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致癌物”或被揪出,世卫组织呼吁:停止食用,劝告父母忌口

说起黄曲霉毒素,这东西可不是新鲜玩意儿,早就在食物链里潜伏着,随时可能给人体来个狠的。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早在1993年就把它定为一级致癌物,这级别意味着它对人体有明确致癌证据,不是闹着玩的。简单点说,黄曲霉毒素主要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这些霉菌产生,它们喜欢在潮湿温暖的环境里滋生,污染粮食和饲料。谁家没点存粮的习惯,可要是储存不当,这毒素就容易超标,悄无声息地钻进饭碗里。想想那些长辈,总爱惜着点霉变的花生玉米不舍得扔,这时候世卫的警告就特别及时:别再吃了,尤其是父母们,得管住嘴,别让小辈们跟着遭罪。

黄曲霉毒素的来头得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那会儿,英国英格兰几个养鸡场突然闹起大祸,短短几个月,约10万只火鸡不明原因地大批死亡。起初大家叫它“火鸡X病”,因为病因不明。那些火鸡先是没胃口,之后肝肾出问题,解剖一看,肝脏出血坏死,肾脏肿大。科学家追查下去,发现罪魁是巴西进口的霉变花生饼粉,里面长满了黄曲霉菌。霉菌分泌的代谢物就是黄曲霉毒素,分离出来后,确认它毒性超强。成年人摄入1毫克就可能引发DNA损伤,20毫克直接致命。它的毒性比砒霜高68倍,仅次于肉毒杆菌毒素,在已知霉菌毒素里排第一。关键是,这东西耐热,普通烹饪温度根本毁不掉,得280摄氏度以上才分解。所以,烫水冲洗或加热都没用,一旦污染,就得整批扔掉。

这种毒素分好几种,B1、B2、G1、G2、M1、M2等,其中B1最常见,也最毒,致癌性最猛。它主要藏在淀粉高的食物里,比如玉米、花生、谷物、豆制品。农村常见玉米棒子发霉,长绿毛或黑斑,那就是黄曲霉菌在作祟。温度26到28度,湿度90%时,霉菌繁殖飞快,分泌毒素。花生也容易中招,一颗霉变,整包都可能污染,因为孢子传播快。牛奶也逃不掉,如果奶牛吃了霉饲料,毒素转成M1形式进入乳汁。买牛奶得挑正规渠道,看保质期,过期的直接丢。木耳泡太久也会产毒,建议别超过需要量,泡好尽快吃。

中毒分急性和慢性。急性摄入多,肝脏直接遭殃,出血坏死、脂肪变性、胆管增生,严重时要命。慢性是小剂量长期累积,器官慢慢损伤,尤其是肝细胞,容易演变成肝癌,还可能牵连胃癌、直肠癌。全球数据显示,高污染区肝癌发病率高企,比如非洲和亚洲部分地区。黄曲霉毒素干扰DNA修复,抑制RNA和蛋白质合成,p53基因突变常见,导致癌变。免疫系统也受影响,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其他病。儿童更脆弱,暴露可能导致生长迟缓、发育问题。父母们得注意,别给孩子吃那些可疑的霉变零食,花生玉米尤其要检查。

历史上,黄曲霉毒素闹出不少惨案。1960年的火鸡事件是起点,之后1973年波兰开掘卡西米尔四世墓穴,霉菌释放,10人中毒死亡。2004年肯尼亚,霉玉米引发急性中毒,125人丧生。2013年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进口霉粮,污染欧洲供应链,监管部门紧急召回。同一时期,美国爱荷华州也出类似事。2014年起,尼泊尔和孟加拉国检测新生儿脐带血,发现毒素暴露普遍。2019年肯尼亚,五品牌玉米粉超标召回。2021年美国,中西部宠物食品公司产品致70只狗死,宠物主人喂食后发现问题。斯里兰卡那年霉椰油流入市场,中毒案频发。2023年肯尼亚,哺乳妇女研究显示0-6月婴孩母亲饮食暴露高。2024年南非,国家消费者委员会召回多品牌花生酱,实验室确认超限。

这些事件提醒大家,毒素不光在发展中国家横行,发达地区也防不胜防。监管越来越严,美国FDA限值20-300 ppb,欧盟更低。各国设最大允许量,比如中国粮食中B1不超过20微克/公斤。预防关键在源头,农民培训辨识霉斑,拒收霉粮。粮仓用干燥技术,湿度控在90%以下。饮食上,多吃多样化,少囤积,尽快食用。厨房里,菜板筷子生熟分开,用盐醋消毒,不留残渣。筷子泡水后晾干,头朝上放,避免水分滋生霉菌。发现霉点,及时换新。

世卫组织一直强调,减少暴露靠大家行动。国家监测毒素水平,公众保持警惕。想想那些因霉食丢命的案例,总觉得心酸,谁都不想自家出事。尤其父母辈,节约惯了,舍不得扔东西,可健康比啥都贵。劝他们多注意,选新鲜食物,储存干燥通风。孩子饮食更得把关,别让隐形杀手靠近。黄曲霉毒素研究还在继续,检测技术升级,如高效液相色谱和快速试纸,帮助及早发现。但归根结底,靠日常习惯守护饭桌安全。

这毒素的危害不光身体,还牵扯经济。畜牧业每年损失巨大,美国统计至少10%。霉饲料让牛奶产量降,蛋变小,孵化率低。全球供应链复杂,进口粮污染风险高。教育项目在低收入国推行,教农民防控。饮食建议加芹菜科蔬菜,能缓和致癌效应,但无特效药,治疗只支持肝功能。黄曲霉毒素从1960年火鸡案曝光,到如今全球警觉,科学进步了不少,可问题还在。

总的来说,黄曲霉毒素这一级致癌物,世卫呼吁停止食用霉变食物,不是空话。生活中多留心,扔掉可疑的,选靠谱渠道买,吃新鲜的,就能少点风险。谁家都有老人孩子,守护他们,从饭碗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7

标签:育儿   致癌物   劝告   父母   组织   毒素   黄曲霉   霉菌   火鸡   肯尼亚   美国   黄曲霉菌   花生   发现   玉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