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具体信息来源已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编辑 乐乐
她是30岁连胜七场的女单冠军。
也是坚持五年不屈不挠的抗癌战士。
是不努力打球就要回家继承家业的“富商之女”。
也是很多人心目中体面高知的大学老师。
2025年7月14日。
美国WTT大奖赛的赛场上。
30岁的朱雨玲忍不住热泪盈眶。
谁也想不到,这位用七场连胜先后挑落王曼昱、伊藤美诚等顶尖高手。
五年前曾被医生断言 "再也无法拿起球拍"。
而赛后,其父采访中的一句“打完回来上班”更是让全网直呼凡尔赛。
从世界第一到抗癌战士再到WTT女单冠军。
这场迟来五年的夺冠之战,让朱雨玲的“传奇人生”再也藏不住了!
2025年7月14日。
美国大满贯女单决赛现场,气氛紧张得让人窒息。
代表中国澳门队的朱雨玲。
正与国乒小将陈熠展开一场激烈的巅峰对决。
比赛伊始,局势对朱雨玲极为不利,她连输两局,处于悬崖边缘。
但熟悉朱雨玲的人都知道,她骨子里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从第三局开始,朱雨玲像是换了一个人。
她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巧妙地控制着比赛节奏。
当最后一球落地,朱雨玲激动地挥舞着球拍,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这一刻,整个赛场被欢呼声与掌声淹没。
人们为她的精彩表现欢呼,更为她一路走来的坎坷历程而动容。
夺冠后的朱雨玲在接受采访时,情绪激动。
感慨地说:“回到赛场就像做梦一样。”
镜头扫过她颤抖的肩膀,领奖台上的奖杯在灯光下泛着冷光。
映出她脖颈上那道几不可见的手术疤痕。
2020 年东京奥运备战期,这个世界排名第一的天才少女像人间蒸发般隐匿。
连最亲近的队友都只收到一句 "身体不适" 的简短告别。
直到此刻,当她重新站上领奖台的一瞬间。
那些被刻意尘封的日子才随着泪水汹涌而出。
这时很多人才知道,她当年突然从国乒主力名单上消失,并非状态下滑。
而是被一则癌症诊断书撕碎了所有奥运梦想。
时间倒回2019年。
正值巅峰的朱雨玲坐拥7个世界冠军头衔,反手防御被赞“固若金汤”。
与陈梦并称国乒双子星。
东京奥运近在眼前,身体却亮起红灯。
集训期间,队医多次建议她进行全面检查。
但为了不影响奥运备战,朱雨玲选择了咬牙坚持。
然而,身体的状况并未因此好转,反而每况愈下。
终于,在东京奥运会队内模拟赛前,她不得不因免疫系统问题无奈退赛。
这也是她最后一次身披国乒战袍出现在赛场。
退赛后,朱雨玲在家人的陪同下前往医院进行了详细检查。
而检查结果如晴天霹雳 —— 甲状腺癌。
虽说这种癌在医学上算是“幸福癌”,只要及时手术就可能痊愈。
但对于一位正处于职业生涯巅峰,满心期待着在奥运会上为国争光的运动员来说。
这个消息无疑是在给她的职业生涯判了死刑。
因为这种手术的恢复期特别长。
恢复期间,她无法正常参与训练。
在竞争压力如此巨大的国乒赛场。
长时间不训练、不上场意味着什么自不必多说。
也正是因为这张癌症诊断书。
正值上升期的朱雨玲只能放弃了到手的奥运机会。
同时也宣布暂别了国家队。
而这一走,就是整整五年。
离开国家队的这五年间,朱雨玲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经,乒乓球是她生活的全部。
而现在,她不得不重新寻找生活的方向。
为了给自己挣来一条新路。
她果断在休养期间一头扎进了进书海。
用了几年时间成功拿下电子科大的博士学位,并成功在天津大学谋得了一个副教授的职位。
在旁人眼中,朱雨玲似乎已经完全告别了乒乓球,开启了全新的人生旅程。
但只有她自己庆祝,她对乒乓球的爱,始终未曾冷却。
于是,在经过深思熟虑后,她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归乒坛。
开启了她的逐梦 “二次征程”。
可回归之路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
长时间远离赛场,她的世界排名归零,积分全无,一切都得从头再来。
而且,由于疾病的影响,她的身体状态也大不如前,体能和技术都需要重新找回。
但朱雨玲没有退缩,她重新拿起球拍,每天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
从基础的发球、接球开始,一点点找回曾经的手感。
2024年5月,她以澳门队女乒教练的身份回归乒坛。
四个月后,她摇身一变又从教练变回了运动会员。
以29岁的年纪重新在赛场上“大杀四方”。
在经过了十个月的高强度比赛后。
她终于在WTT上“杀”回了领奖台。
凭一己之力连败七名顶尖对手,捧回了WTT女单冠军。
夺冠首日,朱雨玲父亲朱纪军的手机被记者打爆。
听闻女儿夺冠,这位父亲的反应却出奇地淡定。
沉默几秒后缓缓吐出15个字:
“赢就赢了,输就输了,打完了回来上班。”
接着又补一句:“不要太过宣传,她才刚刚恢复几个月。”
采访内容曝光后,网友被这“凡尔赛式淡定”震得目瞪口呆。
要知道,女儿刚在顶级赛事连斩世界名将啊。
这要放在其他人身上,怕是要敲锣打鼓庆祝。
怎么咱这位冠军家属就这么淡定呢?
这份从容源于底气。
作为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大小姐”。
小说里才会出现的“不努力打球就要回家继承家业”在她身上竟成了现实。
1995年冬,当绵阳老家的乡亲们还沉浸在年节氛围中时。
朱纪军已带着全部积蓄南下珠海。
他租下300平米的旧厂房,在锈迹斑斑的设备间挂起“豆萁科技”的招牌。
军工出身的他,将对精密仪器的痴迷倾注在半导体蚀刻技术的研发中。
十年沉浮,这家最初只有8人的小作坊。
竟成长为拥有军工二级保密资质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客户名单里赫然列着航天科工、中电集团等巨头。
虽说他们家还没有富到能跻身胡润百富榜。
可家族产业早已达到数亿级别,雄厚的实力在业界有目共睹。
也正是因为有了家里的托举,朱雨玲的乒乓之路走的一帆风顺。
她5岁握拍开始握拍,靠着惊人天赋被教练王强看重。
为了支持女儿学球,朱雨玲的父母直接买了一张专业的球台。
还在每个周末都请教练来家里给朱雨玲上私教课。
在教练的指导下,她12岁就入选了省队。
15岁就进入了国家二队,同年就成了世青赛史上最年轻的女单冠军。
这些年为了培养女儿,老朱怕是花出去了一套别墅钱。
当女儿因为病情可能要告别乒坛时。
也是父亲和家族企业在背后兜底。
朱纪军直接给了女儿一个董事的职位。
希望女儿能在商业上重新找到人生的方向。
可朱雨玲生来就不是会安于现状、被动啃老的人。
面对父亲的好意,她一边学习着商场上的知识。
一边考上了博士,还一边重新捡起了乒乓球的训练。
不仅人努力、励志。
朱雨玲的性格也丝毫没有我们印象中的大小姐脾气。
领奖台上,朱雨玲并没有得意忘形,而是特意拥抱了亚军陈熠。
“希望她不管外界评价,不卑不亢做好自己——这话也是说给我听的。”
此刻她身上叠印着多重身份,抗癌斗士、学者、企业家、球员。
有网友对比另一位冠军出身的高校教师郭焱。
当郭在解说中嘲讽队员“懂点事啊”,朱雨玲却给对手递话筒请观众鼓掌。
格局之差,霄壤之别。
当人民日报连发两条贺电,当海外球迷用英日韩语刷屏“Queen Zhu”。
这个无法代表中国出战奥运的姑娘,却让五星红旗在华人心中高高扬起。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世界里,朱雨玲用自己的故事书写了一段传奇。
她的每一次挥拍,都带着对生活的热爱。
她的每一次胜利,都凝聚着坚持与勇气。
未来的路还很长。
我们相信,朱雨玲会继续在她热爱的乒乓球赛场上绽放光芒,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与感动。
而她的故事,也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追逐自己的梦想。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
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朱雨玲获WTT美国大满贯赛女单冠军.新华社新媒体.2025-07-14
乒乓球世界冠军朱雨玲病愈归来:攻读博士、经营公司.正观新闻.2022-11-14
川妹子朱雨玲是如何成长为女乒“世界第一”?专访朱雨玲爸爸.红星新闻.2017-12-14
更新时间:2025-07-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