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跳水世锦赛,中国队压根没想走“保守路线”。
从全红婵、昌雅妮双双伤退开始,外界的关注点就变了——不再是“拿几块金牌”,而是“谁能接得住牌”。
梦之队这次下场的,是一支史上最年轻阵容。男队平均22岁,女队只有20出头,甚至有14岁的小将赵仁杰正式登上国际舞台。
你要说中国跳水队缺人?那当然不是。真正的理由就一个:中国跳水,不止要赢,还得换血,得在赢的同时,培养能赢十年的新主角。
去年巴黎奥运会那场10米跳台大战,全红婵和陈芋汐拼到最后一跳,几乎是“神仙打架”。
但今年的新加坡,观众等不来全红婵的空翻转体了。伤病拦住了她的脚步,她留在广东康复。这对观众是遗憾,但对国家队来说,是系统性保护,是更大的盘子。
陈芋汐继续压阵。她不仅是十米台三连冠的世锦赛老将,还要首次试水“混合团体项目”。她也说得直白:“挺兴奋的,希望给自己一个满意的表现。”
换句话说——全红婵先休息,陈芋汐继续冲,而她背后的年轻面孔,正要出现在聚光灯下。
在女子三米板项目上,一场“内战”正在上演。
去年巴黎奥运会,陈艺文和昌雅妮合作夺金,一时风头无两。但这届世锦赛,昌雅妮也因伤缺席,陈艺文只能换搭档陈佳出战双人项目,单人项目则迎来了真正的“新旧交锋”。
陈佳不声不响,却战绩惊人。今年她在跳水世界杯两站都赢了陈艺文,而且得分还高过陈艺文在奥运会的夺冠分数。这就不是“偶尔爆冷”,这是系统性超车的前兆。
陈艺文自己也说得明白:“现在有了新的竞争,比赛会更紧张。”
对梦之队来说,这不是坏事,而是升级的必经之路。
男队这边,变化更大,几乎可以说是一次“主动脱胎换骨”。
男子三米板继续由奥运冠军王宗源和老将曹缘坐镇,顶住第一线。
但十米台上,已经全是新面孔。
你可能没听过朱子锋、程子龙、赵仁杰这几个名字,但他们的战绩一点都不“生人”。
世界杯总决赛上,朱子锋和程子龙搭档拿下双人十米台冠军,个人项目还包揽了金银牌。
而朱子锋,今年才19岁,赵仁杰更夸张,
14岁,是这支中国队年龄最小的运动员。
注意,不是随队学习,是正儿八经参赛。谁说跳水不需要少年感?
去年全国冠军赛,赵仁杰就跟在朱子锋后头拿了亚军。那可不是随便挑出来的“未来希望”,是真刀真枪过了筛的少年猛将。
说到底,中国跳水这么干,不是无奈,而是战略主动。
一方面,老将需要保护。全红婵、昌雅妮、曹缘,这些人已经打了太多硬仗,每一场都要“完美无瑕”,没人能一直扛得住。该轮换的时候必须轮换,不然晚节不保的故事,在体育圈太多了。
另一方面,国家队从来不缺天赋选手,缺的是大赛锻炼的机会。你不把他们早早拉出来晒太阳、抗压,他们永远长不成全红婵、陈芋汐那种级别的选手。
所以,哪怕冒风险,也得放他们上场。
这届世锦赛,就是一块试金石——能顶住现场氛围、心理压力、全世界的聚光灯,那才叫“梦之队未来牌”。
你翻看过去十年跳水世锦赛的成绩,中国队就是一道天堑。上届拿了10个项目里的9金,总数129金,直接把“梦之队”这仨字刻进了世界跳水历史里。
但这种优势,往往容易让人产生惰性。你会觉得“反正我们会赢”,然后慢慢丧失了警惕心、危机感、更新能力。
梦之队真正的对手,从来不是外国选手,而是自己的自满与惯性。
而这届世锦赛,看得出教练组想清楚了——我们不怕丢一块金牌,我们怕的是十年后没人能拿金牌。
把朱子锋、陈佳、谢佩铃、赵仁杰全推上来,是给他们机会,也是给整个队伍一个提醒:你们不是不可被取代的,真正的主角是正在上来的这波人。
我们见过太多项目,在辉煌之后坠落。因为没人接得住火炬,因为下一棒太晚培养。
但跳水不一样。
从伏明霞、郭晶晶、吴敏霞,
到现在的全红婵、陈芋汐,这条路,中国走得清清楚楚。
而现在,是下一段路的起点。
谁能在这届世锦赛逆风爆发,谁就可能成为巴黎之后的“新神话”。
结局没人敢打包票,但这支中国跳水队,已经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他们没在怕输,他们只怕,不敢翻篇。
更新时间:2025-07-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