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70后上学的时候,当时通讯并不如现在的发达,上了大学之后要想和家人联系,多半是依靠书信,偶尔也有公共电话可以用。
到了80后时,很多大学生已经能够用上“24和弦音真彩手机”了,不过长途话费还是比较高的,所以并不是十分常用。
不过,从90后开始,通讯就比较发达了,后来微信也开始被人们广泛使用,大学生和家里的沟通就变得非常平常了,有时候一天视频好几次,似乎距离不再是一种隔阂了。
作为儿女,在和家长交流的时候,自然是充满尊重的,而作为父母,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也是比较庄重的。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的普及,不少的网络梗也逐渐地被人们所熟知,在这种环境下,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交流,就充满了很多的不确定性。
在小洲的心中,自己的父母一直都是那种中规中矩的标准家长,对自己充满了慈爱和关心,非常地稳重与亲切,同时也与年轻人的时代潮流所不容。
简单地说,就是那种和谐的家庭关系,但是家长和孩子之间还是存有一定代沟的。
不过,能够生在这样的家庭,小洲已经十分满足了,而小洲也因此对自己的家长十分地尊重,从小就非常听家长的话,无论是上小学,还是上中学,都沐浴在父母温暖祥和的庇护下。
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稳定的家庭环境,小洲也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大学,转眼间就已经大二了。
这天,小洲在和自己的父母微信聊天,期间父母问到小洲有没有谈女朋友,而小洲想到了之前家长“禁止早恋”的态度。
于是,已经谈恋爱的小洲就撒谎说自己还没有,结果却被父母马上就揭穿了,因为小洲的朋友圈暴露了自己已经恋爱的事实。
本来,小洲对父母知道自己谈恋爱这件事还十分的慌张,担心自己的父母会批评自己。
但是却没有想到,父母并不像一起拿一样阻止自己谈恋爱,反而变得非常的积极。
顿时小洲和父母的谈话就轻松起来,而小洲也肆无忌惮地介绍着自己的女朋友,小洲的父母也是听得津津有味。
就在这场交流即将结束的时候,小洲的父母却突然说道:
“放假带她回家玩啊。”
小洲以为是父母随口一说,就回到:“那我问问她。”接着就准备说拜拜。
但是,这时候自己的老妈却说道:“我不是在征求你们的意见,我是在通知你,希望你不要不识抬举。”
完全不同的画风,让小洲有点不太适应,甚至一度怀疑对面的到底是不是自己的妈妈,难道说是家里的弟弟又来捣乱了?
于是,小洲就问妈妈,这梗哪儿学的?
而妈妈直爽地回答:“网上”,便直接说了拜拜。
不得不说,妈妈的这个操作可真是霸气啊,网友也表示,这对话一看就是亲生的。
同时,小洲也并不因为妈妈的这般“强势”而感到丧气,反而感到非常的亲切与幸福。
因为网络梗的使用,就代表了自己的父母逐渐接受了现在年轻人的潮流,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代沟也将随着父母新思维的建立而消失。
随着网络的发展,现在无论是大人小孩,还是老人,基本上都已经把智能设备纳入到了日常的生活中。
从而让各个年龄段的人群能够就同一话题展开讨论,再也没有因为年龄而产生的隔阂问题了。
虽说很多人在最初接触网络的时候,可能充满了不信任等因素,但是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几乎所有人都慢慢地接受了网络和网络中的一切。
从而让思维同步化,这样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共同语言就会更多。
以前那种“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情况也会减少,孩子们组的局,家长们也能够参与进去了。
不过,对于家长开始逐渐接受网络梗这件事,网友们的态度仍旧是不统一的。
●支持者:家长接受网络梗有益于亲子关系
很多网友对于家长接受网络梗这件事,都表示支持。
因为从小洲的事例我们就能够看出来,如果父母可以接受一些年轻人喜欢玩的网络梗的话,那么和孩子之间的交流会更加的轻松。
孩子也更愿意和家长交流,这就营造出了一种积极的亲子沟通的局面,而这种局面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以及家长的家教实施,是有很大帮助的。
所以,家长结合搜网络梗是有利的行为。
●反对者:家长接受网络梗会弱化家长角色
另外一些网友表示,家长本质上是孩子的抚养者、监护人、成长导师,所以和孩子之间不应该完全“打成一片”,要保持一定的威严感,这样孩子才会对家长保持一种敬重的感觉,对家长也会充满信任。
但是,如果家长接受年轻人的网络梗,并且经常和孩子使用这些网络梗,就会弱化家长的角色,逐渐地转变为“朋友”这一角色。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家长当孩子的朋友不好,但如果长期处于这样一种状态的时候,就可能会导致孩子降低对家长的信任,降低家长的威严感,甚至产生家教危机,导致孩子对家长的话充耳不闻等。
那么,你认为家长应不应该接受网络梗呢?
结语
时代在发展,思想在进步,网络的兴起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是同时,我们也需要知道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用好则获益良多,用不好则一无所获,甚至还会深受其害。
更新时间:2025-07-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