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阿姨今年58岁,年轻时就爱打扮,特别是对头发的颜色很讲究。从黑发染到棕色,再到最近流行的亚麻色,只要有新颜色她都想试试。这些年来,她基本上每个月都会去理发店染一次头发,朋友都说她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
可最近她在微信群里看到一篇文章说长期染发会导致癌症,把她吓得不轻。她开始纠结了:难道自己这些年都在自杀吗?这个担心是不是多余的呢?
我们每个月甚至每周去染一次头发,真的会得癌症吗?

很多人害怕染发就是因为听说染发剂里含有有害物质,但到底含的是什么,大多数人并不清楚。染发剂主要由着色剂和氧化剂组成,着色剂就是让头发变色的物质,氧化剂则是用来帮助着色剂进入头发内部的催化剂。
老百姓听得最多的危险物质就是苯胺这个名字。苯胺确实是一种有机化学物质,在某些高剂量的实验条件下可能对身体有害。但这里有个关键点容易被忽略,那就是剂量问题。一个东西有没有毒,关键不在于它是什么物质,而在于你接触了多少。就拿水来说吧,每个人都离不开水,可一个人一次喝太多水也会有危险。

现在国家对染发产品的管理比较严格。无论是进口的还是国产的,只要在中国市场上销售,就必须符合化妆品安全标准。这些标准规定了苯胺、间苯二胺等物质的最大限量值,超过这个量就不允许销售。这意味着你在正规渠道买到的染发剂,里面有害物质的含量都是在安全范围内的。很多小作坊或者三无产品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
这个说法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源于一些老旧的研究数据和对数据的误读。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一些研究人员在动物实验中发现,某些染发剂成分在特别高的剂量下可能有致癌性。这个研究结果被逐步传开,慢慢演变成了现在大家听到的那样。
但是这里面有很多门道需要理清。那些研究用的剂量往往是人类实际使用剂量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动物实验的结果不能完全套用到人身上,人和老鼠的代谢系统差别很大。再加上现在的染发剂配方已经改进了很多,比起三十多年前的产品安全性能提高了不少。

让我们来看看现在国际上主流的医学观点。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曾经对这个问题进行过评估,结论是目前证据不足以证明使用个人染发产品会增加癌症风险。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同样认为,市面上的安全染发产品不会导致癌症。我国的皮肤科和肿瘤科医生的共识也是相似的,正常使用合格的染发产品,得癌症的风险并不会显著增加。
当然这并不是说染发剂就完全没有风险。有一小部分人可能对染发剂中的某些成分过敏,会出现头皮发痒、发红甚至长小疹子的情况。但这种风险是过敏反应或者皮肤病加重,不是致癌。
医生总结了几句话,记住这些就能放心染头发。
1.选对产品最关键
去正规的美发店或者大型商场、超市购买产品,千万别贪便宜买三无产品。正规渠道销售的染发剂都经过检测,有质量保证。如果你是在网上买,就看看有没有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这样的资质标志,还要看生产批次、保质期这些基本信息。

2.时间间隔不要太紧
理想情况下,两次染发之间最好间隔六周到八周。如果时间间隔太紧,根部容易形成一个明显的色差,很多人就会经常去补染,这样就等于增加了接触染发剂的频率。而且头皮需要时间来修复,太频繁的染发会让头皮一直处于刺激状态。
3.操作过程要规范
最好不要自己在家里染,因为很容易操作不当让染发剂接触到头皮。专业人员会在头皮上涂一层隔离霜,这样可以有效保护皮肤,防止染发剂直接接触。还会控制染发剂的停留时间,不会让它在头发上停留太长时间。如果你一定要自己染,就要全程戴上手套。
4.敏感人群要特别小心
孕妇最好就别染头发了,虽然说没有明确证据表明会伤害胎儿,但既然有这个疑虑就没必要冒这个风险。本身有头皮疾病的人,比如患有脂溢性皮炎或者头皮癣的人,要等治好了再染。对某些物质过敏的人,在染头发前一定要做过敏测试,把一点点染发剂涂在耳后或者内手臂,等二十四小时看有没有反应。

长期染发并不必然导致癌症,这是一个被过度夸大的风险。但这也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随意染发、不加防范。科学的态度就是既不要因为害怕而放弃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也不要因为侥幸而忽视可能的风险。选择正规产品、控制染发频率、规范操作流程、关注个人体质,这四个要点就能让你安全地享受染发带来的美丽。
每个人都有追求美丽的权利,但前提是要用科学和理性的方式去做这件事。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你消除心中的疑虑,让你可以放心地去打扮自己,同时也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记住医生总结的那四句话,养成良好的染发习惯,这样就足够了。
参考资料
1.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 个人护理产品中的化学物质与癌症风险评估报告,世界卫生组织,2018年
2.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化妆品安全标准及有害物质限量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2760,2023年版
3.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常见皮肤病与美发产品安全使用指南,中国皮肤科学杂志,2022年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更新时间:2025-11-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