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全球贸易与地缘格局骤然变脸。彭博社、路透社、加拿大电视台等多家权威媒体同时发声:北美、拉美、亚欧三地连环传来重磅信号,华盛顿紧急敲响贸易警报。仅两天内,三道坏消息直击特朗普团队命脉。美国财政部紧急表态,贸易谈判时间窗口或即将关闭。数据不会撒谎,全球都在屏息以待。
9月的华盛顿气氛异常紧张。48小时内,美国遭遇来自加拿大、墨西哥及本土农业的三道“贸易警报”。就在特朗普团队试图维持对华高压政策之际,局势突然逆转。
加拿大电视台(CTV)最新报道,加拿大政府正在紧急评估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政策。2024年,为配合美方遏制中国新能源产业,加方曾大幅上调中国电车关税。彼时,中国品牌在加拿大市场份额微乎其微,但政策意图明显——对美“示好”,站队西方阵营。
但一年后,风向突变。加中贸易敏感点——油菜籽出口,被中国精准反制。20万就业岗位、430亿加元产值、50亿加元出口额直接受挫,让加拿大西部农民与企业陷入困境。加拿大政府虽紧急拨款3.7亿加元补贴,却难以平息产业链焦虑。加拿大油菜籽理事会公开拒绝补贴直言:“要市场,不要救济。”
加拿大农业部长希思·麦克唐纳在渥太华对媒体表示,是否取消对中国电车关税“正在考虑”,释放出政策松动信号。西部农业省省长也高调发声,要求政府正视现实。加方“以电动车换油菜籽市场”的尝试,成为当前北美媒体争议焦点。欧洲、澳大利亚、土耳其等国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国际贸易格局摇摆不定。
加拿大农业部长希思·麦克唐纳
美西方媒体近来持续炒作“墨西哥对中国加税”,令中墨贸易蒙上阴影。9月12日,墨西哥总统辛鲍姆在全国电视讲话中澄清:墨中关系稳定健康,关税措施仅针对未签贸易协议国家,绝非针对中国。下周,中墨双方将就相关政策展开磋商。
墨西哥是北美自由贸易体系中的关键一环。特朗普政府曾多次通过“美墨加协议”(USMCA)对邻国施压,试图在全球供应链上孤立中国。然而,墨西哥政府的公开表态打破了美方的设想。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墨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长12.6%,墨西哥对中国出口高新技术产品占比创历史新高。
墨西哥总统辛鲍姆
墨西哥立场的转变,令华盛顿陷入被动。资本市场迅速反应,北美物流、农产品、汽车出口股价波动明显。墨西哥的选择权已不再单一依附美方,“一带一路”拉美分支项目近年在墨西哥持续落地,中墨资本、技术、产业融合加速。
美豆农的抗议声浪在今年秋收季节进一步扩大。美国农业部与路透社联合数据显示,2025年9月,美国对中国大豆出口量同比下滑38%。巴西成为中国最大豆类供应国,巴西农业产值突破历史高位。美国大豆协会紧急致信白宫,呼吁特朗普政府“务必恢复中美正常贸易”。
大豆不仅是美中贸易的“晴雨表”,也是美国农民选票的风向标。2025年伊始,美国国内农产品价格波动剧烈,玉米、大豆、小麦等主粮出口利润大幅缩水。美国农业州议员频繁在国会发声,要求调整对华贸易立场。CNN与《华尔街日报》联合调查显示,超七成美国农户认为“关税战让他们成为最大受害者”。
美国农产品出口困境叠加全球供应链重构,令美国农业板块承受巨大压力。特朗普团队在大选年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既要安抚国内农民,又无法忽视国际市场的回馈。
三道坏消息集中爆发,迫使白宫重新审视对华贸易策略。9月13日凌晨,美国财政部正式宣布,财政部长贝森特将在西班牙与中国代表团展开新一轮贸易谈判。这是2025年以来双方的第四次正面磋商,前三次分别在日内瓦、伦敦和瑞典举行。
全球金融市场高度关注此次谈判。美国国债规模已突破37万亿美元,摩根大通和高盛均警告,美债收益率若持续高企,将冲击全球资本流动。马斯克在社交平台直言:“美国政府正面临财政极限。”高盛最新报告认为,“美中贸易战升级将直接影响美国科技、汽车、农业、能源等多个核心行业。”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表示,对于平等、理性、建设性的磋商始终持开放态度。中方将坚持公平、互利、合规原则,不会在核心利益领域作出让步。尤其在稀土、半导体、新能源等战略性产业链上,中国底气十足。近期,中国稀土价格指数再创年内新高,全球高新技术企业对中国供应链依赖度不降反升。
加拿大在对华贸易中被精准反击,墨西哥则选择灵活应对。北美自由贸易格局逐步松动。2025年9月初,加拿大政府内部文件披露,外交和农业部门已就关税问题向总理特鲁多递交多份风险评估报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警告,若加方继续对华采取敌对政策,将面临GDP增速下滑、就业压力加剧等多重风险。
总理特鲁多
墨西哥方面,2025年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已成为墨西哥第二大贸易伙伴。墨西哥城至深圳直航航班数量翻倍,华为、比亚迪等中国企业在墨西哥投资规模创新高。美国难以再单凭“协议”约束邻国,墨西哥市场正加速融入中国主导的全球供应链。
美国近邻的“反水”,让特朗普团队在国际舆论场接连失分。北美贸易壁垒一旦松动,欧洲等国很可能迅速跟进。欧洲议会9月刚刚通过一项决议,呼吁“对华贸易政策回归理性、避免陷入大国博弈陷阱”。
2025年9月,全球货物贸易总量同比增长2.8%,但主要增长动力来自亚太与拉美新兴市场。国际清算银行(BIS)数据显示,全球美元结算比例首次跌破59%,人民币国际支付份额持续上升。
中国精准反制、灵活谈判、供应链稳健——这些特质让越来越多国家对“去中国化”政策保持警惕。加拿大的教训、墨西哥的调整、美国农业的困局,在全球范围内产生连锁反应。印度尼西亚、土耳其、沙特等国近期也在重新评估对华贸易政策,纷纷寻求平衡与合作。
美国政府的多边施压策略,正面临现实考验。面对“朋友圈”松动,特朗普团队不得不放下身段。美方急于推进协议,但中国掌握主动权,谈判节奏由己不由人。
48小时内的三道警报,已将全球贸易格局推向全新拐点。美加、墨美裂痕加深,北美经济链条再难闭合。美国农业、科技、能源等关键领域受到冲击,内部压力与外部挑战交织。中国以精准反制和持久谈判打开新空间,为全球经济带来更多不确定性与机遇。
谈判桌前,特朗普政府开始正视现实,放下强硬身段。美中博弈已走到关键路口,主动权在于谁能保持定力、谁能顺应全球市场新趋势。全球贸易棋局已然开局,未来的每一步,都将影响世界经济的走向。
参考资料:墨西哥总统最新涉华表态
2025-09-11 09:28·环球时报
加拿大农业部长还嘴硬:取消对华关税,不能坑其他行业啊
2025-09-10 10:24·观察者网
更新时间:2025-09-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