面解释,一切的手续合法合规,钱也是其哥哥自己赚的,高地基也是同邻居商量过的。

除了这些,还有之前有舆论传出全红婵给母校捐款四百万,但被母校辟谣,就在大家怀疑全红婵时,才发现全红婵自己都不知道捐款的事。

在2021年全红婵刚刚夺冠的时候,她的家被迫成为了新的打卡点,粉丝围在周围一眼望不到尽头,这些举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地的经济状况。

但却是以一位刚获得冠军的14岁孩子无法回家,甚至自己的家人都因为她无法正常生活为代价。

而在去年全红婵参加港澳行活动时,本来一场普普通通的活动因为粉丝的疯狂靠近将全红婵吓进了洗手间,这时的她才17岁。

粉丝的疯狂行为严重影响了她的正常生活,也带给他不可磨灭的心理伤害,而这种疯狂行为也并不少见。

在去年的8月,王昶刚下飞机就被粉丝围堵被迫开启一场“加练”,10月,王楚钦被人举着相机怼脸跟拍。

成年人面对这些疯狂的粉丝还尚且无法应对,更何况还是个孩子的全红婵。

除开现实造成的困扰之外,网络的舆论压力也是压到全红婵的稻草之一。

14岁的全红婵跳出了令人惊艳的成绩,现在的全红婵也不过才18岁,但现在的她也无法找回当初的状态。

对于跳水运动员来说,不同的项目对地形的要求也不同,他们在控制体重的同时,还要保持足够的营养摄入。

14岁的全红婵与18岁的她相比有着明显的身高与体重的变化,再加上常年训练受的伤,这时的她注定无法获得当初的成绩。

然而,面对这种情况,舆论只关注她的成绩如何,其背后的艰辛与痛苦却只字不提。

这种变化真的没有办法吗?

打破"伤仲永"魔咒

面对是身材的变化,也有跳水运动员克服过这种困境。

任茜作为跳水运动员也曾经面临着生长发育的难关,一度陷入低谷,随着团队的开导与训练,靠着对跳水的热爱,她重新站在了赛场上,赢得了奖牌。

甚至如今的陈芋汐也在之前面临着成长发育的痛苦,相比于全红婵,陈芋汐能够好的面对自己身体的变化,调节压力,获得现在的冠军。

陈芋汐经历了更多起落,包括生长发育期的技术调整和心态磨练,这些经历反而成为了她的优势。

现在摆在全红婵面前的有着207C的失败与生长发育的压力,当她突破207C的心理障碍,就像当年郭晶晶攻克"反身翻腾两周半"一样,那她在跳水上的表现会更加的亮眼。

而陈芋汐这种"比赛时,我只想动作,不想结果。"的心态,正是全红婵需要学习的,不要将他人施加给的“完美”成为困住自己的枷锁。

除此之外,也请大家给她成长的空间,而不是夺冠时的高捧与失败是的唱衰,更不是借着所谓的喜爱给她的生活带来困扰。

她除了是跳水运动员外,她也是一个刚刚成年的孩子。

全红婵的故事,不仅仅关于体育,更关于大众如何对待"天才"、如何定义成功。

为什么要期待一个18岁的女孩永远完美?放下对"不败神话"的执念,允许全红婵像普通女孩一样成长。

体育的真正魅力,不在于永不失败,而在于每次跌倒后,都能重新站起来,在质疑中坚守初心。

当我们下一次看到全红婵站在跳板上时,或许可以少一些对"完美表现"的期待,多一些对她勇气的欣赏。

因为在那纵身一跃的背后,是一个正在学习如何与压力共处的年轻生命,而这份成长,远比金牌更为珍贵。

信息来源:

新民晚报2025-05-21《全红婵因伤退赛!此前跳水世界杯三度负于陈芋汐,获银牌》

光明网2024-09-02《“全红婵被吓哭了!”》

新京报2021-08-19《“被看见”的全红婵》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23

标签:体育   冠军赛   心疼   跳水   舆论   天才   粉丝   成绩   压力   运动员   家人   身体   冠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