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是胆赵子龙
第一季
拆穿演义滤镜,找出历史上真实的赵云
提到三国猛将天团,“五虎上将” 绝对是绕不开的存在。关羽的忠义、张飞的勇猛、赵云的全能、马超的神威、黄忠的老当益壮,这五人并肩而立的画面,早已深植在每个三国爱好者的心里。
尤其是赵云,白袍银枪、七进七出的形象,更是让无数人觉得他是 “五虎” 里的颜值与实力担当,地位与关张不相上下。
但如果告诉你,“五虎上将” 这个说法,在正史里压根不存在,赵云的真实地位,甚至和关羽、张飞差了一大截,你会不会觉得被罗贯中 “骗” 了千年?
翻开陈寿的《三国志》,那些被我们奉为经典的 “五虎” 设定,瞬间露出了文学虚构的底色。今天我们就顺着史料的脉络,拆解 “五虎上将” 的骗局,还原赵云在蜀汉集团里的真实位置。

在《三国演义》里,“五虎上将” 的诞生充满仪式感。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在汉中称王,随后大封功臣,明确册封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赵云为翊军将军,五人并称为 “五虎上将”。
罗贯中在描写这段时,特意强调五人 “位同列侯”,待遇相当,甚至在后续情节里,让赵云多次以 “五虎” 身份领兵作战,戏份丝毫不输关张。比如诸葛亮北伐时,赵云以 “五虎老将” 的身份担任先锋,力敌曹魏名将,延续了 “武神” 传奇。
之所以这样写,是罗贯中精心设计的文学手法。他需要一个 “完美武将天团” 来衬托蜀汉的 “正统” 地位,而赵云的忠义、勇猛与谦逊,恰好能填补关张的孤傲、马超的疏离、黄忠的年迈,成为这个天团里最 “亲民” 的存在。
但文学的浪漫,终究替代不了历史的真实。
陈寿在《三国志》里,对蜀汉武将的记载,直接戳破了 “五虎” 的虚构面纱。
《三国志》中,蜀汉武将的传记分为不同篇章,而篇章和顺序,直接反映了人物在历史上的地位。
刘备称汉中王时,给五人的官职,藏着最核心的地位密码。
简单来说,关张马黄是 “镇守一方的大将”,而赵云更像是 “刘备的贴身护卫队长”,两者在蜀汉集团的军事体系里,根本不在一个层级。
既然正史里赵云地位不高,罗贯中为何要花大笔墨把他塞进 “五虎”,塑造出一个 “完美武将”?
虽然《三国志》里赵云传记简短,但注引的《云别传》里,记载了他不少高光时刻。比如长坂坡救主、劝谏刘备归还田宅、劝谏伐吴等,这些细节展现了赵云的忠义、仁厚与远见,为罗贯中塑造人物提供了基础素材。
三国乱世,英雄辈出,但大多有明显缺陷:关羽骄傲、张飞暴躁、马超反复、黄忠年迈。而赵云的形象恰好弥补了这些空白 —— 他勇猛却不莽撞,忠诚却不盲从,有能力却不贪功,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对 “完美君子” 的所有想象。
《三国演义》的核心基调是 “尊刘贬曹”,罗贯中需要通过强化蜀汉阵营的 “人才实力” 来凸显其正统性。将赵云与关张并列,打造出 “五虎上将” 这个顶级天团,能让蜀汉的 “天命所归” 更有说服力。
虽然 “五虎上将” 是虚构的,赵云的官职也远不如关张,但这并不影响他在历史上的分量。
刘备对赵云的信任,远超普通将领。他让赵云掌管自己的禁军,保护家眷安全,甚至在临终前,把刘禅托付给赵云,让他 “早晚看觑吾子”。这种 “心腹之任”,是关张等统兵大将都没有的待遇。
而赵云的品格,更让他超越了官职的局限。他不贪慕名利,平定益州后,主动劝谏刘备把田宅还给百姓;他有战略远见,敢于在刘备盛怒时劝谏伐吴,哪怕触怒龙颜也不退缩。
这些特质,让他从一个 “杂号将军”,变成了蜀汉集团里 “精神标杆” 一样的存在。
说到底,“五虎上将” 的骗局,是文学对历史的浪漫改造。罗贯中用一支笔,把赵云从 “贴身护卫” 塑造成 “顶级猛将”,骗了我们千年,却也让这个形象深入人心。
但我们不必为赵云的 “真实地位” 感到遗憾。官职的高低,从来不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他的忠义、勇敢与智慧,早已超越了 “五虎” 的虚名,成为三国历史里一道独特的光芒。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是刘备,会给赵云更高的军职,让他独当一面吗?
你觉得赵云更适合做 “护卫长” 还是 “统兵大将”?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下一期,我们聊聊赵云的高光时刻——长坂坡:
长坂坡救主真相:赵云没七进七出,更没杀曹将,史书只记了 14 个字
更新时间:2025-11-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