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的价格,从来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它是市场对“货币信用”的集体投票,也是对抗不确定性的“安全锚”。黄金这东西,说玄乎是“避险资产”,说实在就是“钱变毛了之后的底气”。
黄金目前涨幅的背后,是黄金的“本职工作”——对冲纸币超发,填平纸币超发的坑。1980年金价创850美元/盎司的新高,当时美国通胀率高达13%。若按当前3%的通胀率调整,1980年的高点相当于今天的3980美元/盎司。
全球货币超发、“去美元化”趋势,仍支撑黄金的“抗风险价值”。黄金的价格,从来不是“应该值多少钱”,而是“市场对风险的定价”。当前价格虽高,但它反映的是:大家对纸币信用的担忧;对“手里有实物”的安全感需求;全球央行与投资者的集体选择。
现在不是老百姓买不买的问题,是各国央行在抢——2023年全球央行买了1037吨黄金(历史新高!),中国央行也连续17个月增持。连曾经喊“黄金无用论”的巴菲特,都悄悄加仓了黄金股。大佬们的钱包,比K线图更诚实,他们用真金白银投票:长期看,黄金还是“抗风险神器”。
对普通人来说,与其纠结“贵不贵”,不如想清楚:你要的是“抗通胀的压舱石”,还是“短期赚快钱的工具”——前者,当前价格是合理的;后者,需警惕波动风险。
更新时间:2025-11-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