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2日,瑞士日内瓦中美关税谈判刚刚结束,13日,李嘉诚见美国认怂示弱,旗下的长江和记实业突然紧急宣布停止向美国贝莱德财团出售巴拿马运河港口的交易。公告称:“此交易绝不可能在任何不合法或不合规的情况下进行。”
不过,这一决定显然应该是中美贸易博弈中,我国通过强硬反制赢得主动权的直接结果。此前,中美在日内瓦经贸谈判中达成阶段性协议,美国宣布取消91%对华加征关税,我国则同步调整反制措施,标志着美国在“极限施压”策略下的首次实质性让步。
李嘉诚从“套现跑路”,到如今的紧急叫停,那可是180度的大转向
2025年3月,李嘉诚在不请示不汇报国家的情况下,以22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57亿元)将巴拿马港口公司90%股权及全球43个港口资产出售给贝莱德财团的消息引发轩然大波。该交易涉及巴拿马运河两端的战略港口,而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多次宣称要“收回运河控制权”,甚至暗示不排除军事干预,但遗憾的是,尽管如此,这些仍然没有引起李嘉诚的警醒。
虽然长和强调交易“纯属商业行为”,但其出售的港口覆盖全球10.4%的集装箱吞吐量,且巴拿马运河承担全球6%的海运贸易量,其战略价值那是不言而喻的。
然而,出售巴拿马等港口的交易公布后,我国港澳办、外交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及各种官媒迅速反应,并提出外交部明确反对“任何损害国家利益的经济胁迫行为”,矛头直指美国意图通过控制运河削弱我国航运话语权。市场监管总局则依据《反垄断法》《国家安全法》启动审查,强调交易可能通过航运数据影响我国供应链安全。
按道理讲,生意人应该非常明白,只有国家的力量才是我们做生意、并拥有真正人权的基础,没有国家的护佑,一切都是列强的囊中之物、口中之食。下面再共同回味下,针对此事,我国靠国家力量打出的“从法律到舆论的全面施压”反制组合拳功效。
1是用法律审查阻挠交易:依据《反垄断法》域外管辖原则,要求交易方申报中国境内关联营业额,并评估数据安全风险,实质阻挠交易进程;2是用舆论施压让交易悔改:央视旗下媒体发文批评李嘉诚“将战略资源拱手让人”,引发国内舆论强烈反弹,长和股价一度暴跌4.5%;3是用多边外交削弱美国交易港口的基础:我国联合欧盟、东盟等经济体共同反对单边关税,并通过RCEP市场替代部分对美出口损失,削弱美国施压的全球基础。
正是由于这一系列的行动,迫使美国的贝莱德财团与长和的协议签署延期,最终促使李嘉诚在5月13日紧急叫停交易。
当然,也正是我国在日内瓦谈判中展现的强硬姿态,以及美国取消高额关税的妥协,才让李嘉诚终于相信国家力量的强大作用,而蓦然回头转向。
地缘博弈给国人的启示,当商人的利益与国家主权碰撞时,永远不要忘了“先有国,然后才有家”。当然,李嘉诚的“退让”揭示了跨国资本在地缘政治中的脆弱性。尽管其曾辩称“商业不需政治选择”,但美国冻结海外资产的威胁与我国维护主权的决心,迫使其重新权衡利益。此次事件亦为我国企业敲响警钟:涉及关键基础设施的海外投资需严守国家安全红线,避免沦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
当前,中美博弈进入规则重构期。日内瓦协议的“90天冷静期”虽暂缓贸易战,但围绕6G标准、碳关税等新兴领域的竞争或将更趋激烈。而我国通过反制港口交易与单方关税展现的战略定力,也为后续博弈积累了重要筹码。
本文的主要参考文献:
1.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东方财富网. 2025.
2. 李嘉诚旗下长和宣布暂停出售巴拿马港口. 新浪财经. 2025.
3. 中国市场监管总局审查长和港口交易. 新加坡新闻. 2025.
4. 中美达成关税调整协议. 军事中国网. 2025.
5. 外交部反对港口交易损害国家利益. 网易新闻. 2025.
更新时间:2025-05-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