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镜相工作室,作者丨阮怡玲,编辑丨卢枕
今年是绝味鸭脖的第二十年,4月1日,全球各地开启周年庆,一片欢腾。4月10日,绝味鸭脖公布2024年财报,营收锐减,同比下跌13.84%;净利润腰斩,同比下跌34.04%;连门店数据都开始停止披露了,成为2017年上市以来业绩最差的一年。
目前,卤味品牌四大巨头都已披露2024年财报,除紫燕百味鸡外,周黑鸭、绝味食品、煌上煌的营收、利润数据均大幅下滑。去年周黑鸭门店净减少785家,煌上煌门店数净减少837家,据媒体推算,绝味鸭脖近16个月时间门店净减少了3821家。
收入利润下滑、持续关店背后,是卤味市场正在发生的一场洗牌乱战。在高价面前,年轻人纷纷转向价格便宜的热卤品牌,社区夫妻店、零食卤味品牌甚至自制热卤,都在抢占巨头们的市场。
一场卤味大乱战,正在持续进行中。
“外面卖的甜辣鸭货,别想挣我一分钱。”
社交媒体上,不少教人做卤味的视频火起来了。一条标签为“自制周黑鸭”的卤鸭货教学视频,收获了12.7万喜爱,14.3万收藏,3万转发。
这些年来,卤味品牌们价格一路上涨。此前有媒体统计,2012年,周黑鸭的线下鸭脖售价为45元/斤左右,如今价格涨至60元/斤左右。2022年初,绝味鸭脖将部分产品提价5%,同年7月,绝味再次对鸭掌、鱿鱼等部分品类调价,平均提价幅度达到7%至10%。现在,随便买点大牌卤味,都得花四五十元。
被“雪糕刺客”“水果刺客”教育过的消费者,开始将矛头对准“卤味刺客”。环境变化,原来三四十元购买卤味大家不觉得贵,现在已经难以接受, “年轻人为何不爱吃鸭脖了”“卤味三巨头为什么失宠”的话题频上热搜,网友留言最多的是,“真的吃不起了”。
另外,三只松鼠、百草味、良品铺子等零食品牌推出的真空独立包装卤味小食,脱骨侠、王小卤等以单品胜出的新卤味品牌,以及社区超市里的个体户们,都在卤制品赛道上给卤味巨头们造成冲击。
有意思报告调查的2296份答卷里,超过八成的受访者坦言,2024年已经减少了在连锁品牌购买卤味的频次,维持增加的占比仅为3.63%;减少卤味消费频次的1643位受访者里,影响他们购买频次的第一因素就是价格上涨,占比达86.67%。
价格降不下来,被定义成预制菜的品类普遍生存困难,年轻人慢慢抛弃巨头品牌,要么自做卤味,要么投向更为平价、新鲜的新兴品牌或卤味摊。《中国餐饮发展报告2022》显示,卤味行业前五,绝味、周黑鸭、紫燕食品、煌上煌、久久丫,市场占有率共计也才约20%,卤味是区域性市场,很容易形成本土化品牌,巨头们并没有市场支配地位。
近几年,除了因涨价失去客群,卤味巨头们也被诸多新品牌盯上了,热卤杀出重围。大品牌卖的贵,毛利还低;做热卤的小品牌卖得便宜,毛利却高。
北京本土热卤品牌卤力鸭创始人毛磊给了我们一组数据:从原材料上来说,自有供应链的卤味巨头们能比热卤门店的原料成本少3%~5%,但热卤的生产链条更简单,从原料工厂直接配送至各门店做货,没有仓储物流成本,没有“中间商”。算上调料,原材料成本接近45%,毛利率在50%~55%之间。
当然,这也会带来新的成本——门店里需要多一位做货的人。但毛磊认为,这几年人工成本其实在降低,而且如果是夫妻店,哪怕工作14小时也愿意,对于他们来说,这部分人工成本可以不计。而房租,毛磊要求必须在每平方米2000元以下。
过去二十多年,冷链卤味是卤味食品市场打通的一条路,而2021年被称为“新鲜热卤元年”,新鲜热卤企业数量同比增幅达到105.2%,有12家热卤品牌拿到了融资,多数是成立时间不超过5年的新品牌。新式热卤主打新鲜、现卤现卖,卤虎将、研卤堂、热卤食光、牛爽爽等新锐热卤品牌均获得融资,烟火气成为新的卖点和吸引力。
如今卤味巨头节节落败,行业内一些分析认为是因为消费习惯与消费场景的变化:“休闲向下,佐餐向上。”但毛磊觉得原因没那么复杂,新鲜出炉热腾腾的一定更好吃,卤味的休闲零食的定位是强加概念。
“卤味是红海市场,热卤是一个新的细分品类,像是一个偏蓝海的市场。”毛磊说。
广深地区栖头鸭、江浙地区留夫鸭、西安奋斗鸭、四川巴蜀王氏现捞、东北李华泽等热卤品牌,慢慢发展至今,都开了500~1000家店。而卤味作为整体已经变成了存量市场,规模可能每年下滑5%。
换句话说,新兴热卤品牌们抢占的,正是原来冷链卤味巨头们的市场。
现在的鸭肉很便宜,一斤10元左右,为什么做成卤味就变得这么贵?
以绝味为例,毛磊认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加盟的体系架构里“中间分钱的人非常多”。
于彭(化名)是绝味鸭脖的多店加盟商,他还有个朋友,因为区域保护没开成绝味,开了十几家久久丫,陆陆续续全部倒闭了。他分享,自己的门店去年平均净利润比往年下滑20%左右,今年营收好了一点。
近几年,绝味食品业绩不佳,因此以共渡难关为口号,对加盟商进行线上线下的货款补贴。
2012年,绝味成立“加盟委员会”,在全国划出上百个战区,让加盟商们当战区委员,以多级代理制的形式进行门店管理。从湖南一家小店,壮大为门店数最多的卤味品牌,绝味鸭脖笼络加盟商、饱和开店的策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逐级代理,层层分利,靠着这套“合伙人”模式,绝味并不靠卖鸭脖赚钱,而是靠加盟扩店,去分加盟商的利润赚钱。但是,分钱的人太多,让绝味很难降价。
实际上,绝味等卤味品牌的毛利率非常高,即便去年业绩不好,因原材料价格下降,绝味的毛利率还涨了5.94%,约30%。但是,绝味的销售费用一直猛涨,2024年,绝味食品销售费用支出6.67亿,同比增长23.31%,是上市以来最多的一年。这些钱,一部分用于加盟商补贴,一部分拿去打了广告,净利润不增反降;而大多小品牌销售费用则几乎为0。
为了迎合年轻消费者,周黑鸭与“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达成跨界合作发售联名款卤味产品,准备了兵马俑神情的立牌、DIY贴纸等文创;绝味食品两度与腾讯手游《元梦之星》展开合作,推出联名元梦杯;煌上煌也联名王者荣耀、江西华莱士、元气森林等多家品牌。
另一个原因,是绝味为了出品标准化、稳定化,支撑全国各地加盟扩店,投入大量资金在各地建工厂,搭建统一的中央厨房。工厂、运输、货损的成本,再加上品牌营销成本,分摊到每个门店、每盒产品、每个鸭脖上,定价自然就高了。而伴随着销量下滑,采购量减少,仓储成本、资金成本和货损等反而增加,利润也在下滑,降价更难。
但毛磊认为,卤味巨头们大量的营销投入,体现出他们仍然没有真正顺应用户需求的变化,了解用户想要什么。
年轻人,特别是年轻女性,的确是卤味的主要客群,但巨头们的销售方式、定价逻辑已经脱离当前他们的消费需求与消费习惯。按斤卖、家庭分量的包装,都是面向家庭采购,但年轻人如今多是单人居住或者情侣一起生活,分量一大,总价也就高了,自然阻碍了购买,“周黑鸭一买就是一盒,但顾客会觉得我吃不了这么多”。尝试低价,或许可以从客单价,而非单品售价入手。
然而,当品牌做大,必然丧失灵活性。一旦要改,收银系统、运输系统、仓储系统全部都需要改。不是所有企业都承担得起改革的代价。即便热卤流行,冷链卤味巨头们也不可能抛弃前期搭建的一系列基础设施。
去年,周黑鸭宣布全面铺开“锁鲜&热卤/散卤二合一门店”战略,推出约10种现拌套餐和热卤套餐,还设置了堂食区域;绝味投资了包括阿满百香鸡、廖记棒棒鸡、盛香亭、卤江南在内的品牌。一个做加法,一个绕曲线,但最终成效都不够理想。
想要顺应“万物皆可卤”的趋势,周黑鸭推出过小龙虾虾球、虎皮凤爪,但同样难以做出具有不可替代性、强竞争力的产品。
处处折戟,巨头们还尝试过许多跨行项目:周黑鸭卖调料、方便速食、椰子水,绝味食品卖奶茶,煌上煌想卖糖果未果。
哪里的战场都能伸进一只脚,但就是难以从卤味产品里找创新点与增长点。
毛磊曾经是在新三板、港股上市的公司的合伙人,每天出门司机接送,见的都是高层员工。某些程度上,他觉得自己能理解巨头们、老品牌们逐渐脱离市场的境况,身处高位,很难看到真实。
2023年,他和妻子双双失业,找到机会开创了卤力鸭热卤品牌,如今已经开出56家门店。靠着客单价低,现卤现卖,卤力鸭的许多门店都大排长队,复购率最高能达到70%,而行业内平均只有30%。
去年有几个月,毛磊也陷入到“迷信”增长的阶段,一直忙着加盟扩店。尽管店里也每天向上反馈问题,但他后来才发现,一旦创始人不下店,巡店的人可能也不严格了;创始人不试吃,其他人也不一定试吃了:大家的目标变成了追求销量,想着法搞促销活动,产品质量开始出现问题。
从产品质量下降体现到销量上有滞后性,他从后台数据发现一个常常购买的老用户有一个月没来买了,才发现不对劲。他主动打电话询问,想送些货挽留客户,老客户说:觉得门店最近的味道变了,不像原来那么好吃了。
于是,从去年7月开始,毛磊要求每家店周一送2个鸭头、2个鸭脖到公司一起试吃,这是每周周会最重要的部分,试吃成员加上股东的短视频运营公司里的员工一起,里面大多是年轻女性,正好是目标客群。用户评价则是毛磊在要求每位店长撰写的日报里最看重的部分。对于想进公司的工作的人,毛磊都要求先在门店里待上一个月,知道洗货、做货、卖货的流程,熟悉店里的系统,再谈其他。
毛磊对热卤赛道的前景有信心。他认为,产品、运营、流量是任何公司需要做到的三个部分。产品和运营足够简单,毛利就高——比如肯德基,就是鸡肉、土豆和糖水,但如果要做中餐,就太复杂了;他也了解到,肯德基运营人员里67%都是兼职人员,出品标准化之后,人员培训成本很小,也不用花费大量时间、精力管理。
但做热卤,实际上已经丧失了完全标准化的可能性。每个人做货师傅的手艺,同一个人不同时间、同一时间不同人,很难做到统一。口味不固定,这是热卤最大的痛点,“做餐饮的,其实做来做去就两个字——复购”,口味不稳定必然很难有高复购率。
像周黑鸭,最开始为了保证品质,做标准化,一直坚持只开直营门店,创始人周富裕曾坚信,“周黑鸭不做加盟,因为人掌控着终端,人是最难掌控的,没法掌控的东西我们不做”。但后来,为了扩张,周黑鸭也放开加盟,逆势开店,走上了类似绝味的路。
毛磊只能用最笨的方法:试吃每个门店,花大量的时间巡店,有问题立刻整改。据他调研,北京其他热卤品牌没有人能做到这一点。同样,这也是加盟扩张的最大难点。
店长难找,只能将好店长的经验提炼。靠毛磊自己一个个教,他分身乏术,就通过撰写经验总结文档,与AI技术团队合作,搭建专属AI的RAG知识库,利用AI降低运营难度。
如今他已经积累850多个门店文档,总共更新了26万字的开店经验。AI机器人名叫小卤,搭建到现在将近三个月,毛磊花了大精力、投入了10万元。
● 毛磊和与员工们一起写的运营文档和基于文档搭建的AI小助手。图源:受访者
当一个小品牌还在成长期时,多数是更谦卑的。
毛磊觉得,卤力鸭如今还不太能算作一个品牌,但现在市面上已经慢慢出现了抄袭者:“卤利鸭”“鸭卤力”,让他哭笑不得。能让妻子解决失业问题,毛磊觉得自己的目的早已达到。做千店、万店品牌,他当然想,但这既需要门店能赚钱,还需要公司能帮别人赚钱,让产业链上下游的都共赢,捆绑利益,才能做的长久——而这太难做到。
前车之鉴已经很多。几年前拿到融资的几个新式热卤品牌,已渐渐没了声量。
毛磊坦白,刚开始做出单店模型,逐渐扩张的时候,他挣到了钱;但处于现在的规模,却没挣到钱。门店数量到达一定程度,运营、管理各方面都必须加大投入了,可规模效应还没起来。而且品牌处于早期,必须让利于加盟商,所有公司费用只能由公司自己承担,自然是门店赚钱、公司不赚钱。这也是所有品牌发展的必经之路,品牌势能提升后才能有盈利空间。如今,他也承受着股东们对他的施压,要求他加快开店的速度。
或许,卤味真的只适合停留在小而美的阶段,价格才能低廉,味道才能保证,顾客才能满意,品牌也才能赚钱。
参考资料:
更新时间:2025-04-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