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从任天堂最新主机Nintendo Switch 2 的硬件规格公开后,不少粉丝一直以来都非常好奇,这台任天堂新主机在硬件性能上到底会更接近索尼的上世代主机PlayStation 4 还是本世代微软推出的Xbox Series S?
曾开发了《喋血求生》的爱尔兰游戏工作室Black Shamrock分享了他们团队针对Switch 2 主机硬件进行的深入分析,表示只要一款游戏能在Xbox Series S上跑到60fps,那照道理来说就能轻松在Switch 2主机上运行。
根据Black Shamrock的解释,Switch 2的GPU性能略低于Xbox Series S,而这样的差异在掌机模式下会更为明显,然而,另一个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Xbox Series S主机目前并不支持Nvidia的 DLSS等相关优化技术,但 Switch 2则不一样。
因此,这两台主机在GPU性能上依然是可以相互比较的。至于CPU性能方面,Switch 2的表现更加接近索尼PlayStation 4,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能更强。由于大多数游戏在优化良好时,往往都会更加仰赖GPU而不是CPU,因此主机与主机之间的表现差异还是会因游戏及其目标帧数而出现差异。
此外,他们也强调任何能够在Xbox Series S 主机上跑到60fps的游戏,一般来说都能被轻松移植到Switch 2上。至于那些拥有复杂物理运算、画面渲染或其他高需求元素的游戏,无论是想跑到30或60 FPS都可能面临更多挑战,或在移植的过程中需要进行额外的优化。但得益于DLSS技术,在Xbox受到GPU性能限制的情况下,同样也有机会在DLSS的加持下顺利移植。
继《马里奥赛车世界》后,任天堂即将在 Switch 2上推出的下一款重磅第一方游戏是《大金刚:蕉力全开》(抱歉,我还是不喜欢“咚奇刚”这个名字)。这款游戏预计将在本月发售,任天堂团队对这款即将发售的游戏帧率不稳定的问题给出了坦诚回应。
任天堂的游戏通常性能表现相当稳定,大多数第一方游戏都能以流畅的60fps运行。然而,在Switch这一代,我们看到任天堂即使将孱弱的硬件性能发挥到了极致,一些游戏的帧率仍远低于其目标值。
如今Switch 2刚刚上市一个月,游戏开发者已经不得不面对新主机硬件带来的诸多限制。《大金刚:蕉力全开》的试玩版虽然玩起来很愉快,但也揭露了游戏的一些潜在性能问题。游戏的目标是在原生1080p分辨率下达到每秒60帧,但目前在试玩版中存在一些明显的帧率波动问题。尤其是在大地图视图下,性能会在30fps和60fps之间快速波动。
不仅如此,在进行一些基于物理模型的互动,比如大金刚击打破坏远处的栅栏或桶时——游戏刷新速度可能降至30帧/秒。
《大金刚:蕉力全开》这款游戏中的可破坏环境非常丰富,有点类似沙盒游戏。你可以用巨大的拳头砸穿墙壁,挖隧道,还能撕下环境物体用作武器或平台跳跃工具。听起来确实很有吸引力,但其背后对3D体素引擎要求很高,这似乎对游戏性能造成了一定影响,导致游戏过程中的帧率明显下降。
虽然在游戏正式发售前无法下定论,但《大金刚》试玩版试图通过“降低远处动画帧率”的方式,来缓解全局掉帧现象。这种解决方案曾被应用在《精灵宝可梦:朱/紫》等第一代Switch末期的游戏中——为了缓解性能压力。众所周知,由于性能孱弱,上代Switch末期的很多任天堂第一方大作诸如《赛尔达传说:王国之泪》《精灵宝可梦:朱/紫》,都不得不以平均25帧的龟速运行了,严重影响了游戏体验,希望Switch 2能够改善这些问题。
任天堂一直以来都是一家标榜“游戏性”优先的主机厂商,尤其是在主机硬件方面,由于主机性能长期落后于索尼和微软等竞争对手,许多全平台作品在登陆Switch时,不得不放弃了许多业内最新的图形技术。尽管Switch 2正在缩小差距,试图在游戏中支持高达4K分辨率,并加入了光线追踪等技术,但从《大金刚:蕉力全开》(尤其是这种第一方大独占作)的表现来看,Switch 2的硬件性能仍不够强大,在发售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就遇到了性能瓶颈。
当然,广大任天堂粉丝也不必过于担心。与Xbox Series S 及PS4相比,支持DLSS帧生成技术的Switch 2显然拥有更大的画质提升潜力。但目前大多数游戏尚未采用DLSS技术(只有《赛博朋克2077》),但这通常得归咎于这些游戏的移植方式。因为这并不像直接将PC DirectX版本的DLSS技术“照搬”到Switch 2主机上那么简单,而是必须研究与Switch 2的NVN2图形API进行有效整合,因此会有大量额外的工作量。这可能会让部分开发团队决定暂时放弃尝试在Switch 2运用DLSS技术。
回顾历代游戏主机在生命初期和末期的游戏,随着游戏开发者对主机硬件和性能极限越来越熟悉,能找到各种方法突破硬件限制,游戏的画面和玩法都会变得越来越好。Switch 2尚处在生命初期,到了主机生命周期的尾声,开发者通常能让硬件发挥出真正的潜力,打造出这款主机上最棒的一批游戏。
比如索尼PlayStation 3,其特殊的架构当年是出了名地对开发者不友好,前期很多全平台游戏表现不及Xbox 360,被玩家吐槽为“PS2 plus”。直到PS3生命末期的《最后生还者》,作为顽皮狗为PS3量身打造的收官之作,才算是真正榨干了主机性能,展现出了远超PS3平台其他游戏的画面水准。
游戏以720P分辨率和30FPS运行,在PS3有限的硬件条件下,呈现出了细腻的人物建模、逼真的场景和丰富的光影效果。当遇到战斗激烈等复杂场景时,游戏会出现掉帧现象,这正是PS3机能不足以支撑更高负荷运算的表现。顽皮狗充分挖掘了PS3的潜能,将其性能发挥到了极致,让玩家在PS3末期体验到了近乎次世代的游戏画面。
希望随着Switch 2游戏开发者(包括任天堂的第一方团队)慢慢吃透Switch 2的性能,摸索出优化性能的方法,在Switch 2后续的游戏能减少性能瓶颈问题。
更新时间:2025-07-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