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岐城 今何在:周原遗址 西周的“秘密基地”

要点速读↓

视频加载中...

近日,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揭晓,其中之一就是陕西宝鸡周原遗址。周原是什么地方呢?《封神演义》的周人都城“西岐”,就位于周原之上,周人也因周原得名。按照一般说法,周文王的祖父亶(dǎn)父开始在周原岐邑定都,文王时把都城迁到丰京(今陕西西安长安区);武王即位后,又迁都到稍东的镐京。至此,西周一朝,都以镐京为都城。

周原的最新考古发现,让我们对西周都城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陕西宝鸡周原遗址王家嘴一号建筑遗址(资料照片)

翦商之谜

“周原”一词出自《诗·大雅·绵》“周原膴(wǔ)膴,堇荼如饴”,意思是周原的土地非常肥沃美丽,就算是本身苦涩的野菜,在这里生长也会甜得跟糖一样。

据《史记·周本纪》,周人本来是西方的一个小部落,到亶父在位时,因为要避开戎狄的攻击,所以把都城从豳(bīn)迁徙到了岐山南边。豳地以及附近民众仰慕亶父的仁义,纷纷前来投奔。于是亶父就在岐山之南建立都城,并设置了各部门的官职,民众都纷纷歌颂亶父的仁德。

亶父有太伯、虞仲、季历三个儿子,季历又生下了儿子昌,也就是后来的文王。昌从小就很聪明,并且有上天的祥瑞。亶父因此认为,周室兴盛大概会在昌身上。太伯、虞仲兄弟知道父亲想立季历并传位给昌,两人就出奔到了南方蛮夷之地,断发文身来表示自己绝不回去。季历就这样顺利即位,并继承亶父的遗志,诸侯也都慢慢归附。

季历去世后,昌即位,担任西伯,也就是商朝西方的诸侯之长。西伯昌礼贤下士,吸引了不少人才投靠,从而引发了诸侯崇侯虎的猜忌。崇侯虎向商纣王说文王坏话,纣王就把西伯昌囚禁在羑里监狱。西伯昌在监狱中将伏羲八卦推演出了六十四卦。大臣们贿赂纣王,纣王一高兴,才释放了西伯昌,并且赐给他征伐的权力。

西伯昌被释放后,将洛水以西土地献给纣王,换取纣王除去炮烙的酷刑。通过这种方式,诸侯越来越尊崇他。虞、芮两个小国的人有案件纠纷,就来找西伯昌评理,但刚进入周原,就看到周人都互相礼让。两人非常惭愧,就各自回去了。诸侯听说,都认为西伯昌是天命所归的君主。

之后,西伯昌就开始攻打犬戎、密须,并且往东攻入商朝北边的黎国。商朝大臣祖伊警告纣王,纣王却坚持认为天命在己。后来西伯昌又攻打邘国,以及灭亡了宿敌崇侯虎。在消灭崇侯虎后,文王即开始修建新都丰邑,并从岐迁都到了丰邑。第二年,西伯昌去世,太子发即位为武王。武王又定都到了丰邑东边的镐邑,称为镐京。

近现代不少学者认为,《周本纪》对先周国君有所美化。《诗·鲁颂·閟宫》说:“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意思是说周太王(亶父)就展开了消灭商朝的谋划,所以太伯、虞仲的南奔,可能就是太王翦商计划的一部分。《诗·大雅·皇矣》说:“帝作邦作对,自大伯王季。”太伯的国家与季历应该不远,彼此能够互相照应。

古本《竹书纪年》也记录,季历即位后,攻打鬼方、燕京戎、余无戎、始呼戎、翳徒戎等戎狄部落,互有胜负,被商王文丁任命为牧师,也就是诸侯之长,统领西方诸侯。但季历的强大又引发了文丁的猜忌,所以最后季历又被文丁所杀。因为这个原因,文王即位后就攻打过商朝。

《皇矣》也记叙了文王攻破崇城池的经过。崇城城墙高大坚固,周人出动了爬城工具、攻城冲车,这才攻破了崇城。斩杀了不少敌人,抓到成群的俘虏后,将他们割下耳朵,最后才招降了崇国民众。可见周人的扩张也是伴随武力和血腥,并不单纯依靠仁德就能感化他国民众。太王、王季、文王大约也都已经称王,并非商纣王的下属大臣。

《诗·大雅·文王有声》还说文王“既伐于崇,作邑于丰”,武王“考卜维王,宅是镐京”。总之,按照传世文献的说法,周原岐邑大概只是太王、季历、文王三代周人都城所在之地。

城址确认

西周灭亡后,周原沦为废墟。从汉代开始,这里就一直出土大量西周青铜器,逐渐引发世人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晚清四大国宝”——散氏盘、毛公鼎、大盂鼎和虢季子白盘均出土于宝鸡地区。其中毛公鼎内有铭文32行497字,是现存铭文最长的青铜器。这些发现都暗示,宝鸡地区在西周时期仍是重要的聚居地。

1933年,当时的国立北平研究院对宝鸡斗鸡台沟东区基葬发掘,开启了现代科学的西周考古工作。新中国成立后,考古工作者又在这里进行多次调查发掘。从1976年开始,考古工作者进行了大规模发掘工作,其中在岐山县京当乡和扶风县法门乡、黄堆乡交界一带,发掘了大量西周建筑、墓葬、作坊遗址以及大批窖穴,足以确认这里就是周原中心岐邑所在。

周原遗址出土的青铜器(资料照片)

上世纪周原考古最重要的发现,就是岐山凤雏和扶风召陈两组大型建筑群基址的发现,其中前者的时间约在早周,也就是文王在位前后;后者的时间约在西周中期偏后;附近扶风云塘、齐镇、齐家等地,还发现了西周制骨、冶铜、制陶作坊及平民居住遗址。这些基本弄清了周原的范围、岐邑的位置及布局。

上世纪周原考古还有两种重要的遗物发现,一是周原甲骨的发现。凤雏村甲组基址西厢二号房有两个窖穴中,发现了一万七千余片甲骨,其中有文字的就有两三百片之多。这是继殷墟甲骨文之后的甲骨文的又一次重大发现。古文字学家李学勤认为,这批甲骨的年代上起周文王,下及康王、昭王,包括了整个西周前期。

另外就是周原青铜器的发现。周原青铜器出土非常丰富,不少还是以窖藏而非墓葬形式出土,这就包含了世家数代的制品,如1975年岐山董家村出土了“裘卫四器”和朕匜,1976年扶风庄白出土了微史家族的墙盘等。微史家族铜器年代上起周初,下到西周晚期。这些只是岐邑一带的发现,宝鸡地区还有不少西周青铜器出土,可以算是大周原的范围。

朕匜(yí)的铭文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判决书。说的是西周后期夷王某年三月甲申日,法官伯扬父认为牧牛犯了重罪,理由是牧牛曾经发誓,五名奴隶归属上司朕,但后来牧牛又与上司争夺。所以伯扬父判决牧牛归还奴隶,本应判鞭刑一千和墨刑,改为鞭刑五百和面蒙黑巾,此外还罚金三百给朕并重新发誓。朕就用罚金制作了这件青铜器。

墙盘铭文长达284字,作者是周共王时史墙微氏,前半部分讲的是文、武、成、康、昭、穆、共七位天子的主要功绩,后半部分则说是高祖、烈祖、乙祖、亚祖、文考乙公五位祖考的生平事迹。其中证实了某些文献记载,比如说周昭王南征楚荆;也填补了一些文献空白,比如说武王灭商后还攻打翟柤、夷童。

西周灭亡后,春秋前期,秦人又定都周原附近的雍城(今宝鸡凤翔区),至战国前期才迁都。今天宝鸡市被称为“青铜器之乡”,很大程度就得益于周、秦的物质遗存。宝鸡市还建有闻名中外的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成为全国最大的青铜器主题的博物馆。近年,在扶风县法门镇召陈村,又建有宝鸡市周原博物院,展示周原的最新考古发现。

尽管上世纪的周原考古就有诸多发现,不过却始终没有发现周原城址,这不得不说是个遗憾。所以过去有种说法,周原仅仅是周原的宗教中心和贵族的居住地,只是由一些散居的聚落组成,而不认为是都城。但在近年,这个遗憾终于填补上了。2021年末,考古工作者确认了周原西周城址的存在。

时至今日,考古工作者确认了王家嘴一号建筑为先周文化遗址,是目前所见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先周文化大型夯土建筑,为确认周原为先周都邑提供了关键证据;同时发现了建造于不同时期的三座西周城垣,并呈现宫城、小城、大城的三重结构。其中宫城南门外壕沟内又出土了甲骨265片,初步辨识出296字。

这样一来,就有学者对于西周都城在镐京的传统观点提出质疑。周原考古队曹大志先生指出,传世文献中的“周”“宗周”指的应该都是周原,这才是西周王朝的首都,周武王新建的洛邑(今河南洛阳)是西周王朝的东都。至于丰、镐有一些祭祀、行政活动,但并非真正的政治中心。这个观点目前看来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来源:北京晚报·五色土

作者: 林屋公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0

标签:历史   西周   遗址   秘密   基地   都城   宝鸡   青铜器   岐山   发现   诸侯   商朝   宝鸡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